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中藥學 解表藥 發散風熱藥 中藥材 解毒 中藥中毒 散風清熱 根及根莖類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ēng má

2 英文參考

Cimicifuga foetida L.[朗道漢英字典]

rhizoma cimicifugae rhizoma cimicifugae foetidae[朗道漢英字典]

largetrifoliolious bugbane rhizom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hizoma Cimicifug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argetrifoliolious bugbane rhizom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升麻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爲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興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 Maxim. 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 的乾燥根莖[2]

升麻又名龍眼根、周麻、窟窿牙根地龍芽、黑蛇根、苦力芽、苦壯菜、火筒杆[3]。屬辛涼解表藥。爲毛茛科植物,以根莖供藥用。含毒成分生麻鹼[3]。藥理作用有解熱鎮靜、抗驚厥、抗炎,降溫解痙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腫瘤、降壓[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hizoma Cimicifug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largetrifoliolious bugbane rhizome(《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升麻龍眼根[3]

7 來源及產地

毛莨科植物升麻Cimicifuga foetidaL.、興安升麻C.dahurica (Turcz.) Maxim.或大三葉升麻C. heracleifolia Kom.的根莖[3]。主產陝西、四川、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3]

8 性味歸經

甘、辛、微苦,涼[3]。入肺、脾、胃經[3]

9 功能主治

風熱透疹,升提,解毒[3]。治外感風熱頭痛麻疹透發不暢,熱病身發癍疹,久瀉久痢脫肛胃下垂子宮脫垂胃火牙痛齒齦腐臭,口舌生瘡,痄腮咽喉腫痛[3]

10 用法用量

煎服:3~9g[3]

11 化學成分

升麻根莖升麻鹼、阿魏酸、異阿魏酸等[3]興安升麻根莖升麻環氧醇(Cimigenol)及其木糖苷(Cimigenoside)、興安升麻醇(Dahurinol)、齒阿米素(Visnagin)、齒阿米醇(Visamminol)、異阿魏酸、阿魏酸等[3]大三葉升麻根莖大三葉升麻醇等[3]

12 藥理作用

升麻中含咖啡酸在體外能抗菌、抗病毒阿魏酸能抗血小板聚集;齒阿米醇具解痙作用;齒阿米素也具解痙作用,水提取物能抑制離體腸管及妊娠子宮;異阿魏酸可使動物運動遲緩,趨於鎮靜;興安升麻也有鎮靜、降壓、抗驚厥作用[3]。其主要解痙成分是呋喃色酮類。升麻鹼有刺激性,內服可引起胃腸炎[3]

13 升麻中毒

升麻又名龍眼根、周麻、窟窿牙根地龍芽、黑蛇根、苦力芽、苦壯菜、火筒杆[3]。屬辛涼解表藥。含毒成分生麻鹼[3]。藥理作用有解熱鎮靜、抗驚厥、抗炎,降溫解痙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腫瘤、降壓[3]

13.1 不良反應機制

其內的生麻素和生麻鹼的成分可刺激消化道黏膜,中毒嚴重時抑制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困難[3]

13.2 臨牀表現

中毒表現:頭痛震顫,四肢強直收縮,陰莖異常勃起皮膚接觸後形成潰瘍,內服引起胃腸炎,嚴重的引起呼吸困難譫妄[3]

13.3 治療

升麻中毒的治療要點爲[3]

1.催吐、洗胃、導瀉,口服藥用炭解毒劑

2.對症治療,及時糾正呼吸困難

14 升麻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升麻

Shengma

CIMICIFUGAE RHIZOMA

14.2 來源

本品爲毛莨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uga heracLei,oliaKom.、興安升麻Cimici uga dahurica(Turcz.) Maxim.或升麻Cimici fuga foetida L的乾燥根莖。秋季採挖,除去泥沙,曬至鬚根干時,燎去或除去鬚根曬乾

14.3 性狀

本品爲不規則的長形塊狀,多分枝,呈結節狀,長10~20cm,直徑2~4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堅硬的細鬚根殘留,上面有數個圓形空洞的莖基痕,洞內壁顯網狀溝紋;下面凹凸不平,具鬚根痕。體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有裂隙纖維性,黃綠色或淡黃白色。氣微,味微苦而澀。

14.4 鑑別

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醇5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乙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對照品、異阿魏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力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一三氯甲烷冰醋酸(6:1:0.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4.5 檢查

14.5.1 雜質

不得過5%(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A)。

14.5.2 水分

不得過13.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第一法)。

14.5.3 灰分

不得過8.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4.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4.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4.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溶劑,不得少於17. 0%。

14.7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4.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1%磷酸溶液(13:87)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316 nm。理論板數按異阿魏酸峯計算應不低於5000。

14.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異阿魏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置棕色量瓶中,加10%乙醇製成每1ml含異阿魏酸20μg的溶液,即得。

14.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二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10%乙醇25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迴流2.5小時,放冷,再稱定重星,用1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4.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異阿魏酸(C10H1004)不得少於0.10%。

14.8 升麻飲

14.8.1 炮製

除去雜質,略泡,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14.8.2 性味歸經

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

14.8.3 功能與主治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子宮脫垂

14.8.4 用法與用量

3~10g。

14.8.5 貯藏

通風乾燥處。

14.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4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