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消渴後成水病

(附論)夫脾土也。土氣弱則不能治水。消渴飲水過度。脾土受溼而不能有所制。則泛溢妄行於皮五臟六腑。皆有津液。若臟腑虛實而生熱者。熱氣在內。則津液竭少。故渴也。夫渴數飲或爲

紫蘇湯

(出聖惠方

消渴後。遍身浮腫。心膈不利。

紫蘇莖葉桑根白皮(銼)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羚羊角(鎊)檳榔(銼各三分)木香二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赤茯苓湯

(出聖惠方

消渴後。頭面腳膝浮腫胃虛不能下食。心胃不和

。或吐逆。

赤茯苓(去黑皮)紫蘇子白朮前胡去蘆頭)人蔘(各一兩)陳橘皮(湯洗去白焙)桂盞半。生薑半分拍碎。棗二枚擘破。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防己丸

(出聖惠方

消渴瘥後。津液枯竭。身體浮虛。欲成水病

防己豬苓(去黑皮)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一兩半)栝蔞根赤煉蜜丸梧桐

瞿麥湯

(出聖濟總錄

消渴欲成水氣。面目並膝脛浮腫小便不利

瞿麥滑石澤瀉(各半兩)防己(三分)黃芩(去黑心一分)桑螵蛸(炒十四枚)大黃

豬苓散

(出聖惠方

消渴後。四肢浮腫小便不利。漸成水病

豬苓(去黑皮)人蔘(各三分)木通(銼一兩一分)黃連(去須一兩半)麥門冬去心焙)

茯苓散

(出聖惠方

消渴後數飲嘔逆。虛羸欲成水病

赤茯苓(去黑皮)栝蔞根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升麻(一兩)桑根白皮(銼二兩)陳

葶藶丸

(出聖惠方

消渴浮腫水病

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栝蔞子(一兩)漢防己三四服。

蘿蘇散

(出聖惠方

消渴後。變成水氣。令作小便出。

蘿蔔子(三兩炒令黃)紫蘇子(三兩微炒)上爲細散。每服煎桑根白皮湯。調下二錢。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