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

調經止痛 中藥材 補益藥 補血藥 補虛藥 補血活血 補血藥(眼科) 潤燥通便 根及根莖類 眼科常用中藥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āng guī

2 英文參考

angelica[朗道漢英字典]

angelicae sinensis,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hinese angelic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當歸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爲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乾燥[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成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hinese angelica(《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十歸、秦歸[2]

7 來源及產地

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根[2]。主產甘肅、雲南、四川[2]

8 性味歸經

甘、辛,溫[2]。入心、肝、脾經[2]

9 功能主治

當歸功在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2]

1.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慢性盆腔炎,產後瘀滯腹痛崩漏[2]

2.治貧血血虛頭痛眩暈,腸燥便祕[2]

3.治癥瘕積聚風溼痹痛,腰肌勞損,癰疽瘡瘍跌打損傷[2]。煎服:6~15g[2]。現用當歸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心律失常、早期突發性耳聾骨關節炎[2]

當歸眼科常用補血藥,具有補血潤燥,活血止痛的功效:

(1)用於血虛所致的目眩,頭目空痛視力減退,流淚症,目癢風牽偏視等。常與熟地黃白芍配伍

(2)用於目內外出血血虛血滯者。常與墨旱蓮赤芍川芎配伍

(3)用於胞瞼紅腫疼痛赤膜下垂等,可與紅花蒲公英黃芩等同用。

10 化學成分

本品含藁本內酯(Ligustilide)、阿魏酸、樟腦酸、癸二酸、月桂烯、當歸酸、黃樟醚、香荊芥酚、對甲苯酚、鞘磷脂磷脂肌醇、香草酸、新當歸內酯、琥珀酸、煙酸、尿嘧啶、維生素B12維生素A類物質和β-谷甾醇[2]

11 藥理作用

揮發性成分能抑制子宮;而非揮發性成分則能興奮子宮[2]煎劑或醇浸膏對在體子宮主要呈興奮作用,使子宮呈慢而有節律的收縮,爲治療痛經的藥理基礎[2]當歸流浸膏有抗心律不齊和降壓作用[2]當歸還能抗心肌缺血缺氧[2]。水劑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2]多糖能促進造血,有抗惡性貧血作用[2]。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大鼠的主動脈病變有一定保護作用[2]多糖等還能增強免疫功能[2]水煎劑等可抗炎止痛、利膽保肝[2]藁本內酯可平喘[2]。提取液可抗肺纖維[2]多糖可抗腫瘤[2]揮發油可抗微生物[2]水煎劑可抗氧化、抗自由基等[2]

13 當歸的藥典標準

13.1 品名

當歸

Danggui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13.2 來源

本品爲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乾燥根。秋末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待水分蒸發後,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燻幹。

13.3 性狀

本品略呈圓柱形,下部有支根3~5條或更多,長15~25cm。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具縱皺紋和橫長皮孔樣突起。根頭(歸頭)直徑1.5~4cm,具環紋,上端圓鈍,或具數個明顯突出的根莖痕,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和葉鞘的殘基;主根(歸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歸尾)直徑0.3~lcm,上粗下細,多扭曲,有少數鬚根痕。質柔韌,斷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數棕色點狀分泌腔,木部色較淡,形成層環黃棕色。有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乾枯無油或斷面呈綠褐色者不可供藥用。

13.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爲數列細胞。栓內層窄,有少數油室。韌皮部寬廣,多裂隙,油室和油管類圓形,直徑25~160μm,外側較大,向內漸小,周圍分泌細胞6~9個。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射線寬3~5列細胞;導管單個散在或2~3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薄壁細胞澱粉粒。

粉末淡黃棕色。韌皮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表面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有時可見菲薄的橫隔。梯紋導管和網紋導管多見,直徑約至80μm。有時可見油室碎片。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2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漶液蒸乾,殘渣乙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當歸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本品粉末3g,加1%碳酸氫鈉溶液50ml,超聲處理10分鐘,離心,取上清液稀鹽酸調節pH值至2~3,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液,揮幹,殘渣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對照品、藁本內酯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4:1:1: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3.5 檢查

13.5.1 水分

不得過1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H 第二法)。

13.5.2 灰分

不得過7.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K)。

13.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2.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K)。

1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70%乙醇溶劑,不得少於45.0%。

13.7 含量測定

13.7.1 揮發油

揮發油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D 乙法)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0.4%(ml/g)。

13.7.2 阿魏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D)測定。

13.7.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316nm;柱溫35℃。理論板數按阿魏酸峯計算應不低於5000。

13.7.2.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阿魏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置棕色量瓶中,加70%甲醇製成每1ml含12μg的溶液,即得。

13.7.2.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0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迴流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靜置,取上清液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3.7.2.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阿魏酸(C10H1004)不得少於0.050%。

13.8 當歸飲

13.8.1 炮製

13.8.1.1 當歸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曬乾或低溫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橢圓形我不規則薄片。外表皮黃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平坦,有裂隙,中間有淺棕色的形成層環,並有多數棕色的油點,香氣濃郁,味甘、辛、微苦。

13.8.1.1.1 鑑別(除橫切面外)、檢查、浸出物

藥材

13.8.1.2 當歸

取淨當歸片,照酒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D)炒幹。

本品形如當歸片。切面深黃色或淺棕黃色,略有焦斑。香氣濃郁,並略有酒香氣。

13.8.1.2.1 浸出物

藥材,不得少於50.0%。

藥材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薄片,切面有淺棕色環紋,質柔韌,深黃色,略有焦斑。味甘、微苦,香氣濃厚,有酒香氣。[3]

13.8.2 性味歸經

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13.8.3 功能與主治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溼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祕。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溼痹痛,跌撲損傷

13.8.4 用法與用量

6~12g。

13.8.5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13.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9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