《醫宗金鑑》

清 吳謙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少陽篇正誤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按】「食谷者噦」四字,衍文也,食谷嘔者有之,從無食谷噦者之證,當刪之。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脈「沉」細者,此爲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爲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爲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細」〔緊〕,不得爲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按】脈細當是「脈沉細」,觀本條下文脈沉亦在裏也之「亦」字自知,當補之。脈雖沉緊之「緊」字,當是「細」字。觀本條上文並無「緊」字,如何說脈雖沉緊,此「雖」字又何所謂耶?當改之。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嘔吐而「不」〔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按】下利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吐下利,而猶以大柴胡湯下之者乎?當改之。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爲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按】許叔微曰:大柴胡湯,一方無大黃,一方有大黃。蓋大黃盪滌蘊熱,傷寒中要藥,王叔和雲:若不用大黃,恐不名大柴胡湯。且仲景曰:下之則愈。若無大黃,將何以下心下之急乎?當從叔和爲是,宜補之。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中「嗢嗢」〔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極吐下也。

【按】王肯堂曰:「溫溫」當是「嗢嗢」。又云以嘔下,疑有闕文,當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