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寒下痢(附論)

傷寒病。若表實裏虛熱氣乘虛而入。攻於腸胃。則下赤黃汁。若溼毒氣盛。則腹痛壯熱。下膿血如魚腦。或如爛肉汁。若寒毒入胃。則腹滿身熱。下痢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表裏俱虛故也。傷寒六七日下利。更發熱而痢者。其人汗不止者死。但有陰無陽故也。下痢有微熱。其人渴。脈弱者。今自愈。脈沉弦者。爲下重。其脈大者。爲未已。脈微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少陰病。八九日而身體手足盡熱。在膀胱。必便血下痢。陽明病下痢。其脈浮大。此皆爲虛。強下之故也。傷寒下痢。日十餘行。其人脈反實大者死。又云。傷寒下痢其種固多。然皆由表實裏虛寒熱溼氣。乘虛客搏於腸胃之間。腸胃隨其所傷而下。若寒則青白。熱則黃赤。若寒熱相雜。則赤白俱下。兼以溼毒。則又下膿血如魚腦。如爛肉也。其候不同。有下痢而脈虛者。有下痢而脈實者。有溼毒勝而腹痛者。有熱氣盛而煩渴者。有津液搏滯而腸垢者。有燥屎結聚而譫語者。其要固在審別虛實治之也。下利須別陰陽三陽下利身熱太陰下利。手足溫。少陰厥陰下利。身涼無熱。此大概也。自利不渴。小便色白。脈微。清谷。厥冷惡寒。凡此皆寒。渴欲飲水。屎色不如常。泄下赤黃。發熱後重。凡此皆熱毒風邪入胃。木來勝土。故大腸暴下。其裏虛協熱者。下利尤多。或解散。或攻泄。或溫中。或固下焦。或利小便。隨證有條。但不容發汗。蓋邪氣內攻。若外復泄其津液。則胃氣轉虛。必脹滿矣。然則下利之脈何如。曰。身涼脈小者順。身熱脈大者逆。大則爲虛。微弱則自止。滑而數者。是又有宿食也。若夫下利譫語目直視下利厥燥而不得眠下利發熱汗不止。或厥不止。下利厥冷無脈。灸之身不溫。而脈不回矣張仲景傷寒論陽明無下痢證。不可下。或有云。下利其脈浮大者。此皆爲虛。以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而腸鳴。當溫之。與水即噦。協熱利者。曰腸垢。臍下必熱。便中垢穢赤黃。或飲水。乃熱也。黃芩湯白頭翁湯柏皮湯。此證惟黃芩最妙。凡協熱下利通用之。胃寒利者。曰鴨溏。臍下必寒。腹脹滿。便中黃白青黑。或清谷四逆湯理中湯。白通加附子湯。寒毒下利。面帶陽者。下虛也。溫毒利者。腹必痛。下膿血如魚腦。如爛肉汁。桃花湯地榆散黃連阿膠湯。或用除溫湯胃風湯木香下利譫語。有燥屎也。脈不微細。可下之。用小承氣。三部脈平。心下硬而下利者。腸胃積結也。急下之。陰毒陽毒亦有下利。下痢身痛腹滿清谷。急救裏。用四逆。服藥後。清谷止。但身痛者。急解表。用桂枝湯風邪入胃下利。熱敗毒散。冷則金不換正氣散。或加乾薑木香。假如他病腸風失血崩中漏血之人。繼而下利大腸裏急。痛不可忍。雖與巴粉取積。已行疏導。其痛獨存者。勝陰故爾。後藥當以川芎爲佐。營氣一調。其痛立止。設或小便麥門冬與之。自然快利。或蘊熱血利。腹詩曰。髒結無陽舌結胎。陰筋結痛引臍來。雖然飲食全如故。下利頻煩不可回。髒結者。髒氣閉結而不復流佈也。一息不運機緘窮。一毫不續穹壤判。髒其可結乎。外時時下利爲異耳。其脈寸浮。關沉細而緊。無陽舌胎陰筋者。亦豈不難矣哉。髒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或寒而不熱。其人反靜。可刺關元穴。仍與小柴胡湯生薑

黃連散

(出聖惠方

傷寒吐下後。毒氣不解。致成下痢。是陰陽二氣未和。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人蔘(二兩去蘆頭)黃芩(三分)乾薑(半兩炮)上爲散。每服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阿膠散

(出聖惠方

傷寒壯熱頭痛四肢煩疼。未經發汗。下之太早。遂令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微燥)黃連(三分去須微炒)葛根(一兩銼)黃芩(三分)上爲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傷寒夾熱。腹痛下痢方。

(出聖惠方)川升麻黃連(去須微炒)當歸(銼微炒)赤芍藥心黃柏(微炙銼)甘草(炙微各半兩)上爲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麻豆。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名升麻

犀角散

(出聖惠方

傷寒熱毒。攻腸胃下痢。困絕。

犀角屑(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龍骨(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人蔘(三分去黃燥)上爲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名龍骨湯

赤芍藥散

(出聖惠方

傷寒下痢。腹痛不可忍。

赤芍藥當歸(銼微炒)黃芩(去黑心)黃連(去須微炒以上各三分聖濟方以上各三兩)五錢)上爲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濟方。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名芍藥湯

黃散

(出聖惠方

傷寒下痢。煩熱不止。每有所注。澀滯疼痛

黃(一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大腹皮(一兩銼)黃連(三分去須微炒)赤甘草(三分炙微赤銼)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上爲散。每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大青散

(出聖惠方

傷寒煩熱不解。下痢困篤。

大青(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聖濟作半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赤石脂(一兩)上爲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薤白三莖。溫服。聖濟方。作水一盞半。入豉一百粒。薤白五寸。同煎至

傷寒泄痢。或渴。不得下食。虛而煩嘔方。

(出聖惠方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三分)上爲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秦皮散

(出聖惠方

傷寒腹中微痛。下痢不止。

秦皮(三分)黃連(三分去須微炒)白頭翁(半兩)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當歸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一方無

豉薤湯

(出千金方

傷寒暴痢腹痛。及溫毒內虛外攻胃。下黃赤汁。爛肉

汁。赤滯。諸毒豉(一合薤白(一握長三寸)梔子仁(五枚擘)上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

惠草散

(出聖惠方

傷寒熱毒在胃。下痢。

惠草(一兩外臺祕要作二兩)黃連(二兩去須微炒外臺祕要作四兩)當歸(一兩銼微炒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外適寒溫。飲五合。日三。忌豬肉、冷水等物。名惠草湯。治

黃連散

(出聖惠方

傷寒下痢。謊語。心中虛熱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牡蠣(三分燒爲粉)龍骨(一兩)當歸(三分銼微炒)人蔘(三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爲散。每服三錢。粥飲調下。不計時

牡蠣散

(出聖惠方

傷寒壯熱下痢。煩渴。

牡蠣(一兩燒爲粉)龍骨(一兩半)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烏梅肉(三分微炒)上爲拘時候。聖濟方。空心食前調服

又方

(出聖惠方黃連(三分去須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赤石脂(二兩)子芩(三分)上爲末。煉蜜粥飲送下。不計時候。

傷寒下痢。不能食

(方見黃連丸

傷寒後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腫口乾

(出本草)上用冬瓜一枚。黃土泥濃裹五寸。煨令爛熟。去土。絞汁服之。赤石脂禹餘糧湯傷寒下痢不止。心中痞硬。利在下焦者主之。

訶黎勒丸傷寒後。膿血痢。下部疼痛

訶黎勒(炮去核人蔘(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當歸(切焙)木香白芷(各三分)末。煉蜜和搗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日再。

香豉湯傷寒後下痢赤白如爛肉。壯熱大腸痛。

豉(半合)山梔烏梅肉甘草(炙各一分)薤(五莖)上銼如麻豆。分二服。每服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黃連當歸丸

(出肘後方一名赤石脂丸

傷寒熱痢

黃連(去須銼炒)當歸(切焙各一兩)乾薑(炮各半兩)赤石脂(半兩)上搗羅爲末。

地榆飲傷寒後下痢赤白。

地榆(二兩)赤石脂(四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

當歸湯傷寒時氣後下痢不止。

當歸(切焙)黃連(去須銼炒)黃柏(去粗皮)地骨皮(各一兩)上銼如麻豆。每服三

龍骨丸傷寒臟腑虛冷。下痢白膿。腹痛

龍骨乾薑(炮)附子(炮裂去皮臍等分)上搗羅爲末。醋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黃連丸傷寒後一切痢疾。無問冷熱腹痛

黃連(去須炒二兩)木香吳茱萸(湯洗三次炒幹各一兩)上搗羅爲末。麪糊和丸如梧

千針散傷寒後下血。及瘡子後下血。

千針草地榆防風去蘆)生乾地黃(焙)定粉(炒各半兩)硼砂(二錢)上搗研爲散。每服一錢。空心食前。米飲調下。

貫衆散治大人小兒傷寒後餘毒有熱。下血不止。

貫衆(逐葉摘下令淨)黃柏(去粗皮蜜炙等分)上搗爲散。每服一錢至二錢匕。煎黑豆

勝金散

(出肘後方)

傷寒陽毒入胃。下血頻並。疼痛不可忍。

鬱金(大者五枚搗)牛黃(研皁子大)上搗研爲散。每服一錢。以醋漿水一盞。同煎二

黃連散傷寒後挾熱。下血不止。

黃連去須。爲末一兩。雞子白和餅燒黑。再搗羅爲末。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不拘

責毒湯太陰病。下痢赤白痛下重。此涼折熱。或水谷寒熱所致。

罌粟地榆白朮訶子青皮甘草當歸橘葉(各一兩乃旱蓮葉是照堂紅者)上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若但下血。有寒溼者。加乾薑一兩。

調中湯

(出醫方集成)

治秋夏之間暴寒折於盛熱。熱結四肢。則壯熱頭痛

自汗。寒傷於大黃(去皮酒洗三兩)葛根芍藥桔梗黃芩茯苓白朮甘草(炙各一兩)減三升。去上沫。納諸藥。再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得快利。壯熱便歇。小兒減與服。安常雲。久年腸風。下之亦瘥。

化毒散厥陰病大便膿血赤黃者。宜消其毒。

槐花貫衆(各等分)上搗篩。取艾一分。糯米七合。水一升。煮取五合。和方寸匕服。

堅止湯傷寒下痢赤白膿血。腹中痛者。

黃連吳茱萸厚朴(各一兩)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溫服五合。欲作丸。

瞿麥湯傷寒下痢赤白膿血。下重。或不能便。或小便少。當逐其邪則愈。以腸

痹故也。瞿麥(二兩)扁竹甘草車前子(各一兩)大黃(二兩)梔子木通滑石(各五錢)

增損四物湯

(出永類鈐方

少陰下痢。手足冷。無熱候者。

甘草(炙二兩)人蔘龍骨(各二兩)黃連乾薑(各一兩)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日三服。不瘥復作。下痢腹痛。加當歸二兩。嘔者。加橘皮一兩。

豉薤湯傷寒暴下。及滯痢腹痛

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以水三升。煮令薤熟。漉去滓。分爲再服。不瘥復作。

通草湯傷寒下痢。脈微。足厥冷。

通草乾薑(各一兩)枳實(四兩炙)附子(一枚炮令裂破)人蔘(一兩)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適寒溫。飲五合。日三。不瘥。稍加至七合。忌豬肉

阮氏桃花湯

(出金匱方)

傷寒後。赤白滯下無數。

赤石脂(八兩冷多白滯者減四兩)粳米(一升)乾薑(四兩冷多白滯者加四兩)上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服一升。不瘥復服。熱多則帶赤。冷多則帶白。張仲景傷寒論。煮湯和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服。

犀角湯傷寒下痢惡血不止。

乾薑(一兩)犀角(一兩末)地榆(一兩)蜜(二合)上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蜜。更煮至一升。分三服。自愈。此治熱毒蠱利。

傷寒下痢後更煩。按之心下軟者。虛損也。

梔子(十四枚擘)豉(四合)上以水四升。煎梔子取二升半。納豉。更煎取一升。去滓。分再服。得吐。餘勿服。自嘔癰膿者。不可服。嘔膿盡乃愈。若無梔子。用烏梅十四枚亦可。

少陰病下痢。咽痛胸滿心煩

豬膚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半分。粉五合。熬香。和勻相得。溫分六服。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