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諸疽

(附論)夫疽者。五臟不調所生也。五臟主裏。氣行經絡而沉。若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陽不和。則五臟不調。營衛虛者。腠理則開。寒客經絡之間。經絡爲寒所折。則營衛稽留於脈。營者血也。衛者氣也。營血得寒則澀而不行。衛氣從之。與寒相搏。亦壅遏不通。氣者陽也。陽氣蘊積。則生於熱。寒熱不散。故積聚成疽。髒氣沉行主裏。故疽腫深濃。其上皮強如牛領之皮。久則熱勝於寒。熱氣純盛。蘊結傷肉也。血肉腐壞。化而爲膿。乃至傷骨爛筋不可治。初發疽時。一粒如麻豆大。身體便發熱。生疽處肉赤熱。腫大而高。多生疼痛。破後肉色紅紫。此爲外發。雖大若盆碗。如用藥有理。百人可百活。如初發疽時。不拘大小。身體無熱。自覺倦怠。生疽處亦不熱。數日之間。漸漸開大。不腫不高。不疼不痛。低陷而壞爛。破後肉色紫黑。此爲內發。有此證者。未發見之先。臟腑已潰爛。百人百不救。雖有良藥。亦付之無可奈何。黃帝問曰。有疽死者奈何。歧伯曰。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背三、五臟之俞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也。有緩疽者。初結腫形似癰回。回無頭尾。其色不異。但痛有根核。又與皮相親着。一名肉癰。其有大者如拳。小者如桃李狀。積日不潰。乃變紫色黯黑。久即皮肉俱爛。如牛領瘡狀。遍體通青黯色。不作頭而穿潰膿出是也。初作服五香連翹湯。去血。以小豆薄塗之。其間數針去血。又敷之。取消也。若不消色不變青黯者。以煉石敷之。若失時不得療已潰者。猶服五香連翹湯。及漏蘆湯下之。隨熱多少投方也。外以升麻湯拓洗之。敷生麻膏。若生臭惡者。可以單行一物白茹散敷之。青肉去盡便停也。好肉既生。但敷升麻膏。若不生肉。單服一物黃散也。若敷白茹散。積日青惡肉不盡者。可以漆頭赤皮茹取半錢。和三大錢上白茹散中合和敷之。惡肉去盡。還以純用白茹散也。視好肉慾生。可敷黃散也。黃散方。白茹散方。漆頭茹散方。並一味單行。隨多少搗篩爲散。治疽之法。灼艾之功勝於用藥。緣熱毒中隔。上下不通。必得毒氣發泄然後解散。古人立論。譬諸盜入主人之家。必開其門戶。逐之使去。萬一門戶閉塞。無從而出。傷主而後已。人不幸而有此疾。適處貧困。適居僻邑村鄉。難得藥材。則灼艾尤爲利便。灼艾之功。須初發一日之內。尖頭如麻豆大時。便好措手。其法用大獨頭蒜薄切如小錢濃。亦如錢大。貼於疽頂尖上。以艾炷安蒜上灸之。三壯一易。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以痛爲度。大概以百壯爲準。用大蒜取其毒有力。多用艾炷。取其火力通透。如法灸之。瘡一發膿潰。繼以神異膏貼之。即日而安。一能使瘡不開大。二肉不壞。三口易合。一舉而三得之。然人未知之。而多遲疑未決。至二日之後。疽大如指。毒氣開散。病者不能看火。不可灼艾矣。可不預知之乎。但頭上見疽。或頂以上見疽。決不可用此法灸。灸則反增其疾也。疽疾既成。先服取毒之藥。只用麥飯石膏塗貼。五七日之後。病漸減退。合服川烏丸二烏丸。驅餘毒。活氣血。生肌肉。排宿膿。去風邪。既破之後。合服內補十宣散。多服爲妙。大凡疽口緊小而硬者。蓋爲風毒所勝。合用蚣蠍散。糝於神異膏上。止於近瘡處糝一小錢大。不必遍地糝藥。疽疾既安之後。或未安之際。口中乾燥。舌上堅硬如雞內金者。非渴之所能比。非水之所能潤。此乃亦是腎家枯竭。而搬運不上。致令心火上炎故也。此證最惡。非惟有疽疾之人。見此可慮。每見尋常不問男女無疾之人。見之亦日危矣。諸家方論。未嘗載此。古人云。玉華池竭七朝亡者、此也。多見庸醫不究其源。各立新說。自出己見。投之丹藥。爲鎮墜心火。以升腎水。病者不曉。信而服之。禍如反手。殊不知腎水既竭。更投之以丹。遂令腎水愈涸。古人云。脾惡溼腎惡燥。非滋潤之藥。不能療之。所用加減八味丸。正合其意。外有桑枝煎。及五味子湯。皆良藥也。疽疾將安及七八分。便當服加料十全大補湯。以補氣血。每日當與排膿內補十宣散相間服。大凡疽疾多因怒氣而得之。若有此疾。必多怒。但服附子之藥。進食寬氣。疽之證甚惡。多有陷下透膜者。服狗寶丸。瘡四邊必起。用烏龍膏解毒散訖。須要針刀開瘡口。其內已潰爛。不復知痛。乃納追毒丹於孔中。以速其潰。既潰後。割去死肌。洗以豬蹄湯。敷以生肌散。覆以乳香膏。若證之善者。自然腫起紅活。乃即如前法。

乳香圓

(出危氏方)

發背。及一切疽瘡潰爛。痛不可忍者。

當歸川芎交趾桂真綠豆粉川香芷(各五錢)羌活獨活五靈脂乳香(別研)沒藥(別研各三錢)白膠香(五錢)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薄荷湯嚼下。手足損痛不能起者。加大草烏一味。用木瓜鹽湯細嚼下。

漏蘆湯

(出鮑氏方)

治疽作後二日。服此退毒下膿。可與五香連翹湯相間。

連日

服之。

生黃(去蘆頭)連翹沉香漏蘆(有白茸者各一兩)生粉草(半兩)大黃(微炒半兩)上爲細末。每服二錢。煎姜棗湯調下。

四虎散治癰疽腫硬。濃如牛皮。按之痛。

天南星草烏頭半夏(生)野狼毒(各等分)上爲細末。醋蜜調敷。留頭出毒氣。

治疽潰後

(出千金方)以鹽湯洗拭了。燒皂莢粉上良。一方皁角去皮了。治瘭疽潰後。

又方

(出千金方)用樑上塵和中脂。敷之。

又方

(出千金方)用生麻油滓綿裹。布瘡上蟲出。

又方

(出千金方)用沸水湯灌瘡中。三四遍。(湯一作餳)

蕓薹熨散

(出千金方

治疽似癰而小。有異膿。如小豆汁

(今日去明日滿者)用蕓薹熟搗。溼布袋盛之。埋熱灰中。更互熨之。即便得安。不過再三即瘥。冬用幹者。一方將甘草湯洗瘡令淨幹。以黃柏末塗敷了。即用以瘥爲度。

又方

(出千金方)用皂莢煎湯洗瘡拭乾。以柏皮爲末敷之。勿令作痂。

治疽瘡並治軟癤

用多年螺殼燒灰。麻油調敷。

治疽初作方。

(出肘後方)用赤小豆爲末。醋調敷之。

大薊散

(出濟生方)

治飲啖辛熱。熱邪傷肺。嘔吐出血。曰肺疽

大薊犀角升麻桑白皮蒲黃(炒)杏仁(去皮尖)桔梗(炒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每服四錢。以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食後服

三灰散

(出三四方)

肺疽血病者。因飲啖辛熱。熱燥傷肺。血得熱則溢。因

嘔吐出血一合或半升許。名曰肺疽。傷腑則屬胃。傷於髒則屬肺。上以此無不可救

紅棗(和核燒存性百藥煎燒存性等分)上爲末。每服二錢。蜜調成膏。軟柿和嚼。自效。或米湯下亦可。

治疽潰後。

(出千金方)用牛耳中垢。敷之良。

疽發人貼雲母膏。痛如刀割。不可不審。不可不知也。亦不得用生肌藥。只貼膏藥

自然斂合。如醫治後時。爲庸醫藥敷。或刀割傷風重者。兼以五香連翹湯

木香麝香乳沉香藿香連翹等分爲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放

五香連翹湯

(出仁存方)

治疽作二日後。宜與此湯。並漏蘆湯相間。連日服之

木香沉香丁香去核並不見火各半兩)連翹射干升麻黃(生銼)木通乳香桑寄生獨活(各三分)麝香(一錢)上爲粗末。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取清汁爲度。或下惡物。未生肉以前服不妨。以析毒熱之氣。氣盛用大黃竹瀝芒硝。恐用藥之後。不能斟量。是故不載。知者當自相度用之。

治久疽瘡無不瘥方

(出本草)以伊芳洛水中蟹。形段不同。取其黃敷之。

治黑疽多死。宜急治之。

王瓜根一斤。搗絞取汁六合頓服。當有黃水小便出。更服之瘥(王瓜根亦名土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