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radices saussureae[朗道漢英字典]
aucklandiae radix,costust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Aucklandi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ommon aucklandia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木香爲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1]。爲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乾燥根[2]。《本草綱目》載:“木香,草類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氣如蜜也。”根供藥用。原產印度。中國過去因多經廣州進口,故有“廣木香”之稱。現主產於雲南,故又稱“雲木香”。
4 拉丁名
Radix Auckland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ommon aucklandia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8 形態特徵
株高100~200釐米。主根粗壯,圓柱形,有特殊香氣。基生葉頗大,三角狀卵形或長三角形,基部心形,通常向葉柄下延成不規則分裂的翅狀。莖生葉較小,葉基翼狀下延抱莖。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叢生於花莖頂端葉腋;7~8月開管狀花,暗紫色。8~10月結線形瘦果喜涼爽溼潤氣候,耐寒。苗期忌強光,需遮蔭。
9 生長繁殖
一般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中性、微酸性土壤栽培。忌連作。用種子繁殖。春播在4月上旬,秋播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可條播或穴播,每畝用種量0.5~0.75千克。除留種者外,作商品栽培者播種後第2、3年在植株抽薹時,應摘除花薹。
15 化學成分
本品含揮發油,主要含木香烯內酯、去氫木香內酯,還有月桂烯、對聚傘花素、芳樟醇、β-欖香烯、丁香烯、葎草烯、柏木烯、β-紫羅蘭酮、柏木醇、α-木香醇、單紫杉烯(Aplotaxene)以及木香內酯等。還含多種氨基酸、白樺脂醇,豆甾醇,生物鹼等。
16 藥理作用
生物鹼對豚鼠支氣管及小腸平滑肌有明顯解痙作用。根油中分離出來的某些內酯及去內酯油亦有解除平滑肌痙攣、擴張支氣管和降低血壓的作用。可用於支氣管哮喘。木香還可抗潰瘍、抗菌,對心血管系統也有一定作用。木香烯內酯及白樺脂醇均有抗癌活性。
17 木香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Muxiang
AUCKLANDIAE RADIX
17.2 來源
本品爲菊科植物木香,4ucklandia lappa Decne.的乾燥根。秋、冬二季採挖,除去泥沙和鬚根,切段,大的再縱剖成瓣,乾燥後撞去粗皮。
17.3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長5~l0cm,直徑0.5~5cm。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縱溝及側根痕。質堅,不易折斷,斷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屜邊灰黃色或淺棕黃色,形成層環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及散在的褐色點狀油室。氣香特異,味微苦。
17.4 鑑別
(1)本品粉末黃綠色。菊糖多見,表面現放射狀紋理。木纖維多成束,長梭形,直徑16~24μm,紋孔口橫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網紋導管多見,也有具緣紋孔導管,直徑30~90μm。油室碎片有時可見,內含黃色或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l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去氫木香內酯對照品、木香烴內酯對照品,加甲醇分別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甲酸乙酯一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 檢查
17.5.1 總灰分
不得過4.0%(附錄ⅨK)。
17.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17.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水(65:3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25nm。理論板數按木香烴內酯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17.6.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木香烴內酯對照品、去氫木香內酯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0.1mg的混合溶液,即得。
17.6.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0.3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放置過夜,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5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7.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木香烴內酯(C15H20O2)和去氫木香內酯(C15H1802)的總量不得少於1.8%。
17.7 木香飲片
17.7.1 炮製
17.7.1.1 木香
除去雜質,洗淨,悶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黃棕色至灰褐色,有縱皺紋。切面棕黃色至棕褐色,中部有明顯菊花心狀的放射紋理,形成層環棕色,褐色油點(油室)散在。氣香特異,味微苦。
17.7.1.1.1 浸出物
取本品直徑在3mm以下的顆粒,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2.0%。
17.7.1.1.2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木香烴內酯(C15H20O2)和去氫木香內酯(C15H1802)的總量不得少於1.5%。
17.7.1.2 煨木香
取未乾燥的木香片,在鐵絲匾中,用一層草紙,一層木香片,間隔平鋪數層,置爐火旁或烘乾室內,烘煨至木香中所含的揮發油滲至紙上,取出。
本品形如木香片。氣微香,味微苦。
17.7.1.2.1 鑑別
同藥材。
17.7.2 性味與歸經
17.7.3 功能與主治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於泄瀉腹痛。
17.7.4 用法與用量
3~6g。
17.7.5 貯藏
置乾燥處,防潮。
17.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