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明 李時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藎草

(音燼。《本經下品)【釋名】黃草(《吳普》)、綠竹(《唐本》)、草時珍曰∶此草綠色,可染黃,故曰黃、曰綠也。、,乃北人呼綠字音轉也。古者貢草入染人,故謂之王芻,而進忠者謂之藎臣也。《詩》雲∶終朝文》雲∶草可以染黃。《漢書》雲∶諸侯綬。晉灼注云∶草出琅琊,似艾可染,因以名綬。皆謂此草也。禹錫曰∶《爾雅》∶綠,王芻。孫炎注云∶即綠蓐草也。今呼爲鴟腳莎。《詩》雲∶綠竹猗【集解】《別錄》曰∶藎草,生青衣川穀,九月、十月採,可以染作金色。普曰∶生太山山谷。恭曰∶青衣縣名,在益州西。今處處平澤溪澗側皆有。葉似竹而細薄,莖亦圓小。荊襄人煮以染黃,色極鮮好。俗名綠蓐草。【氣味】苦,平,無毒。普曰∶神農雷公∶苦。之才曰∶畏鼠負。【主治】久咳上氣喘逆,久寒驚悸,痂疥白禿瘍氣,殺皮膚小蟲(《本經》)。治身熱邪氣,小兒身熱吳普)。洗一切惡瘡,有效(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