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Platycodon glaucus Nak.[朗道漢英字典]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 DC.[朗道漢英字典]
radices platycodi[朗道漢英字典]
balloonflower root[朗道漢英字典]
platycodon root[朗道漢英字典]
Radix Platycodi[朗道漢英字典]
platycodi,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latycod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latycodon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Platycodoni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platycodon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拉丁名
Radix Platycodoni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8 原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莖上部稍分枝,微被 白粉。莖中下部葉對生或輪生,上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 長2.5~6cm,寬1~2.5cm,邊緣具不整齊銳鋸齒,下面微被白粉。花大,花萼鍾狀,5裂;花冠闊鍾狀,先端5裂,紫藍色或藍白色;雄蕊5,花絲基部變寬,有短柔毛。蒴果倒卵形,成熟後頂端5瓣裂,具宿萼。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於山坡、草叢或溝旁。
10 採收與初加工
春、秋季採挖,洗淨,颳去或不颳去栓皮,曬乾。
11 生藥性狀
根長圓柱形或長紡捶形,稍扭曲,長6~20cm,直徑 1~2cm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末去栓皮者),有扭轉縱溝 及橫長皮孔斑痕,上部有橫紋;頂端有較短的根莖,其上有半月 形莖痕。質脆,斷面不平坦,形成層環棕色,皮部類白色,木部淡黃白色。昧微甜後苦。
13 桔梗的功效與主治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的功效,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膿瘍,胸膜炎。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的功效,治感冒咳嗽,痰多不爽,咽喉腫痛,音啞,胸滿痞悶,肺癰咳吐膿血。
桔梗爲眼科常用化痰藥,具有開宣肺氣,祛痰,排膿的功效。用於肺氣閉阻所引起的金疳及突起睛高。本品能開宣肺氣,用治金疳。常配伍桑白皮、黃芩等,如瀉肺湯;用治突起睛高,可配大黃、黃芩,如退熱桔梗飲子。
14 桔梗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
15 桔梗的化學成分
桔梗含桔梗皁甙A,C,D2( platycodinA,C,D,D2), 遠志皁甙D,D2(polyga-lacinD,D2),以及植物甾醇葡萄糖甙、氨基酸等。
桔梗根含多種皁苷其中最主要的是遠志皁苷(Onjisaponin,polygalacin)、桔梗皁苷D (Platycodin-D)。還含桔梗聚糖、桔梗酸(Platycogenic acid)和植物甾醇等。還含白樺脂醇、α-菠菜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
16 桔梗中毒
桔梗含有五環三萜的多糖苷及其他脂肪酸、脂肪油等成分。屬清熱化痰藥,主要藥理作用有祛痰,止咳,抗炎,抗潰瘍,短暫性降壓,降血糖,降膽固醇,鬆弛平滑肌,溶血,抗腫瘤,抗水腫和利尿,抗細菌,抗真菌作用。
16.1 不良反應機制
桔梗皁苷對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尤其對鼻黏膜,還具有溶血作用,但口服途徑較少引起溶血現象。
16.2 桔梗中毒的症狀
桔梗中毒表現爲口腔、舌、咽喉灼痛,腫脹,流涎,噁心,嘔吐,劇烈腹痛,腹瀉,嚴重時痙攣抽搐,昏迷,呼吸困難,還可表現爲溶血現象。
16.3 治療
17 桔梗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Jiegeng
PLATYCODONIS RADIX
17.2 來源
本品爲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趁鮮剝去外皮或不去外皮,乾燥。
17.3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下部漸細,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長7~20cm,直徑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具縱扭皺溝,並有橫長的皮孔樣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橫紋。有的頂端有較短的根莖或不明顯,其上有數個半月形莖痕。質脆,斷面不平坦,形成層環棕色,皮部類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黃白色。氣微,味微甜後苦。
17.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有時殘存,不去外皮者有木栓層,細胞中含草酸鈣小棱晶。栓內層窄。韌皮部乳管羣散在,乳管壁略厚,內含微細顆粒狀黃棕色物。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薄壁細胞含菊糖。
(2)取本品,切片,用稀甘油裝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扇形或類圓形的菊糖結晶。
(3)取本品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溶液20ml,加熱迴流3小時,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1,合併三氯甲烷液,加水洗滌2次,每次30ml,棄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無水硫酸鈉脫水,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桔梗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2: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 檢查
17.5.1 水分
不得過15.0%(ⅨH第一法)。
17.5.2 總灰分
不得過6.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7.0%。
17.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測定。
17.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一水(25:75)爲流動相;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板數按桔梗皁苷D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17.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桔梗皁苷D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l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17.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二號篩)約2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5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水20ml,微熱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液,用氨試液50ml洗滌,棄去氨液,再用正丁醇飽和的水50ml洗滌,棄去水液,正丁醇液蒸乾,殘渣加甲醇3ml使溶解,加硅膠0.5g拌勻,置水浴上蒸乾,加於硅膠柱[100~120目,10g,內徑爲2cm,用三氯甲烷-甲醇(9:1)混合溶液溼法裝柱]上,以三氯甲烷-甲醇(9:1)混合溶液50ml洗脫,棄去洗脫液,再用三氯甲烷-甲醇-水(60:20:3)混合溶液100ml洗脫,棄去洗脫液,繼用三氯甲烷-甲醇-水(60:29:6)混合溶液10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乾,殘渣加甲醇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17.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μ、10μl,供試品溶液10~1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兩點法對數方程計算,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桔梗皁苷D(C57H92O28)不得少於0.10%。
17.8 桔梗飲片
17.8.1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厚片。外皮多已除去或偶有殘留。切麪皮部類白色,較窄;形成層環紋明顯,棕色;木部寬,有較多裂隙。氣微,味微甜後苦。
17.8.2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2.0%(ⅨH第一法)。
總灰分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7.8.3 鑑別
(除橫切面外) 同藥材。
17.8.4 浸出物 、含量測定
同藥材。
17.8.5 性味與歸經
苦、辛,平。歸肺經。
17.8.6 功能與主治
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
17.8.7 用法與用量
3~10g。
17.8.8 貯藏
17.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8 桔梗說明書
18.1 藥品名稱
18.2 英文名稱
Platycodon
18.3 分類
18.4 劑型
500g/500ml。咳嗽糖漿:含桔梗、桑白皮、沙蔘、貝母、薄荷等。口服每次4~8ml,每天4次。痰咳寧片:每片含桔梗流浸膏0.08ml、遠志流浸膏0.05ml、甘草浸膏0.055g、麻黃鹼5mg、酒石酸銻鉀0.5mg、苯甲酸鈉1mg。口服每次1~2片,每天3次。
18.5 桔梗的藥理作用
爲桔梗科植物桔梗的乾燥根,含桔梗皁甙、桔梗酸、葡萄糖、植物甾醇等。通過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氣管腺體分泌增多。稀釋痰液,而引起祛痰作用。
18.6 桔梗的適應證
18.7 注意事項
18.8 桔梗的用法用量
每天3~9g,分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