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口乾(附論)

手少陰心之經也。其氣通於舌。是太陰脾之經也。其氣通於口。腑臟虛熱。熱之氣乘心脾之經也。其脈虛者。病苦少氣不足以息。咽乾津液故也。又右手關上脈浮爲陽。足少陽膽之經也。其脈實者。病苦腹中滿。飲食不可。咽乾燥也。

葛根湯治口舌幹焦。

葛根(銼)甘草(炙各半兩)人蔘〔三(二)分〕赤茯苓〔去黑皮一分(兩)〕黃(銼一黃(去根節一兩)牛黃(研一分)地骨皮(銼半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杏仁散

(出聖惠方

治心胃中客熱。脣口乾燥。或生瘡。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麥門冬去心赤茯苓黃連(去須)梔子黃芩地微炒)上爲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十四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牛黃丸

(出聖惠方

治心脾壅熱。口舌幹燥。兼煩渴。

牛黃(三分細研)黃連(二兩去須)黃芩梔子馬牙硝(細研)甘草(各一兩炙研水飛過)煎竹葉湯

幹棗湯治口舌幹焦。

幹棗(去核焙)貝母去心各一兩半)生乾地黃(焙)胡桃瓤〔各三(二)兩〕陳橘皮(去苗各一兩)上

酸棗丸虛勞口乾

酸棗(一升)酸石榴烏梅(各五合)栝蔞實葛根甘草(各三兩)麥門冬(四兩)覆

茯苓湯心熱舌幹煩躁

白茯苓(去黑皮)大黃(銼炒)升麻麥門冬去心焙)遠志去心人蔘葛根(銼)甘

栝蔞根散

(出聖惠方

風熱口中乾燥舌裂生瘡

栝蔞根(三分)牛黃〔二(一)分細研〕白殭蠶(微炒)白蘚皮川大黃(各半兩銼碎微候。煎淡竹葉

甘草丸治口中熱幹。

甘草人蔘半夏生薑烏梅肉(各一兩半)棗膏(二兩半)上爲末。蜜丸如彈子大。旋

栝蔞根湯治口乾渴燥。

栝蔞根(二兩)石膏〔碎二兩(分)〕鉛丹(研三分)赤石脂白石脂(各半兩)澤瀉(三拘時。

甘草丸

(出聖惠方

治口舌幹燥。煩熱

甘草(炙微赤銼)人蔘去蘆頭)烏梅肉(各三分微炒)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栝蔞根(

柴胡散治口舌幹燥。心膈痰壅。

柴胡(去苗一兩)地骨皮赤茯苓(去黑皮)枳殼(去瓤麩炒旋復花(各半兩)上爲散。

杏仁煎

(出聖惠方

治口熱舌焦乾。

杏仁(去皮尖雙仁研半兩)生薑汁一合甘草(炙銼爲末半兩)棗(去皮核三十枚)蜜(五合)上先下薑汁與蜜。煎令烊。後入藥。煎赤色如餳。每取一丸如棗核大。含化一枚。日宜四五丸。

甘露丸

(出聖惠方

解壅毒。退風熱。治口舌幹燥。

寒水石(二斤燒令通赤攤於地上出毒一宿)鉛霜(三分細研)馬牙硝〔三(兩)分細研〕龍丸。如彈

幹棗杏仁丸治口舌幹燥。

幹棗肉(焙)杏仁(去皮尖雙仁研)烏梅肉(焙)甘草(炙銼各一兩)上爲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候。含化。

含化丸

(出聖惠方

上焦煩熱。口舌幹燥。心神頭目不利。宜服。

石膏(半斤細研水飛過)寒水石(半斤研如面)白蜜(半斤)上以水四大盞。煎取一大盞半

又方

(出聖惠方麥門冬汁五合)蜜(三合)棗肉(三十枚)上相和。納瓷瓶中。於飯甑上蒸一炊久。取出。每服一茶匙。含咽津。一方。治虛勞口乾。以蜜二升和。令任意服。

口乾除熱下氣方

石膏五合碎)蜜〔一(二)升〕上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三升。納蜜煮取二升。去滓。含如棗核大。咽汁盡。更含之。

麥門冬湯治口舌幹燥。心熱

麥門冬去心焙)栝蔞根(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口乾

羊脂若豬脂雞子大。擘之。納半升酢中漬一宿。絞取汁含之。瘥。

虛勞口乾

羊脂雞子大。醇酒半升。棗七枚擘。合漬七日。取棗食之。立愈。

玄明粉

(出危氏方)

實熱煩渴。口乾燥作煩者。及幹喉風。立效。

上用朴硝十斤。防風一斤。煎水泡溶。卻用布並花葉紙。澄濾七遍。卻於霜下露天露一夜。卻取一時。通紅爲度。出火去毒。研爲末。每一斤。用甘草三兩。每服一茶匙。溫熟水調。如實熱煩渴。口乾燥作煩者。可略加硼砂腦子。入口噙化幹喉風立效。

口乾

以桑梨蜜。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