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胃熱渴

(附論)夫胃氣實則生熱。熱則土氣內燥津液不通。咽膈煩滿。故渴而引飲。內經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蓋髒真濡於脾。脾主爲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既受熱。津液不濡於胃。胃幹則渴不止也。

黃連湯

(出聖惠方

治脾胃中熱煩渴。身漸消瘦。宜服此。

黃連(一兩去須)川升麻(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黃芩(一兩)栝蔞根(一兩)知母(一兩)茯神(半兩)梔子仁(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石膏(二兩)上爲散。每服四錢

茯神湯

(出千金方

治胃腑實熱。常渴引飲。泄熱止渴。

茯神(二兩外臺作茯苓)栝蔞根生麥門冬(各五兩)葳蕤知母(各四兩)生地黃(六兩)小麥(二升)大棗(三十枚)淡竹葉(切三升)上咀。水三鬥。煮小麥竹葉取九升。去滓下藥。煮取得四升。分四服。服時不問早晚。渴即進。非但止胃渴。通治患熱渴者。

枸杞根湯

(出聖濟總錄

治胃乾渴。飲水不止。

枸杞根栝蔞根麥門冬(生去心黃連(去須各一兩半)土瓜根(幹者)知母車前子(去土各一兩)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生地黃半分。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三。

開胃解熱渴飲子

(出廣南四時攝生論)大黃甘草(各半兩)半夏(十個)生薑(三兩)好棗(五枚)上件藥用水一大銚。同煎至八分。旋取溫服之。不拘時候。

栝蔞湯

(出千金方

消渴胃熱

栝蔞根生薑(各五兩)生麥門冬汁蘆根(切二升)茅根(切三升)上咀。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茯神湯

(出聖濟總錄

治胃渴引飲。泄熱。

茯神(去木二兩)栝蔞根麥門冬去心各五兩)知母(銼)葳蕤(各四兩)上粗搗篩。先以水三盞。入淘小麥一匙。淡竹葉五十片洗淨切。同煮至一盞半。去滓下藥末四錢。棗三枚擘破。加生地黃半分。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

甘草湯

(出聖濟總錄

胃熱乾渴。

甘草(炙銼)栝蔞根(各二兩)麥門冬去心焙二分)半夏(湯洗去滑七次曝幹麩炒二兩半)上粗搗篩。水二盞。淘小麥半合。煎至盞半。去麥下藥末五錢。大棗三枚擘破。生地黃半錢。生薑一棗大拍破。再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再服。

栝蔞根湯

(出聖濟總錄

治胃中乾渴。

栝蔞根(三兩)知母(焙二兩)甘草(炙銼)人蔘(各一兩)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

洗心飲子

(出廣南四時攝生論)甘草芍藥山梔杏仁(去尖研入)上等分爲散。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八分。飯後溫服

冷湯

(出廣南四時攝生論)甘草(二分炮)大棗(五個)竹葉(十四片)熟附子(末少許)人蔘(少許)上微銼碎。用水煮放冷。時時服之。

治胃中熱消渴。利小便

(出本草)陳粟米上炊飲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