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

中藥學 利水滲溼 食材 中藥材 祛痰 中醫學 食療 生物學 植物學 清熱解毒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ōng guā

2 英文參考

Benincasa hispida Cogn.[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white gourd[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Chinese waxgour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white gour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冬瓜主要產於夏季,取名爲冬瓜是因爲瓜熟之際,表面上有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結的白霜,也是這個原因,冬瓜又稱白瓜

冬瓜屬葫蘆科,一年生草本。原產我國南部及印度,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供應季節爲夏秋季。

冬瓜,果呈圓,扁圓或長圓形,大小因果種不同,小的重數千克,大的數十千克;皮綠色,多數品種成熟果實表面有白粉;果肉厚,白色,蔬松多汁,味淡,嫩瓜或老瓜均可食用。

冬瓜的品質,除早採的嫩瓜要求鮮嫩以外,一般晚採的老冬瓜則要求:發育充分,老熟,肉質結實,肉厚,心室小;皮色青綠,帶白霜,形狀端正表皮無斑點和外傷,皮不軟、不腐爛

4 冬瓜營養成分

冬瓜是衆瓜蔬中惟一不含脂肪的。冬瓜每500克含蛋白質2克、碳水化合物9克、粗纖維3克、鈣95毫克、鐵2毫克、胡蘿蔔素0.15毫克、維生素C 75毫克。[1]

5 冬瓜營養價值分析

冬瓜含丙醇二酸,可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爲脂肪,能防止人體脂肪堆積,既是美容佳品,又可使人體瘦輕健。營養學家告之,冬瓜因含鈉量低,故是冠心病、高血脂、腎臟病、浮腫患者的佳品。[1]

1. 利尿消腫

冬瓜維生素C較多,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高血壓腎臟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可達到消腫而不傷正氣作用

2. 減肥

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轉化爲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不高,對於防止人體發胖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有助於體形健美。

3. 清熱解暑

冬瓜性寒味甘,清熱生津,僻暑除煩,在夏日服食尤爲適宜。

6 冬瓜的選購

1. 將冬瓜子曬乾研細末,調入牛奶豆漿或其它食品中,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6~10克,連續服食兩個月,可令皮膚白澤如玉、細膩光滑,起到延緩衰老之功效。

2. 選購冬瓜:凡個體較大、肉厚溼潤、表皮有一層粉末、體重、肉質結實、質地細嫩的冬瓜均爲質量好的冬瓜,反之,其質量就差。如冬瓜有紋肉,瓜身較輕的勿購買。肉質有花紋,是因爲瓜肉變鬆;瓜身很輕,說明此瓜已變質,味道很苦。

3. 冬瓜貯存應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不要碰掉冬瓜皮上的白霜。

4. 冬瓜喫不完,剩下的極易污染變質。把冬瓜切開以後,略等片刻,切面上會出現星星點點的黏液,這時取一張與切面大小相同的乾淨白紙平貼在上面,再用手抹平貼緊,存放3-5天仍新鮮,如果用無毒的乾淨塑料薄膜貼上,存放時間會更長。

7 適合喫冬瓜的人羣

一般人羣均可食用冬瓜

1. 適宜腎病水腫肝硬化腹水、癌症、腳氣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肥胖、以及缺乏維生素C者多食;

2. 冬瓜性寒涼,脾胃虛弱腎臟虛寒、久病滑泄陽虛肢冷者忌食。

8 冬瓜食療功效

中醫認爲,冬瓜味甘、性寒,入肺、小腸膀胱經,有清熱、利水、消腫的功效。冬瓜含鈉量較低,對動脈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壓腎炎水腫膨脹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1]

冬瓜肉及瓤,有利尿、清熱、化痰、解暑熱功能[1]

冬瓜還有解魚毒、酒毒的功能。經常食用冬瓜,有利於去除體內多餘的脂肪,也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夏季中暑煩渴,食之效果較好。[1]

冬瓜還有減肥的功效,冬瓜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及各種礦物質含量均較高,不含脂肪,含鈉量低,有助於限制脂肪吸收,所含的B族維生素能促使澱粉糖類轉化爲熱能,減少體內脂肪的形成,有益於減肥健美。常食之,可助於減重輕身。冬瓜偏涼,身體虛寒胃弱易瀉者慎用。[1]

冬瓜味甘、淡、性涼,入肺、大腸小腸膀胱經

冬瓜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的功效;

冬瓜可用於暑熱口渴、痰熱咳喘水腫腳氣、脹滿、消渴痤瘡、面斑、脫肛痔瘡等,還能解魚、酒毒。

冬瓜皮利尿見長;

冬瓜子健脾養顏、止咳化痰見長。

9 冬瓜的食用建議

1. 煎湯,煨食,做藥膳,搗汁飲;或用生冬瓜外敷。

2. 冬瓜性涼,不宜生食。

3. 冬瓜是一種解熱利尿比較理想的日常食物,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

10 冬瓜的推薦食用量

每天100~500克

11 中醫大辭典》·冬瓜

冬瓜中藥名,出自《本草經集註[2]

11.1 別名

白瓜東瓜、枕瓜[2]

白瓜、水芝、地芝、枕瓜、濮瓜、白冬瓜東瓜

11.2 來源

葫蘆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果實[2]

11.3 性味歸經

甘、淡,涼[2]。入肺、大小腸、膀胱經[2]

11.4 功能主治

利水,消痰,清熱,解毒[2]

1.治水腫,脹滿,腳氣,痰吼,咳喘暑熱煩悶,消渴[2]。煎服:60~120g[2]

2.解魚、酒毒[2]。搗汁飲[2]

11.5 化學成分

本品含羽扇豆醇、甘露醇β-谷甾醇葡萄糖鼠李糖及多種維生素[2]

12 《*辭典》·冬瓜

12.1 出處

本草經集註

12.2 拼音名

Dōnɡ Guā

12.3 別名

白瓜、水芝((本經)),蔬秬(《廣志》),白冬瓜(《別錄》),地芝(《神仙本草》),濮瓜(孟詵),蔬苽(《羣芳譜》),東瓜(《羸涯勝覽》),枕瓜(《中國藥植志》)。

12.4 來源

葫蘆科植物冬瓜果實。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採摘。

12.5 形態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長大粗壯而略呈方形,密被黃褐色刺毛,卷鬚分枝。單葉互生;具長柄,柄長達10餘釐米;葉片闊卵形或近於腎形,長15~30釐米,寬與長几相等,具5~7棱角或呈淺裂狀,先端尖,基部心形,邊緣具鋸齒,兩面均被粗毛,葉脈網狀。花單性雌雄同株,單生於葉腋;雄花花梗長5~15釐米,花萼管狀,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邊緣具鋸齒,花冠黃色,5裂幾至基部,直徑6~10釐米,花瓣外展,長3~5釐米,雄蕊5,聯生成3枚,其中2枚較寬,花葯2室,另外1枚較窄,花葯1室;雌花柄短,長不及5釐米,子房下位,長橢圓形,密被柔毛,柱頭3裂,略扭曲。瓠果肉質。橢圓形或長方狀橢圓形、有時近圓形,長30~60釐米,直徑20~35釐米;果皮淡綠色,表面具-層白色蠟質的粉末,果肉白色肥厚:果梗圓柱形,具縱槽.種子多數,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卵形,邊緣通常具一棱邊,有的栽培品種邊緣平滑。花期5~6月。果期6~8月。

12.6 生境分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12.7 化學成份

冬瓜每市斤含蛋白1.5克、糖8克、粗纖維15克、灰分1.1克、鈣72毫克、磷45毫克,鐵1.1毫克、胡蘿蔔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克酸1.1毫克、維生素C61毫克。

與雄花比較,雌花含精氨酸天門冬氨酸穀氨酸較多;並含天門冬素,雄花中無。

12.8 性味

甘淡,涼。

①《別錄》:"味甘,微寒。"

陶弘景:"性冷利。"

③《飲膳正要》:"味甘,平微寒,無毒。"

④《滇南本草》:"性子和,味甘淡。"

⑤《玉楸藥解》:"味酸甘,微寒。"

12.9 歸經

入肺、大小腸、膀胱經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胃、大、小腸四經。"

③《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

④《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

12.10 功能主治

利水,消痰,清熱,解毒。治水腫,脹滿,腳氣淋病,痰吼,咳喘暑熱煩悶,消渴瀉痢,癰腫,痔漏;並解魚毒,酒毒。

①《別錄》:"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陶弘景:"解毒消渴,止煩悶,直搗絞汁服之。"

孟詵:"益氣耐老,除胸心滿,去頭面熱。"

④《日華子本草》:"除煩。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⑤《本草圖經》:"主三消渴疾,解積熱,利大、小腸。"

⑥《本草衍義》:"患發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氣。"

⑦《日用本草》:"瘥五淋。"

⑧《滇南本草》:"治痰吼,氣喘,薑湯下。又解遠方瘴氣,又治小兒驚風。""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利小便。"

⑨《本草再新》:"清心火,瀉脾火利溼去風,消腫止渴,解暑化熱。"

⑩《隨息居飲食譜》:"清熱,養胃生津,滌穢治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亦治水腫,消暑溼。"

12.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兩;煨熟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12.12 注意

孟詵:"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

②崔禹鎬《食經》:"冷人勿食,益病,又作胃反病。"

③《本草經疏》:"若虛寒腎冷、久病滑泄者,不得食。"

④《醫林纂要》:"羸者忌食,善潰也。"

12.13 附方

①治水氣浮腫喘滿:大冬瓜一枚,先於頭邊切一蓋子,取出中間瓤不用赤小豆(水淘淨),填滿冬瓜中,再用蓋子合了,用竹籤簽定,以麻線系,紙筋黃泥通身固濟,窨幹,用糯谷破取糠片兩大籮,埋冬瓜在內,以火着糠內煨之,侯火盡取出,去泥,刮冬瓜令淨,薄切作片子,並豆一處焙乾。上爲細末,水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候,小溲利爲驗,(《楊氏家藏方冬瓜丸

②治消渴冬瓜一枚,削去皮,埋在溼地中,一月將出,破開,取清汁飲之。(《聖濟總錄》)

③治消渴能飲水,小便甜,有如脂麩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黃連十兩。上截瓜頭去瓤,入黃連末.火中煨之,侯黃連熟,布絞取汁。一服-大盞,日再服,但服兩、三枚瓜,以瘥爲度。一方雲,以瓜汁和黃連末,和丸如梧子大。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日再服,不差,增丸數。忌豬肉、冷水。(《近效方》)

④治小兒生-個月至五月,乍寒乍熱渴者:絞冬瓜汁服之。(《備急千金要方》)

⑤治小兒渴利:單搗冬瓜汁飲之。(《備急千金要方》)

⑥治傷寒後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腫口乾冬瓜一枚,黃土泥厚裹五寸,煨令爛熟,去土絞汁服之。(《古今錄驗方》)

⑦治發背砍死者:冬瓜截去頭,合瘡上,瓜當爛,截去更合之。(《補缺肘後方》)

⑧治痔疼痛冬瓜湯洗。(《經驗方》)

⑨治夏月生痱子冬瓜切片,搗爛塗之。(《備急千金要方》)

⑩治馬汗入瘡:幹冬瓜燒研,洗淨敷之。(《本草綱目》)

⑾治食魚中毒:飲冬瓜汁。(《小品方》)

12.14 摘錄

《*辭典》

13 南瓜的別名·冬瓜

冬瓜南瓜的別名,見《廣州植物誌》。

14 參考資料

  1. ^ [1] 高崇新等編著.養生保健湯茶譜[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27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