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毒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ēn dú

2 概述

溫毒:1.春溫發癍的病證;2.感受溫邪熱毒疾患的總稱;3.赤癍、丹疹類疾病。

3 春溫發癍的病證·溫毒

溫毒爲病名[1]。見《肘後備急方》卷二。指春溫發癍的病證[1]。《醫學入門》卷三:“傷寒陽症發癍,謂之陽毒春溫發斑,謂之溫毒。”

4 感受溫邪熱毒疾患的總稱·溫毒

溫毒(warm-toxin disease[2])爲病名[2]。見《肘後備急方》卷二。是指感受溫熱毒邪,以高熱渴飲,伴癍疹或瘡瘍癰腫爲主症的急性外感熱病的統稱[2][2]

4.1 症狀

溫病條辨·上焦篇》:“溫毒者,諸溫夾毒,穢濁太甚也。”一般發生於冬春兩季[2]。主要表現爲突然寒戰高熱頭痛噁心,骨節痠痛煩躁口渴舌苔黃,脈洪數[2]。繼即出現頭面紅腫,或頤腫,或咽喉腫痛白腐,或身發癍疹等[2]

4.2 治療

治以清熱解毒爲主,方如加減普濟消毒飲升麻葛根湯三黃石膏湯黃連解毒湯[2]。如熱入營血,則宜涼營解毒,如用清瘟敗毒散加減[2]。本病可見於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頭面丹毒猩紅熱、癍疹傷寒等疾患[2]

5 赤癍、丹疹類疾病·溫毒

溫毒指赤癍、丹疹類疾病。吳坤安謂:“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或天時亢旱久燥,溫疫流行,發爲赤癍、丹疹,其毒彌滿三焦目赤舌絳,汗出津津。……宜涼膈散芒硝大黃,加石膏牛蒡人中黃大便祕者,去硝、留黃。”(《傷寒指掌》卷三)。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