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寒

問診 中醫症狀名 中醫診斷學 問寒熱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ù hán

2 英文參考

aversion to col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惡寒症狀[1] 。指感覺怕冷,雖加衣覆被,採取保暖措施,身體發冷的感覺仍不能緩解的表現[2] 。諸邪鬱遏表陽,或陽虛衛弱所致[2]。《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丹溪心法·惡寒》:“陽虛惡寒。”《張氏醫通·寒熱門》:“有衛氣虛衰,不能實表分肉惡寒者;有上焦之邪,隔絕營衛,不能升發出表而惡寒者;有酒熱內鬱,不得泄而惡寒者。背惡寒痰飲。……外感內傷傷食、溫痰、火鬱、皆有惡寒,非獨陽虛也。”《證治匯補·惡寒》:“此第言陰陽正虛之病,他如風、寒、暑、溼、痰、火、鬱、瘀、癰、瘡,一切邪氣拂鬱於表,表中之陽氣不能發越者,皆令惡寒。”又:“惡寒者,雖居密室幃幕之中,猛火近熱之處,仍覺憎寒拘急,甚則毫毛畢直,鼓頷戰慄,非若惡風之候,見風則凜凜畏懼,無風則坦然自適也。” 惡寒證有外感惡寒內傷惡寒兩類[2]外感者,可見於感冒傷寒溫病瘧疾等病症[2]內傷者,有陽虛惡寒痰飲惡寒鬱火惡寒[2]

4 惡寒證的分類

惡寒證有外感惡寒內傷惡寒兩類[2]

4.1 外感惡寒

外感惡寒惡寒由感受外邪所致者[3] 。《張氏醫通》卷三:“外感內傷……皆有惡寒,非獨陽虛也。若脈浮緊,頭痛拘急,身疼微惡寒,熱起,是外感,審時令輕重發散之。”《證治匯補·惡寒》:“外感惡寒,雖近烈火不除。”

外感者,可見於感冒傷寒溫病瘧疾等病症[3]

4.2 內傷惡寒

內傷惡寒惡寒由飲食、勞倦等所致者[4] 。《證治匯補·惡寒章》:“內傷惡寒稍就溫暖即止。”《張氏醫通》卷三:“脈緩弱,或氣口虛大,按之無力,兼見倦怠,手心熱,是內傷元氣證。補中益氣湯,加桂附二、三分,以行參芪之力,且益陽氣。”

內傷者,有陽虛惡寒痰飲惡寒鬱火惡寒[4]

4.2.1 陽虛惡寒

證治匯補·惡寒章》:“陽虛惡寒,以陽氣能溫分肉而充皮毛,肥腠理而司闔闢,內傷房欲,火衰惡寒,即熱之不熱,是無火也。其症必兼踡臥,足冷,濈濈自汗,兩尺沉細。”《景嶽全書·雜證謨》:“其證則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爲寒慄,或脾胃不健,或肚腹不實,或小水頻數,或陽道不壯,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是皆陽虛生寒也。治宜溫補元氣,其微者宜五君子煎理陰煎六氣煎溫胃飲壽脾煎之類擇而用之。其甚者宜大補元煎右歸飲右歸丸四味回陽飲六味回陽飲、海藏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醫碥·惡寒》:“陽虛惡寒也,治宜姜、附、參、芪之類助陽固表。”[5]

4.2.2 痰飲惡寒

證治匯補·惡寒》:“痰飲惡寒,由痰滯上焦,營衛阻滯,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惡寒肥人多有此證。脈滑或沉,周身沉重,胸滿食減,肌肉如故。”又:“濁痰滯膈,先用薑茶探吐,後用通聖散加減。”《張氏醫通·寒熱門》:“背惡寒痰飲。仲景雲,心下留飲,其人背惡寒,冷如冰。指迷茯苓丸。”治以通陽化痰爲主,亦可用苓桂術甘湯二陳湯等方[6] 。

4.2.3 鬱火惡寒

證治匯補·惡寒章》:“鬱火惡寒,有素病虛熱,忽覺惡寒,須臾戰慄如喪神守,此火鬱清道,抑遏陽氣脾土,不得外越,故手足厥冷,乃火極似水,熱極反兼水化,自覺其寒非真寒也。外症口苦溺赤、脈數,宜昇陽散火湯。”或用火鬱湯等。[7]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8.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5.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7.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63.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1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