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三因論

夫人稟天地陰陽而生者。蓋天有六氣。人以三陰三陽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以五臟六腑而下應之。於是資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脈四肢九竅脣舌。總而成體。外則氣血循環流注經絡喜傷六淫。內則精神魂魄志意淫者。寒暑燥溼風熱七情者。喜怒憂思悲恐驚。若將護得宜。怡然安泰。生焉。病症既成。須尋所自。故前哲示教。謂之病源。經不云乎。治之極於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經。以從其意。是欲知致病之本也。然六淫天之自經絡入內。合於腑臟。爲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鬱發。內所因。其折。疰忤附着。畏壓溺等。有背常理。爲不內外因。金匱有言。千般難。不越三條。以此詳之。病源都盡。如欲救療。就中尋其類例。別有三因。或內外兼併。淫情交錯。推其深淺。斷以所隨因施治。藥石針艾。無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