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

明 朱橚;滕碩;劉醇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金櫃十全五泄論

天之氣一也。六之則爲風火燥溼寒暑。故溼之氣。六之一也。相乘爲之五變。其化在天爲溼。其泄也大瘕。若胃泄不已。變而爲飧泄飧泄不已。變而爲洞泄洞泄不中。此風乘溼之變也。若脾泄不已。變而爲霍亂霍亂不已。變而爲注下。注爲腫蠱。此暑乘溼之變也。若大腸泄不已。變而爲脹。脹不已。變而爲腸變而爲支滿溏。此燥乘溼之變也。若小腸泄不已。變而爲腸。腸不已髒毒不已。變而爲前後便血。此火乘溼之變也。若大瘕泄不已。變而爲脫肛脫肛不已。前爲乳痔。內爲腸風。此寒乘溼之變也。凡此二十五變。若無溼則終不成疾。況脾胃二土。共管中州。脾好飲。脾亦惡溼。此泄之所由生也。凡下痢之脈。微且小者生。浮大者死。水腫脈反變浮大者生。沉細者死。夫病在裏者脈沉。在表者脈浮。裏當下之。表當汗之。下利之脈浮滑。水腫者沉細。表裏俱受病。故反變也。凡髒便血。兩手脈俱弦細者死。俱滑大者生。血溫身熱者死。王太僕曰。若下血身熱血溫。是血去外逆也。屬火。故曰七日而死。七者。火之成數也。夫飧泄得之於風。亦汗可愈。或伏驚怖。則膽受之。暴下綠水。蓋謂戊己見伐甲木也。嬰兒泄綠水。素問嬰兒中風。理亦如之。洞泄者。飧泄之甚。但飧泄近而洞泄久。久則寒中。溫之可也。治法曰。和之則可。汗之則不可。若在腑則易治。入髒則難攻。洞泄寒中。自腑而入髒。宜和解而無爭。水腫之作未出。遽然由溼變大腸小溲自澀。水溼既瀦。充滿日倍。面黃色。肢體如泥。溼氣周身。難專一法。越其高而奪其下。發其表而滲其中。酸收而辛散。淡滲而苦堅。則用攻劑以救其甚。緩劑以平其餘。如是則孤精得氣。獨魄近陽。亦可保行。陳去而淨府潔。彼以豆蔻烏梅罌粟物聚用也。設病形易變。必至大誤。或通而塞。或塞而通。塞塞通通。豈應一法。世俗止知澀劑之能塞。而不知通劑之能塞者。乃拘於方也。凡治溼皆以利小便爲主。諸泄不已。灸水分之穴。謂水谷之所別也。臍之上一寸半。灸五壯。腹鳴似雷。水火行之候也。凡溼勿針。內經雖雲繆刺其處。莫若以張長沙治傷寒法治之。蓋泄者亦四時傷寒之一也。仲景曰。上湧下泄。表汗而裏攻。半在表半在裏。則亦和解之。表裏俱見。隨證參治。此雖以治傷寒。其於治溼也同。仍察脈以知深淺。問年壯以知虛實。所投必如其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