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片玉痘疹》卷十二:調胃承氣湯
4.1 處方
4.2 功能主治
痘後滯下。因平日食煎炒,素有積熱,痘後氣血虛,不能勝積,故利膿血,腸鳴作痛,裏急後重;或療腸垢,因痘出之後,飲水太過,水停作泄,熱毒乘虛入裏,便下膿血者。
4.3 用法用量
4.4 摘錄
《片玉痘疹》卷十二
5 《普濟方》卷四○四:調胃承氣湯
5.1 處方
5.2 功能主治
熱留胃中發斑,及服熱藥過多而發斑。小兒肥甘過度,必生內熱,以致發熱蒸蒸,小便赤澀,面赤脣焦,舌燥而渴,脈實有力者。
5.3 用法用量
上用水1盞半,先煎大黃、甘草、姜,煎至6分,後入消,水煎去滓,溫服。
5.4 摘錄
《普濟方》卷四○四
6 《傷寒論》
6.1 方名
6.2 別名
6.3 組成
6.4 功效
6.5 主治
陽明腑實,發熱汗出,口渴心煩,大便祕結,腹滿痛拒按,脈滑數。胃熱發斑,口齒咽喉腫痛,中消,瘡瘍等見上述症狀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誤攻其表,胃氣不和,譫語者;發汗後,不惡寒,但熱,屬實者;太陽病未解,但陰脈微者;傷寒13日,過經譫語,自下利,脈和,內實者;太陽病,過經10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太陽病3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傷寒吐後,腹脹滿者。中熱,或口舌生瘡。善食而瘦。熱結旁流。陽明溫病,純利稀水無糞者。斑疹,陽明證悉具,外出不快,內壅特甚者。
6.6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納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6.7 臨牀應用
蛔厥(蛔蟲性腸梗阻)《上海中醫藥》1966;2:62:王某,女,73歲。先患泄瀉2天,日下數10次,經治瀉止,繼而腹脹,二便不通,腹痛,痛極汗出,煩躁不安,嘔吐黃色稀水,先後吐出蛔蟲4條,診爲蛔蟲性腸梗阻,其時口脣乾燥,腹脹如鼓,脈象沉細,舌苔黃厚,證屬蛔厥。但正氣不足,未宜猛下,以調胃承氣湯和之。生大黃9g,玄明粉9g,生甘草3g。藥後當天大便4次,糞色先黑後黃,中夾蛔蟲7條,嘔吐止,腹脹消,當晚講牛奶少許,次日即進流質飲食。
6.8 各家論述
①《醫方考》:大黃苦寒,可以蕩實;芒消鹹寒,可以潤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藥行,則胃中調而裏氣承順,故曰調胃承氣。②《醫宗金鑑》:本方有調和承順胃氣之義,非若大、小專攻下也。《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火淫於內治以苦寒,君大黃之苦寒,臣芒消之鹹寒,2味並舉,攻熱瀉火之力備矣。更佐甘草之緩,調停於大黃、芒消之間,又少少溫服之,使其力不峻則不能速下而和也。
6.9 附註
小承氣湯(《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調胃承氣散(《醫方大成》卷一)、承氣湯(《外科發揮》卷六)。本方改爲丸劑,名“調胃丸”(見《玉機微義》引《元戎》),又名“調胃承氣丸”(見《中藥成方配本》蘇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