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鹽麩子

(《開寶》)【校正】自木部移入此。【釋名】五(音倍)、鹽膚子(《綱目》)、鹽梅子(同)、鹽子(同)、木鹽(《通志》)、天鹽(《靈草篇》)、叛奴鹽(藏器曰∶蜀人謂之酸桶,亦曰酢桶。吳人謂之鹽麩。戎人謂之木鹽。時珍曰∶其味酸、鹹,故有諸名。《山海經》雲∶橐山多木。郭璞注云∶木出蜀中,七、八月吐穗,成時如有鹽粉,可以酢羹。即此也。後人【集解】藏器曰∶鹽麩子生吳、蜀山谷。樹狀如椿。七月子成穗,粒如小豆。上有鹽似雪,可爲羹用。嶺南人取子爲末食之,酸鹹止渴,將以防瘴。時珍曰∶膚木即木,東南山原甚多。木狀如椿。其葉兩兩對生,長而有齒,面青背白,有細毛,味酸。正葉之下,節節兩邊,有直葉貼莖,如箭羽狀。五、六月開花,青黃色成穗,一枝累累。七月結子,大如細豆而扁,生青,熟微紫色。其核淡綠,狀如腎形。核外薄皮上有薄鹽,小兒食之,滇、蜀人採爲木鹽。葉上有蟲,結成五倍子,八月取之。詳見虫部。《後魏書》雲∶勿吉國,水氣鹹凝,鹽生樹上。即此物也。別有鹹平樹、鹹草、酸角,皆其類也。附見於下∶【附錄】鹹平樹真臘國人,不能爲酸,但用鹹平樹葉

酸角

雲南、臨安諸處有之。狀如豬牙皁莢,浸水和羹,酸美如醋。

鹹草

扶桑東有女國,產鹹草。葉似邪蒿,而氣香味鹹,彼人食之。

氣味】酸、鹹,微寒,無毒。鹽霜制汞、硫。【主治】除痰飲瘴瘧喉中熱結喉痹,止渴,解酒毒黃膽,飛屍蠱毒天行寒熱痰嗽,變白,生毛髮,去頭上白屑,搗末服之(藏器)。生津,降火化痰,潤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溼眼病(時珍)。【發明】時珍曰∶鹽麩子氣寒味酸而鹹,陰中之陰也。鹹能軟而潤,故降火化痰消毒;酸能收而澀,故生津潤肺止痢。腎主五液∶入肺爲痰,入脾爲涎,入心爲汗,入肝爲淚,自入爲唾,其本皆水也。鹽麩、五倍先走腎、肝,有救水之功。所以痰涎、盜汗風溼、下淚、涕唾之證,皆宜用之。

白皮

【主治】破血止血蠱毒血痢,殺蛔蟲,並煎服之(《開

白皮

【主治】酒疸,搗碎,米泔浸一宿,平旦空腹溫服一、二升(《開寶》)。諸骨鯁,以醋煎濃汁,時呷之(時珍)。【發明】時珍曰∶按∶《本草集議》雲∶鹽麩子根能軟雞骨。岑公雲∶有人被雞骨鯁,項腫可畏。用此根煎醋,啜至三碗,便吐出也。又彭醫官治骨鯁,以此根搗爛,入鹽少許,綿裹,以線系定吞之,牽引上下,亦釣出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