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

清 吳謙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椒瘡粟瘡

【方歌】椒瘡粟瘡生胞裏,脾胃血熱是根苗,粟瘡黃軟溼易散,椒瘡赤硬熱難消。【注】此二證生於眼胞之裏,雖皆由脾胃血熱所致。然粟瘡偏於溼盛,故色黃形軟,其證易愈;椒瘡偏於熱盛,故色赤形硬,其瘡難消。俱宜服清脾涼血湯,外以清涼圓洗之。若眼皮裏有紅絲堆累者,乃血熱有瘀也,法以燈草刮瘡處,令血出即愈。方劑清脾涼血湯組成:荊芥防風赤芍黑參陳皮蟬蛻蒼朮(炒)白鮮皮(各一錢)連翹去心生大黃(酒洗,各一錢五分)厚朴(姜炒)甘草(生,各五分)竹葉三十片,水煎,食遠服。【方歌】清脾涼血粟瘡厚朴陳皮翹芍蒼,蟬蛻黑參荊防草,白鮮皮生大黃。又方:清涼圓(見菌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