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明 徐春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治驗

子和吐武篇雲∶凡病在上者,皆宜吐。然自胸以上,大滿大實,病如膠漆,微湯微散皆兒戲也。若非吐法,病安能除?曾見病之在上者,諸醫用藥盡其技而不效,餘以湧劑少少用之,輒獲微效。可見吐法必可用於上,宜乎其效之速也。治一婦人,頭重壯熱面紅,寒熱往來乾嘔咳逆胸脅痛不能轉側,耳鳴食不下。先以湧瀉,復服益元散,加青黛薄荷末調二三服,前證俱減。戴人診之曰∶此病常欲痛哭爲快,婦曰∶然,常有此,不知何謂。戴人曰∶少陽相火凌爍肺金,金受火制,屈無所告。肺主悲,故欲痛哭而爲快也。再加歸、芍、黃連解毒湯數劑全瘥。丹溪治一女子,性躁味濃,暑月因大怒而咳逆發,舉身跳動神昏。視其形氣俱實,曰∶膈上有痰,怒氣連鬱,痰熱相搏,氣不得降,非吐不可,以人蔘蘆煎飲,大吐頑痰數碗,昏睡一日而安。人蔘手太陰補陽中之陰,蘆則反是,大瀉太陰之陽。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怒則氣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咳逆神昏。今痰盡氣降火息,金氣復位,胃氣得和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