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時氣宿食不消

(附論)夫時氣吐之後。或病新瘥。脾胃氣皆虛。不能化於水谷。致有宿食難消。頭目多疼。時發寒熱。或心腹煩滿大腸結燥。此皆是其候也。

枳實散

(出聖惠方

時氣後脾胃氣虛。心腹虛脹。喫食不消。

枳實麩炒令黃)人蔘去蘆一兩)乾薑炮製甘草(炙微赤銼)半夏(湯浸七次去滑)木香(各半兩)白朮(三分)桂心(三分)桔梗去蘆三分)上爲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麥散

(出聖惠方

時氣宿食不消。不思飲食。

麥(微炒一兩)前胡去蘆頭一兩)白朮(一兩)檳榔(一兩)人蔘去蘆頭一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人蔘散

(出聖惠方

時氣胃虛。心膈壅悶。時有寒熱宿食不消。

人蔘(二兩去蘆頭)大腹皮(一兩銼)枳實(一兩麩炒微黃)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用皮一兩)白朮(一兩)桔梗去蘆頭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朮散

(出聖惠方

時氣宿食不消。心胸壅滯。乍寒乍熱

白朮(半兩)人蔘去蘆頭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大腹皮(銼)黃(銼)枳殼麩炒微黃)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訶黎勒(用皮一兩)沉香(一兩)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大黃散

(出聖惠方

時氣宿食不消。不思飲食。

麥(微炒一兩)前胡去蘆頭一兩)白朮(一兩)檳榔(一兩)人蔘去蘆頭一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爲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厚朴丸

(出聖惠方

時氣後腸胃虛冷。食不消化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蔘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神曲(炒微黃)大麥(炒微黃)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兩)乾薑(炮銼)白朮(各兩半)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茱萸(三分)桂心(三分)上爲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棗湯下三十丸。

白豆蔻丸

(出聖惠方

時氣後脾胃虛冷。食不消化

白豆蔻(去皮)草豆蔻(去皮)白朮人蔘去蘆頭)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心神曲(炒黃三分)乾薑(炮銼)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上爲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姜棗湯下三十丸。

木香丸

(出聖惠方

時氣後脾胃虛冷。宿食不消。

木香(三分)乾薑(炮銼三分)人蔘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麥(炒黃熟)檳榔(各一兩)白朮(一兩半)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爲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姜棗湯下三十丸。

黑神散

(出活人書)

瘟疫時氣有積食。

巴豆(新好者一兩輕槌去皮以急流水兩碗浸一宿然後更煮三五十沸候冷瀝出去心膜以帛拂去水然後研如膏用濃紙十數重壓裹去油五靈脂(二分黑色者爲上)杏仁(半兩燒過後入蒜煮研)豆豉(二兩新軟者爲妙不得令干與巴豆膏同細研)大戟(半兩生用去皮裏面如粉白者妙)三棱(半兩生用)上三味爲極細末。入巴豆豆豉研細。後入杏仁。更研細。別入飛羅面半匙。以井花水調如法。漸次和藥。和得所。入臼中搗三二千下。丸如綠豆大。晾乾入瓶盒內。或微火焙亦得。如遇傷寒食積者。脈沉。身體不熱。即宜服之。量患人臟腑虛實加減丸數服用。煎姜棗湯吞下。取微利爲度。不可太過。溏泄身熱。下之則爲病氣結胸。若病在上可吐者。同生薑幹嚼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