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中藥材 解毒 補虛藥 緩急止痛 止咳祛痰 根及根莖類 和中 補氣藥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cǎo

2 英文參考

Glycyrrhiza uralensi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Glycyrrhiza uralen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glycyrrhizae,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coric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corice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quirit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quoric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quorice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glycyrrhiza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weet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Glycyrrhiz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iquorice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國家基本藥物

甘草有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序號基本藥物目錄序號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單位零售指導價格類別備註
747106複方甘草口服溶液劑100ml5.5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748106複方甘草口服溶液劑10ml0.65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749106複方甘草口服溶液劑120ml6.5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750106複方甘草口服溶液劑180ml9.4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751106複方甘草片劑100片盒(瓶)6.2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752106複方甘草片劑30片盒(瓶)1.9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753106複方甘草片劑50片盒(瓶)3.2元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劑型規格爲代表品。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3、備註欄中標示用法用量的劑型規格,該劑型中其他規格的價格是基於相同用法用量,按《藥品差比價規則》計算的。

4、表中劑型欄中標註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甘草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爲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的乾燥根及根莖[2]

甘草去皮稱粉甘草切片生用或蜜炙用。其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補脾和胃、調和諸藥的功效。諸藥用於治療脾虛便泄、胃虛口渴肺虛咳嗽咽喉腫痛心悸胸痛、癰疽腫痛、胃腸潰瘍等。汪昂甘草:“生用氣平,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入和劑則補益,入肝劑則解肌,入涼劑則瀉邪熱,入潤劑則養血,能調和諸藥使之不爭。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苷元和激素樣成分。其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抗菌、鎮咳祛痰解毒和抗潰瘍作用[3]

甘草根是常用的中藥,可減低或緩解其他藥物的偏性、毒性,具輔助、協調、矯味作用。古人云:“諸藥中以甘草爲君,功能調和諸藥,遂有國老之號。”陶弘景稱之爲“諸藥之王”,“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而爲君所宗”。李時珍說:“甘草協和羣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謂藥之良相也。”

近年來甘草及其提取物在食品等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生啤酒加入甘草發酵,成品泡沫多而芳香持久。巧克力中加入甘草甜素強化可可豆粉的特有香味。從某草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物質可用作油脂和含油脂食品的抗氧劑。利用甘草的抗炎和助溶特性,已創制出多種爽感、透明、粘着性及生理效應極佳的化妝品甘草開花期葉片富含蛋白質脂肪,是駱駝的優良飼料。甘草也是羔皮羊的主要食物。近年由於甘草資源被過度採挖,造成了植物破壞,引起土地沙化,也影響了以甘草爲生的羔皮羊的產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5 拉丁名

Radix Glycyrrhiz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英文名

liquorice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7 別名

美草、蜜草、國老、粉草[3]

8 來源及產地

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或脹果甘草G.inflata Bat.等的根和根莖[3]。主產內蒙古、甘肅等地[3]

9 性狀

主根長而粗壯外皮紅褐色,味甜。莖稍帶木質,小枝有棱。羽狀複葉花冠蝶形,紫紅色。莢果鐮刀狀或環狀。花期6~7月,果期7~9月。生於向陽幹燥的鈣質草原及河岸沙質土壤;喜乾燥,耐寒。

10 性味歸經

甘,平[3]。入脾、肺經[3]

11 功能主治

功在和中,緩急,止痛,祛痰止咳解毒,調和諸藥[3]。主治脘腹攣痛,咳嗽心悸癔病咽喉腫痛瘡瘍腫毒,藥物食物中毒[3]。近用於治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3]炙甘草性微溫,補脾益氣,多用於虛寒證[3]

12 用法用量

如煎服:1.5~9g[3]

15 運用

甘草根的末梢部分或細根名甘草梢功能清火、解毒[4]。煎服治莖中痛,淋濁[4]

16 化學成分

甘草根和根莖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主要系甘草酸的鉀、鈣鹽,還含24-羥基甘草次酸三萜類甘草素、異甘草素、甘草苷、異甘草苷、新甘草苷等黃酮類,並含苦味質樹脂[4]。脹果甘草根的主要成分爲甘草查耳酮(Licochalcone)[4]

17 藥理作用

甘草浸膏對大鼠實驗性胃潰瘍有保護作用煎劑抑制離體腸管[4]。浸膏、甘草甜素(主要爲甘草酸鹽)及甘草次酸,具鹽皮質激素作用,促進鈉、水瀦留,可致水腫血壓升高[4]。小量甘草甜素具抗過敏及糖皮質激素作用甘草次酸具抗炎作用[4]甘草具鎮咳作用,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損害有保護作用[4]。浸膏及甘草甜素對某些毒物有一定解毒作用[4]。後者還能降低血膽固醇及增加膽汁分泌[4]甘草次酸發熱大鼠有退熱作用[4]。在體外並有一定抗菌抗原作用[4]

18 甘草方劑中的配伍應用

18.1 炙甘草補脾益氣

神農本草經》載甘草“倍氣力”,名醫別錄》雲本品“溫中下氣煩滿短氣”,李時珍雲其“補脾胃”,故凡補氣劑均用炙甘草。如治脾胃氣虛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治氣血兩虧的歸脾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人蔘養榮湯,治心氣虛炙甘草湯,調中補虛之甘草瀉心湯甘草在溫劑中取其溫中健脾,緩和姜附燥烈之性的功效,如治療陰寒內盛、陽氣衰微的四逆湯和治療脾胃虛寒理中湯桂枝附子湯等。在理血方劑甘草用於脾虛不攝、衝任虛虧的下焦出血便血,如黃土湯膠艾四物湯小薊飲子等。

18.2 甘草清熱解毒,並能緩和苦寒藥和礦物藥對胃的刺激

藥品化義曰:“甘草生用涼而瀉火。”甘草生用可瀉火解毒,以治瘡瘍腫毒。因此,用於外科癰疽瘡瘍的治療,常與金銀花連翹赤芍牡丹皮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同用。如治陽證癰腫的銀花甘草湯仙方活命飲四妙勇安湯等,都有甘草金銀花二味;清熱利尿六一散,取其清熱利尿之效,再配粳米養胃和中;女,瀉白散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取其調養胃氣;龍膽瀉肝湯導赤散八正散中的甘草,取其清熱瀉火、緩解尿道疼痛之用,並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大腸肝菌,對於阿米巴原蟲及滴蟲有滅殺作用

甘草用於解表劑常與桔梗配伍,可宣肺利咽解表外感尤爲常用。外感風寒通宣理肺丸清瘟解毒丸等,外感風熱桑菊飲銀翹散荊防敗毒散等,表裏雙解柴葛解肌湯普濟消毒飲防風通聖丸等,均有甘草桔梗傷寒論甘草桔梗湯少陰病咽痛。在解表方劑中主要取甘草清熱瀉火之功,故治外感風熱咽痛、肺胃熾熱咽痛,效果良好。

本來嘔家忌甘,但胃虛熱上逆作嘔,有時也可用甘草,取其清熱瀉火之效,如橘皮竹茹湯,治胃腸積熱食後即吐之大黃甘草湯,治胃虛痰濁內阻呃逆旋覆代赭湯等;在滲溼利水劑中一般彳艮少用甘草,但需瀉火止痛者可用。

18.3 甘草具有祛痰潤肺止咳之功

甘草具有祛痰潤肺止咳之功,如在止嗽散麻黃湯小青龍湯定喘湯二陳湯前胡散清燥救肺湯溫膽湯三拗湯、麻杏石甘湯等中的應用,都有上述作用

18.4 甘草緩急止痛

甘草緩急止痛,是以其“甘緩”的作用應用於瀉下劑理血劑中,屬逐瘀力峻的方劑。如膈下逐瘀湯中重用甘草,取其甘緩和之、攻中有制之意。甘草的鎮痛作用在於“緩急”。前人經驗認爲,“甘能緩急”。近人研究證明,甘草有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常與白芍配伍,如用於治脘腹及四肢攣急疼痛芍藥甘草湯,治因脾胃虛寒而脘腹攣急作痛的小建中湯

18.5 甘草調和諸藥

本草正義雲:“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外,下藥得之緩其速。”李杲日:“其性能緩急,而又協和諸藥,使之不爭,故熱藥得之緩,寒藥得之緩其寒,寒熱夾雜者用之得其平。八珍湯用本品與人蔘白芍等補藥同用,能緩和補力,使作用緩慢而持久;四逆湯用本品,緩和附子乾薑之熱,防止傷陰半夏瀉心湯用本品與乾薑黃連寒熱藥同用,又能起到調和寒熱作用調胃承氣湯用本品,以緩和大黃芒硝的攻下作用,使瀉而不致速;白虎湯用本品緩和石膏知母之寒,防止傷胃;與麻黃桂枝等辛溫發散藥同用,可使藥和緩,不致過於辛燥並能保護胃氣,以防汗後傷津液等;又如甘草半夏細辛同用,能和解後兩藥的辛麻味。正如繆希雍雲:“凡藥之散者,外而不內(如麻黃桂枝、青龍、柴胡葛根湯等);攻者,下而不止(如調胃承氣、桃仁承氣、大黃甘草湯等);溼者,燥而不濡(如四逆吳茱萸湯等);清者,冽而不和(如白虎、竹葉石膏湯等)。”

19 應用甘草注意事項

19.1 不用或少用甘草的情況

甘草長於溫中益脾胃。甘草腎陰虛腎陽虛無明顯作用,故在補血補陰補陽方劑中往往少用或不用。如補腎陰之劑的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增液湯補陽劑腎氣丸右歸丸二仙湯等均不用甘草

前人有“甘緩助溼”之說,故化溼方、苦寒燥溼方多不用甘草,如白頭翁湯黃連解毒湯茵陳蒿湯、甘露消毒飲、連樸湯、瀉心湯四妙丸等均不取甘草

甘緩不利於排水,用於水溼停聚或水腫五皮飲五苓散和治溼邪留戀氣分溼溫證的三仁湯藿樸夏苓湯不用甘草

甘緩不利於理氣,故治療氣滯不暢、升降失調、氣鬱方劑不用甘草。如行氣解鬱的越鞠丸行氣開鬱降氣化痰半夏厚朴湯疏肝理氣、散寒止痛的良附丸疏肝清熱、理氣止痛的金44"子散,行氣散寒治療疝痛的導氣湯等均無甘草

甘緩不利於下,故治急腹症以攻下爲主時可暫不用甘草,如大黃牡丹湯複方大承氣湯清胰湯等。因急腹症多爲氣血瘀閉之患,其治療應“以通爲用”,故甘緩能降低攻下的療效。

甘緩不利於通行,故在理血劑中用於通絡行瘀方劑,如桃紅四物湯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均不用甘草。因甘草主瀉氣分火熱,用於治療血熱涼血止血劑,如十灰散四生丸槐花散不用甘草。用於消除痞滿通裏攻下、峻下逐水方劑,如大承氣湯大陷胸湯不用甘草,因甘草的甘緩助溼不利於峻下。對不論虛實的津虧便祕不用甘草,因甘緩不利於潤腸通幽,如治溼熱津虧的增液承氣湯、津枯腸燥的五仁丸等。甘草瀉火易致陽衰,加之甘緩戀溼,故溫陽利水真武湯也.不取甘草

19.2 慎用甘草的情況

甘草不要多服、久服或當甜味劑嚼食(尤其是兒童),會產生類似腎上腺皮脂激素樣的副作用,使血鈉升高,鉀排出增多,導致高血壓低血鉀症,出現浮腫、軟癱等臨牀表現。久服甘草,還會引起低血鈣,出現鈣性抽搐症狀,還可能引起腎上腺皮質小球萎縮,導致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等。但是,只要辨證準確,適當配伍利尿理氣藥可防患於未然。如若出現副作用,應立即停用甘草

19.3 忌用甘草的情況

(體草正義曰:“中滿者忌甘,嘔家忌甘,酒家亦忌甘……誤得甘草,便成滿悶,其則入咽即嘔,惟其濁膩太盛故爾。”故止嘔降逆劑多不取甘草。如和胃止嘔小半夏湯大半夏湯,溫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湯,溫中開鬱、降逆止嘔吳茱萸湯等均無甘草。治中滿食積停滯之保和丸,飲食停滯而中虛的枳術丸不用甘草。這是因爲,治療飲食及溼熱停積胃腸的消劑,輕者內消即可,重者則需通下,加甘草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甄權曰:“諸藥中甘草……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孫思邈說:“甘草百藥毒,如湯沃雪。”以甘草解百毒,至今廣爲應用,如烏頭類的川烏草烏附子關白附、一支蒿等中毒,可用甘草生薑金銀花水煎服;天南星科的南星、半夏禹白附中毒,用甘草生薑防風煎服;馬錢子中毒甘草綠豆煎服,皆有良效。實踐證明,甘草還能消除或降低組織胺、水合氯醛氯化汞等的毒性,對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甚至對艾滋病毒等,也有一定解毒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甘草多糖具有抗病毒抑制作用甘草甜素甘草苷、甘草次酸對某些藥物、食物、體內代謝產物及細菌毒素所致的中毒,有一定抑制和解毒作用

19.4 禁用甘草的情況

古今將相反藥物都列爲禁用。十八反甘草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總之,甘草方劑中佔有重要地位。據統計,《傷寒論》112方,《金匱要略方論》262方,合計374方,有250方用甘草,佔總數的66.8%,說明甘草應用廣泛,但多取其緩和藥性、調和諸藥及矯味的作用。因此,在臨牀處方中,要充分發揮甘草的多功能作用,揚其長,避其短,辨證用方,審方用藥,嚴格掌握甘草方劑中的配伍規律。並非每個處方都要信手寫上一味甘草,更不應把甘草視作可有可無之品。

21 甘草的藥典標準

21.1 品名

甘草

Gancao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21.2 來源

本品爲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i72,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乾燥根和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

21.3 性狀

甘草根呈圓柱形,長25~100cm,直徑0.6~3.5cm。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

21.3.1 脹果甘草

根和根莖木質粗壯,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質堅硬,木質纖維多,粉性小。根莖不定芽多而粗大

21.3.2 光果甘草

根和根莖質地較堅實,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細而不明顯。

21.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爲數列棕色細胞。栓內層較窄。韌皮部射線寬廣,多彎曲,常現裂隙纖維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圍薄壁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篩管羣常因壓縮而變形。束內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射線寬3~5列細胞;導管較多,直徑約至160μm;木纖維成束,周圍薄壁細胞亦含草酸鈣方晶。根中心無髓;根莖中心有髓。

粉末淡棕黃色。纖維成束,直徑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圍薄壁細胞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多見。具緣紋孔導管較大,稀有網紋導管。木栓細胞紅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取本品耪末1g,加乙醚4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棄去醚液,藥渣加甲醇3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於,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液,用水洗滌3次,棄去水液,正丁醇液蒸於,殘渣甲醇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照藥材l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再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製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一水(15:1:1: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

21.5 檢查

21.5.1 水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H第一法)。

21.5.2 灰分

不得過7.0%(附錄ⅨK)。

21.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2.0%(附錄ⅨK)。

21.5.4 重金屬及有害元素

照鉛、鎘、砷、汞、銅測定法(附錄Ⅸ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鉛不得過百萬分之五;鎘不得過千萬分之三;砷不得過百萬分之二;汞不得過千萬分之二;銅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21.5.5 有機氯農藥殘留量

農藥殘留量測定法(附錄ⅨQ有機氯類農藥殘留量測定)測定,六六六(總BHC)不得過千萬分之二;滴滴涕(總DDT)不得過千萬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過千萬分之一。

21.6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21.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爲流動相A,以0.05%磷酸溶液爲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爲237nm。理論板數按甘草苷峯計算應不低於5000。

時間(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
0~81981
8~3519→5081→50
35~3650→10050→0
36~40100→190→81

21.6.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甘草苷對照品、甘草酸銨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70%乙醇分別製成每1ml含甘草苷20μg、甘草酸銨0.2mg的溶液,即得(甘草酸重量一甘草酸銨重量/1.0207)。

21.6.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10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21.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甘草苷(C21H2209)不得少於0.50%,甘草酸(C42H62016)不得少於2.0%。

21.7 甘草飲

21.7.1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21.7.2 性味歸經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21.7.3 功能與主治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21.7.4 用法與用量

2~10g。

21.7.5 注意

不宜與海藻京大戟紅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21.7.6 貯藏

通風乾燥處,防蛀。

21.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22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0.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賈佩琰."甘草的運用規律及探討".家庭中醫藥
  4. ^ [4] 崔述生,張浩主編.精編本草綱目[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99: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