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法

中醫治法 鍼灸學 湧吐法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中醫治療八法 內治法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ù fǎ

2 英文參考

emetic therapy[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therapy for inducing vomit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emesis metho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吐法:1.八法之一;2.專指小兒推拿術的催吐方法

4 湧吐法

吐法八法之一,又稱"湧吐法"[1]。指用具有催吐作用的方藥、穴位或物理刺激方法(如羽毛探喉引吐)引起嘔吐,治療痰涎、宿食毒物停蓄而病位偏上之病證的治法[1][2]。適用於痰涎阻塞咽喉,妨礙呼吸;或誤食毒物不久,尚在胃中;或食物停滯胃脘,脹滿疼痛等病症[3]。臨牀上常用於諸如痰涎阻塞咽喉,妨礙呼吸;或食物停滯胃脘,脹滿疼痛;或誤食毒物時間不久,尚在胃中等急證[3]。痰涎裏盛的癲狂喉痹,以及霍亂吐瀉不得等,均可湧吐可解。催吐用藥物實證瓜蒂藜蘆膽礬等;虛證用參蘆飲[3]吐法一般對孕婦禁用,虛弱人慎用[3]。因吐法傷胃氣,故一般對孕婦禁用[3];老弱氣衰,亡陽血虛,諸種血癥,病勢臨危之人慎用[3]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高者,因而越之。”王冰注:“越,謂越揚也。”

5 小兒推拿術的催吐方法

吐法專指小兒推拿術的催吐方法[3]。《釐正按摩要術》卷二:“吐法周於蕃曰:小兒外感風寒內傷乳食,致咳嗽嘔吐,痰涎積聚,宜先用汗法。隨將左手託病者腦後,令頭向前,用右手中食兩指插入喉間,捺舌根令吐。有乳吐乳,有食吐食,有痰吐痰。如初感於一吐之後,病即告退,再按證以手法施治,則愈矣。但孩兒已生牙齒,按牙關穴,牙關立開,須用竹箋筆桿之類,填牙齦,再入手指,庶免咬傷。須從容入口,恐傷喉齶。即或胃無積滯,用此一吐,亦舒通臟腑之氣,若由版門推下橫紋令吐者,不若按舌之快也。”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47.

有吐法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