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

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 中醫學 寄生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í chóng

2 中醫

蛔蟲 病因學名詞。九蟲之一。《諸病源候論》又稱長蟲蛔蟲寄生人體中,稱蛔蟲病。多因脾胃虛弱,雜食生冷不潔瓜果蔬菜所致。症見腹痛,痛有休止;亦可痛處有腫塊聚起,上下往來活動,蟲動則痛作,蟲靜則痛止;蟲痛攻心,相似於膽道蛔蟲證。並可有面色(白光)白或黃白相間或有蟲斑消瘦嘔吐清水蛔蟲等。治療以驅蟲爲主,脾胃虛弱或挾積滯者,兼用健脾消導等法。方用烏梅丸化蟲丸萬應丸等。

3 西醫

蛔蟲(Ascarid)又稱似蚓蛔線蟲(Ascaris lumbricoides)、人蛔蟲,簡稱蛔蟲,隸屬蛔目(Ascaridida)蛔科(Ascarididae)[1]蛔蟲人體內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成蟲寄生小腸,可引起蛔蟲病[1]

蛔蟲是原腔動物門,線蟲綱,蛔目,蛔科。是人體腸道內最大的寄生線蟲,成體略帶粉紅色或微黃色,體表有橫紋,雄蟲尾部常捲曲。蟲卵隨糞便排出,卵分受精卵和非受精卵兩種。前者金黃色,內有球形卵細胞,兩極有新月狀空隙;後者窄長,內有一團大小不等的粗大折光顆粒。只有受精卵才能卵裂發育。在21~30℃、潮溼、氧氣充足、廕庇的泥土中約10天左右發育成桿狀蚴。脫一次皮變成具有感染幼蟲感染性蟲卵,此時如被吞食,卵殼被消化幼蟲在腸內逸出。然後穿過腸壁,進入淋巴腺和腸繫膜靜脈,經肝、右心、肺,穿過毛細血管到達肺泡再經氣管喉頭會厭口腔食道、胃,回到小腸,整個過程約25~29天,脫3次皮,再經1月餘就發育成蟲蛔蟲是世界性分佈種類,是人體最常見的寄生蟲感染率可達70%以上,農村高於城市,兒童高於成人。受感染後,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食慾不振或善飢、臍周陣發性疼痛營養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狀,有時還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蛔蟲扭集成團可形成蛔蟲性腸梗阻,鑽入膽道形成膽道蛔蟲病,進入闌尾造成闌尾蛔蟲病和腸穿等,對人體危害很大。預防蛔蟲病,主要是普治病人,杜絕感染來源;搞好糞便管理;講究個人衛生,防止蟲卵人口。

3.1 蛔蟲形態

3.1.1 蟲卵

人體排出的蛔蟲卵,有受精卵(fertilized egg)和未受精卵(unfertilized egg)之分。受精蛔蟲卵呈寬橢圓形,大小約爲45μm~75μm×35μm~50μm。新鮮糞便中的受精卵卵殼內有一個大而圓的卵細胞,與卵殼間常見有新月形空隙。卵殼外有一層由蟲體子宮分泌物形成的蛋白質膜,表面凹凸不平,在人腸道內被膽汁染成棕黃色。未受精蛔蟲卵多呈長橢圓形,大小約爲88μm~94μmx39μm~44μm,殼質層與蛋白膜均較受精蛔蟲卵薄,無蛔苷層,卵殼內充滿大小不等的折光性較強的卵黃顆粒。若蛔蟲卵最外面的蛋白質膜脫落,卵殼則呈無色透明,但其卵殼厚,仍可與其他線蟲卵區別。[1]

3.1.2 幼蟲

一般長爲550μm~650μm,側翼顯著單一,腸管明顯,由2~3個細胞組成,排泄柱的斷面大於等於腸管的斷面。[1]

3.1.3 成蟲

蛔蟲寄生人體最大的腸道線蟲。雌蟲(Adult female)長20cm~35cm,有的長達49cm,直徑爲3mm~6mm;雄蟲(Adult male)長15cm~31cm,直徑爲2 mm~4 mm。形似蚯蚓,活體呈粉紅色。蟲體爲長圓柱形,頭尾兩端略細,體表可見有細紋和明顯的側線。口孔位於蟲體頂端,周圍有三脣瓣,排列成“品”字形,內緣具細齒,此外尚具感覺乳突和頭感器直腸短,雌蟲消化道末端開口於肛門,雄蟲則通入泄殖腔。雌蟲尾端鈍圓,生殖系統爲雙管型,盤繞在蟲體後2/3部分,陰門位於蟲體腹面中部之前。雄蟲尾端向腹面彎曲,在肛門前、後有多對乳突,生殖器官單管型,有一對鐮刀狀可伸縮的交合刺。[1]

3.2 蛔蟲生活史

蛔蟲屬於土源性線蟲(soil-transmitted helminths),生活史簡單,不需要中間宿主,人是唯一宿主成蟲寄生人體小腸,以腸腔內半消化食物爲營養,雌蟲產出的蟲卵隨糞便排至外界。糞便中受精蟲卵在潮溼、廕庇、氧氣充分、溫度適宜(21℃~30℃)的外界環境中,約經2周,卵細胞在卵內即可發育爲類桿狀幼蟲再經1周,卵內幼蟲第1次蛻皮,成爲二期幼蟲,蟲卵即具有感染性。感染期蟲卵被宿主吞食後,進入小腸小腸環境具有促使卵中幼蟲孵化的條件。在這些條件的綜合影響下,幼蟲分泌孵化液(含酯酶、殼質酶及蛋白酶消化卵殼後,破殼逸出。逸出的幼蟲侵入腸黏膜和黏膜下層,進入靜脈或淋巴管,經肝、右心到達肺部,穿破肺泡壁的毛細血管,進入肺泡腔;在此進行第2次和第3次蛻皮然後幼蟲沿支氣管氣管逆行至咽部,並隨人的吞嚥動作進入消化道,經胃到達小腸;在小腸內完成第4次蛻皮再經數週,發育成蟲。自蟲卵感染人體到雌蟲開始產卵約需60天~75天。蛔蟲成蟲人體存活時間約爲1年左右。[1]

3.3 蛔蟲病

3.3.1 流行病學

3.3.1.1 流行概況
3.3.1.1.1 全球

蛔蟲病爲世界性分佈,在溫帶、亞熱帶及熱帶均有流行,而在氣候適宜、生活水平低下、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差,及以人糞作爲肥料的地域尤爲常見。全球153個國家或地區存在蛔蟲病流行,嚴重流行區感染率可高達95%。[1]

3.3.1.1.2 中國

蛔蟲病廣泛存在。1988年~1992年首次全國人體寄生蟲分佈調查結果顯示,人羣蛔蟲平均感染率爲44.59%,最高可達71.12%,估計全國蛔蟲感染人數約5.3億。2001年~2004年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表明,蛔蟲平均感染率爲12.72%,與第一次全國調查結果相比人羣蛔蟲感染率下降了71.47%。感染率較高的爲5歲~14歲兒童和青少年。[1]

3.3.1.2 流行環節
3.3.1.2.1 傳染源

能排出受精蛔蟲卵的蛔蟲感染者和病人是蛔蟲病傳染源[1]

3.3.1.2.2 傳播途徑

在流行區,用新鮮的人糞做肥料和隨地大便蛔蟲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在外界發育感染期的含蚴卵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感染人。人因接觸被蛔蟲污染土壤和農田、庭院地面等,經口吞入感染蛔蟲卵,或者誤食被蟲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用人糞施肥的帶有泥土的蔬菜常攜有蛔蟲卵,蟲卵附在蔬菜上被帶進室內,並可污染室內的地面、傢俱、食具以及人的衣服和手指。豬、犬、雞、鼠等動物和蠅及蜚蠊等昆蟲可機械性播散蛔蟲卵。[1]

3.3.1.2.3 易感人羣

人羣對蛔蟲普遍易感,人羣感染的特點是農村高於城市,兒童高於成人。[1]

3.3.1.3 流行因素

蛔蟲生活史簡單,不需要中間宿主,爲直接發育型;雌蟲產卵量大且蟲卵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強;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糞便施肥、缺乏完善的衛生設施導致隨地大便,使蛔蟲卵廣泛污染土壤和周圍環境[1]

飯前便後不洗手等不良衛生習慣,以上因素影響使蛔蟲病成爲流行最廣泛、感染率最高的腸道寄生蟲病[1]

3.3.2 蛔蟲病的臨牀表現

3.3.2.1 幼蟲致病
3.3.2.1.1 蛔蟲幼蟲所致肺炎

蛔蟲幼蟲在肺內移行,病人可出現畏寒發熱咳嗽痰中帶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及蕁麻疹過敏性肺炎症狀。如短期吞入大量感染性蟲卵,則可引起蛔蟲哮喘,主要症狀氣喘乾咳和喉部異物感。[1]

3.3.2.1.2 異位寄生

重度感染時,幼蟲可通過肺毛細血管、左心進入大循環,侵入一些組織器官,如甲狀腺淋巴結胸腺脾臟、腦和脊髓等處,引起相應部位的病變。[1]

3.3.2.2 成蟲致病
3.3.2.2.1 蛔蟲病

間歇性臍周疼痛或上腹部絞痛是腸蛔蟲病的特點,其他症狀和體徵還有腹脹、腹部觸痛、消化不良、腹瀉便祕以及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兒童患者常有神經精神症狀,如驚厥夜驚、磨牙,偶爾可出現異嗜症等。[1]

3.3.2.2.2 膽道蛔蟲病

系腸內蛔蟲進入膽管所致。臨牀表現爲陣發性上腹部鑽頂樣疼痛、輾轉不安、面色蒼白疼痛向右肩、腰背或下腹部放射。間歇期如正常人、常伴有噁心嘔吐體檢腹部體徵不明顯,與腹痛之劇烈程度不相稱,僅劍突下或偏右有侷限性輕度壓痛點,無腹肌緊張症若蟲體完全進入膽管甚至膽囊疼痛反而減輕,但炎症現象進一步發展,則表現爲明顯的固定壓痛,並有肌緊張、反跳痛,伴有發熱寒戰黃疸[1]

3.3.2.2.3 蛔蟲性腸梗阻

臨牀特點爲腹部陣發性絞痛,以臍周或右下腹爲甚,嘔吐並常吐出蛔蟲,停止排氣和排便。梗阻形成後,疼痛可逐漸加劇,持續數分鐘,間歇短時可再出現。多數病例在臍部右側可觸及軟的、無痛的、可移動團塊或香腸形索狀物,阻塞多見於迴腸部。早期可有低熱、白細胞增多,晚期可出現嚴重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小兒發病率較高。[1]

3.3.2.2.4 蛔蟲闌尾炎

蛔蟲鑽入闌尾可引起闌尾炎,臨牀可有吐蛔蟲或便蛔蟲史;突然發生陣發性腹部絞痛,發作時疼痛難忍並有頻繁嘔吐,但緩解時則安然如常;疼痛部位起初在全腹或臍周,以後即轉移至右下腹部;早期症狀重而體徵較輕,僅在麥氏點附近有壓痛或在右下腹可觸及有壓痛的活動性條索狀物;病程進展較快,多在8小時後局部出現不同程度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明顯以及皮膚痛覺過敏,且穿孔發生較早,繼發腹膜炎,重症者迅速陷入感染性休克和衰竭狀態。[1]

3.3.2.2.5 蛔蟲性腸穿孔

蛔蟲可使病變或正常的腸壁發生穿孔,病變的的腸壁如十二指腸潰瘍腸梗阻、腸傷寒闌尾炎等病變處或闌尾切除、胃切除後的縫合口,或經美克爾憩室進入腹腔,其臨牀表現爲亞急性腹膜炎,也可形成瀰漫性或侷限性腹膜炎腹腔穿刺滲出液,並可能檢出蛔蟲卵。臨牀表現發熱不明顯,伴有噁心嘔吐腹脹逐漸明顯,腹部觸診有柔韌感。[1]

3.3.3 蛔蟲病的診斷

診斷標準參見WS/565—2017 蛔蟲病診斷

4 參考資料

  1.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565—2017 蛔蟲病診斷[Z].2017-8-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