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寒蓄血(附論)

傷寒蓄血者。在下焦結聚而不行。蓄積而不散者是也。血菀於上而吐血者。謂之薄厥。留於下而瘀者。謂之蓄血。此由太陽隨經瘀熱在裏。血爲熱所搏。結而不行。蓄於下焦之所致。經曰。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者是也。大抵看傷寒。必先觀兩目。次看口舌。然自心下少腹。以手攝按之。覺有滿硬者。則當審而治之。如少腹覺有硬滿。問其小便。若小便不利者。則是津液留結。可利小便。若小便自利者。則是蓄血之證。可下瘀血。經曰。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爲有血也。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爲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皆須抵當丸之愈。陽明病。其人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亦是蓄血之證。蓄血於下。所以如狂者。經謂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是也。血瘀於下。所以喜忘者。內經曰。血並於下。亂而喜忘者是也。二者。若有其一。則爲蓄血證明矣。蓄血之證又有輕重焉。如狂也。喜忘也。皆蓄血之甚者。須抵當湯丸以下之。如外已解。但少腹急結者。則爲蓄血之輕者。須桃仁承氣湯以利之。醫妙者何也。在乎識形證。明脈息。曉虛實。知轉變。其於形證之明者。衆人所共識。又何以見其妙祕也。形證之參差。衆人所未識。獨先識之。乃所以爲妙。且如病患無表裏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以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抵當湯主之。當不大便。六七日之際。又無喜忘如狂之證。亦無少腹硬滿之候。當是之時。與承氣湯下者多矣。獨能處以抵當湯下之者。是爲醫之妙者也。若是者。何以知其有蓄血也。且脈浮而數者。浮則傷氣。數則傷血。熱客於氣。則脈浮。熱客於血。則脈數。因下之後。浮數俱去。則已。若下之後。數去。其脈但浮者。則榮血間熱去。而衛氣間熱在矣。爲邪氣留心。則飢。邪熱不殺谷。潮熱發渴也。及下之後。浮脈去。而數不解者。則衛氣間熱去。而榮血間熱在矣。熱則氣合覆。血乃下行。胃虛協熱。熱消谷善飢。血至下焦。若下不止。則血得以出泄。必便膿血也。若不大便六七日。則血不得出泄。必蓄在下焦。爲瘀血。是須抵當湯下之。又傷寒留蓄惡血內外俱熱。昏憒譫語。亦有耳聾虛鳴之證。與少陽經受病相似。如服小柴胡湯不效。當以黃連一分。赤茯苓半分。銼細。入燈心煎與之。男女通用。凡大小產。熱入血室小柴胡湯力所不及者。於內加五靈脂。仍以黃連赤茯苓湯佐之。蓋心主血黃連茯苓清心涼血之劑。所以收功。若夫疏利血毒。則活人書桃仁承氣湯。有餘勇矣。

大黃芍藥湯

(出聖濟總錄

傷寒太陽病。隨經入裏。瘀熱內積蓄血喜忘

狂。

大黃(銼炒五錢)芍藥牡丹皮犀角(鎊生用各一兩)生乾地黃(兩半)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大黃湯

(出聖濟總錄

傷寒內有瘀血大便不利。小便急痛

大黃(銼炒一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半兩)水蛭(米炒黃一兩)木通(半兩銼)上除桃仁外。粗搗篩。入桃仁同研令均。每服二錢。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犀角地黃湯傷寒溫病。應發汗而不汗。內蓄爲瘀血。及鼻衄血也。吐血

盡。餘血停留。致面黃。大便黑。

犀角(一兩)生地黃(六兩)芍藥(三兩)牡丹皮(二兩)上咀。水九升。煮三升。分三服。有熱如狂者。加黃芩大黃。腹不滿。爲無熱。不可加。升麻犀角性味主治不同。何以升麻代之。以是知引入陽明也。兼治瘡疹。

芍藥地黃湯傷寒發熱出血。並有積。喜忘如狂。鼻衄面黃。大便黑者。

芍藥生地黃黃芩牡丹皮(各五錢)上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時行本有蓄血者。腹脅滿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