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edem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dem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oedema[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dropsy[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dropsy[朗道漢英字典]
edema[朗道漢英字典]
hydroncus[朗道漢英字典]
hydrops[朗道漢英字典]
hydrosarca[朗道漢英字典]
oedemawater thesaurismosis[朗道漢英字典]
3 中醫·水腫
水腫(edema[1][2])爲病名[3][4]。出《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又稱水氣[4]。古代稱水、水氣,水病、水脹[4]。是以肌膚浮腫爲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4]。患者體內水液瀦留,氾濫肌膚,引起眼瞼、頭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嚴重者還可伴有胸水、腹水等[5]。水腫一證,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主要病變在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膀胱氣化不利,發生水腫。根據臨牀表現可分爲陽水、陰水兩類。感受外邪而發,發病較急,多從頭面部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上爲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屬實證,爲陽水;內虛者發病較緩,多從足跗先腫,腫勢以腰部以下爲劇,病位在脾腎,多爲虛證,爲陰水[5][6][6]。
水腫的治療方法有發汗、利尿、攻逐、健脾、溫腎、降濁、化瘀等。如經一般常法治療不應,或有瘀血徵象者,可參合應用活血化瘀法[6]。以上諸法,或單用,或合用,均視病情需要而選擇[6]。鍼灸治療本證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狀、增強體質、減少反覆發作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中醫內科的水腫可見於西醫學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腎病性(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腫、內分泌失調、以及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疾患[6][6]。
3.1 水腫的定義
《中醫藥學名詞》(2004):水腫是以水腫爲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6]。
《中醫藥學名詞》(2010):水腫是以肌膚浮腫爲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6]。
3.2 古人論述
水腫在《黃帝內經素問》中稱爲“水”。並根據不同症狀分爲風水、石水、湧水。《黃帝內經靈樞·水脹》篇對其症狀作了詳細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至其發病原因,《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篇》指出:“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又指出“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可見在《黃帝內經素問》時代,對水腫病已有了明確的認識。
《金匱要略方論》對水腫稱爲“水氣”。以表裏上下爲綱,分爲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等五種類型,又從五臟發病的機制及其證候,分爲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腎水。
《諸病源候論·水腫候》結合臟腑功能變化,提出“十水候”的不同證型,並指出水腫與胃有關,如“腎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與胃合,相爲表裏,胃爲水穀之海,今胃虛不能傳化水氣,使水氣滲溢經絡,浸漬府髒……故水氣溢於皮膚而令腫也。”
《東垣十書》根據脾胃學說理論,將水腫分爲寒熱二型,寒者多虛,熱者多實,並認爲前者居多。
《丹溪心法·水腫》將本病分爲陰水、陽水兩大類,指出“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澀,此屬陰水”。
明·李士材與張介賓二氏,都認爲水腫是肺脾腎三髒相干之病,但各有獨特見解。《景嶽全書》根據水氣互化原理,提出水腫與氣腫的相互區別與聯繫。《醫宗必讀·水腫脹滿》以虛實爲綱,分辨水腫,提出“陽證必熱,熱者多實;陰證必寒,寒者多虛。”
《醫學入門》踵陰水、陽水之說,從證因脈治等方面加以分型,指出外感邪氣者多見陽證;內傷正氣者多爲陰證。
至於治法,《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論篇》早已指出“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開鬼門、潔淨府”等原則。《金匱要略·水氣病》更明確指出“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近年來,根據《血證論》“瘀血化水,亦發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的理論,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水腫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3.3 水腫的病因病機
《黃帝內經靈樞·水脹》:“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水腫多因外感風邪水溼、內傷飲食勞倦,致使肺、脾、腎及三焦的功能障礙,水液運行失常而泛溢爲腫[6]。
《景嶽全書·水腫論治》:“凡水腫等證,乃脾、肺、腎三髒相干之病……。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水不歸經,則逆而上泛,故傳入脾而膚肉浮腫,傳入肺則氣息喘急。”
水不自行,賴氣以動,故水腫一證,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6],主要病變在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膀胱氣化不利,發生水腫。其中以腎爲本[6]。若外邪侵襲,飲食起居失常;或勞倦內傷,均可導致肺不通調,脾失轉輸,腎失開合,終至膀胱氣化無權,三焦水道失暢,水液停聚,氾濫肌膚,而成水腫[6]。各種病因,有單一原因發病者,亦有兼雜而致病者,致使病情頗爲複雜[6]。感受外邪而發,病位多在肺脾,多屬實證,爲陽水;內虛者病位在脾腎,多爲虛證,爲陰水。三髒髮病可互相影響,如腎虛水泛,可逆於肺;肺氣不降,失其通調使腎更虛,若脾虛溼盛,必損其陽,腎陽必衰,不能溫養脾土,脾腎俱虛[6]。
3.3.1 風邪外襲,肺失通調
風邪外襲,內舍於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風遏水阻,風水相搏,流溢肌膚,發爲水腫[6]。
3.3.2 溼毒浸淫、內歸脾肺
肌膚因癰瘍瘡毒,未能清解消透,瘡毒內歸脾肺,導致水液代謝受阻,溢於肌膚,亦成水腫[6]。
3.3.3 水溼浸漬,脾氣受困
久居溼地,或冒雨涉水,水溼之氣內侵,或平素飲食不節,多食生冷,均可使脾爲溼困,失其健運,水溼不運,泛於肌膚,而成水腫[6]。
3.3.4 溼熱內盛,三焦壅滯
溼熱久羈,或溼鬱化熱,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濁之能,三焦爲之壅滯,水道不通,而成水腫[6]。
3.3.5 飲食勞倦,傷及脾胃
飲食不節,勞倦太過,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水溼停聚不行,橫溢肌膚,而成水腫[6]。
3.3.6 房勞過度,內傷腎元
生育不節,房勞過度,腎精虧耗,腎氣內伐,不能化氣行水,遂使膀胱氣化失常,開合不利,水液內停,形成水腫[6]。
3.3.7 發病機理
肺脾腎三髒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如腎虛水泛,逆於肺,則肺氣不降,失其通調水道之職,使腎氣更虛而加重水腫。若脾虛不能制水,水溼壅盛,必損其陽,久則導致腎陽亦衰;反之,腎陽衰不能溫養脾土,脾腎俱虛,亦可使病情加重。正如《景嶽全書·腫脹》篇指出“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髒相干之病,蓋水爲至陰,放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其中以腎爲本,以肺爲標,以脾爲制水之髒。[6]
3.4 水腫的症狀
3.5 水腫的分類
水腫的分類,《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亦有以五臟而分,如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腎水等[6]。後世又分爲陽水、陰水兩類[6][6]。《丹溪心法·水腫》:“陽病水兼陽證者,脈必沉數;陰病水兼陰證者,脈必沉遲。……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飲,添磨生枳殼,重則疏鑿飲。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澀赤,此屬陰水,宜實脾飲或木香流氣飲。”
3.6 類證鑑別
水腫當與鼓脹鑑別:鼓脹往往先見腹部脹大,繼則下肢或全身浮腫,腹皮青筋暴露。而水腫則以頭面或下肢先腫,繼及全身,一般皮色不變,腹皮亦無青筋暴露。[6]
3.7 水腫的辨證治療
水腫一證,外感內傷皆有。但病理變化主要在肺脾腎三髒,其中以腎爲本。水腫初起,大都從眼瞼開始,繼則延及頭面、四肢、以及全身。亦有從下肢開始,然後及於全身的。如病勢嚴重,可兼見腹滿胸悶,氣喘不能平臥等證。辨證上,以陰陽爲綱,尚須注意陰陽、寒熱、虛實之間的錯雜與轉化。凡感受風邪、水氣、溼毒、溼熱諸邪,證見表、熱、實證者,多按陽水論治;《金匱要略方論》中的風水、皮水多屬此類。凡飲食勞倦,房勞過度,損傷正氣,證見裏、虛、寒證者,多從陰水論治。《金匱要略方論》中正水、石水多屬本型。但陰水、陽水並非一成不變,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如陽水久延不退,致正氣日衰,水邪日盛,可轉爲陰水;若陰水復感外邪,水腫增劇,標證佔居主要地位時,又當急則治標,從陽水論治。但與陽水初起不同,用藥須注意正氣內虛的一面。
水腫的治療方法有發汗、利尿、攻逐、健脾、溫腎、降濁、化瘀等。如經一般常法治療不應,或有瘀血徵象者,可參合應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諸法,或單用,或合用,均視病情需要而選擇。
水腫治則:“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其汗。”
治療須診查發病原因,明確診斷,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
3.7.1 陽水
陽水是指外邪侵襲,腠理閉塞,或氣機不暢而致水液氾濫,以面部先腫,腫勢明顯,按之凹陷即起,病體不虛爲主要表現的水腫病[6]。
《丹溪心法·水腫》:“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
《丹溪心法·水腫》:“陽病水兼陽證者,脈必沉數……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飲,添磨生枳殼,重則疏鑿飲。”
《醫學入門·水腫》:“陽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風寒、暑氣而見陽證。”
陽水多由外邪侵襲,氣化失常所致,多屬實證[7]。治宜祛邪爲主[7]。
3.7.1.1 陽水的症狀
風邪襲肺者發病急,初起面目浮腫,繼則遍及全身,小便不利;偏於寒者,形寒無汗,苔白滑,脈浮緊;偏於風熱者,咽喉腫痛,苔薄黃,脈浮數。
溼邪困脾者全身浮腫,以四肢爲重,小便短少,神疲乏力,納差胸悶,苔白膩,脈濡緩。
3.7.1.2 陽水的方藥治療
陽水治宜發汗、利水及攻下等法。凡肺氣失宣,三焦壅滯,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起病即見惡寒發熱,咳嗽咽痛,面部浮腫,小便短少,苔薄脈浮等證,宜疏風宣肺,清熱利水,如越婢湯、五皮飲等方。若見浮腫不退,煩熱口渴,小便赤澀,大便祕結,腹脹滿,苔黃脈數等實證,宜清熱逐水,用八正散、疏鑿飲子等。[7]
攻逐一法,爲歷來治陽水腫甚常用之法。用之得當,有立竿見影之效,但需視病情需要而定。一般來說,病起不久,腫勢較甚,正氣尚旺,此時抓緊病機,以祛水爲急務,適當選用攻下逐水藥,使水邪速從大小便而去,俟水退後,再議調補,以善其後。病在後期,脾腎雙虧而水腫尤甚,若強攻之,雖水退可暫安一時,但攻逐之藥,多易傷正,究屬病根未除,待水邪復來,勢必更爲兇猛,病情反而加重,正如《丹溪心法·水腫》中所指出:“不可過用芫花、大戟、甘遂猛烈之劑,一發不收,吾恐峻決者易,固閉者難,水氣復來而無以治之也。”所以逐水峻藥應慎用。
3.7.1.3 陽水的鍼灸治療
3.7.1.3.1 方一
方義:上部腫甚,治宜散發,肺俞乃肺經之氣轉輸之處,配肺絡列缺以宣肺,通調水道;三焦俞調整氣化功能;水分可分清濁爲治水要穴;陰陵泉爲脾經合穴,可健脾利溼行水。
操作: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爲一療程。
3.7.1.3.2 方二
隨證配穴:陽水加陽陵泉、復溜、合谷;面部腫甚加人中、前頂[7]。
3.7.1.4 陽水的艾灸療法
3.7.1.4.1 選穴
3.7.1.4.2 灸法
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欖大小艾炷,每穴10壯,皮膚有灼熱感時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灸至水腫消退,諸證消失爲止。
3.7.1.5 風水相搏證
陽水·風水相搏證(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ing of wind and water[8])是指風邪襲肺,宣降失常,水溼泛溢肌膚,以眼瞼頭面水腫,繼而遍及全身,皮膚光澤,按之凹陷易復,來勢迅速,兼惡寒、發熱,無汗,咽痛,小便短少,苔薄白,脈浮等爲常見症的陽水證候[8]。
3.7.1.5.1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症狀
眼瞼浮腫,繼則四肢及全身皆腫,皮膚光亮,按之凹陷易復,來勢迅速,多有惡寒,發熱,肢節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於風熱者,伴咽喉紅腫疼痛,舌質紅,脈浮滑數。偏於風寒者,兼惡寒,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緊。如水腫較甚,亦可見沉脈。[8][8]
風熱者:眼瞼浮腫,繼而四肢水腫,全身皆腫,伴惡寒發熱,肢節痠痛,小便短少等。風熱者,咽喉紅腫疼痛,口渴,舌質紅,脈浮滑數。[9]
風寒者:眼瞼浮腫,繼而四肢水腫,全身皆腫,伴惡寒發熱,肢節痠痛,小便短少等。惡寒無汗,頭痛鼻塞,咳喘,舌苔薄白,脈浮滑或浮緊。[9]
3.7.1.5.2 證候分析
風邪襲表,衛氣不宣:風邪襲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見惡風,發熱,肢節酸楚,小便不利,全身浮腫等症。肺位上焦,宣發受阻,水液停滯,故水腫先見眼瞼頭面;肅降失常,決瀆不利,水津不能輸布,溢於肌膚,迅即波及全身。風屬陽邪,風水相搏,故皮膚光亮、凹陷易復。由於風邪引發,可見發熱咽痛及咳嗽等肺衛表證。若風邪兼熱則咽喉紅腫熱痛,舌質紅,脈浮滑數。若風邪兼寒,邪在肌表,衛陽被遏,肺氣不宣,故見惡寒、發熱、咳喘。若腫勢較甚,陽氣內遏,則見沉脈,或沉滑數,或沉緊。[9][9][9]
3.7.1.5.3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方藥治療
可用越婢加術湯[備註]越婢加術湯(《金匱要略方論》):麻黃、石膏、甘草、大棗、白朮、生薑加減。方中麻黃宣散肺氣,發汗解表,以去在表之水氣;生石膏解肌清熱;白朮、甘草、生薑、大棗健脾化溼,有崇土製水之意。可酌加浮萍,澤瀉、茯苓,以助宣肺利水消腫。若咽喉腫痛,可加板藍根、桔梗、連翹,以清咽散結解毒;若熱重尿少,可加鮮茅根清熱利尿。若屬風寒偏盛,去石膏,加蘇葉、防風、桂枝,以助麻黃辛溫解表之力。若見咳喘較甚,可加前胡、杏仁,降氣止喘。若見汗出惡風,衛陽已虛,則用防己黃芪湯[備註]防己黃芪湯(《金匱要略方論》):防己、白朮、黃芪、甘草、生薑、大棗加減,以助衛行水。
3.7.1.5.4 陽水·風水相搏證的鍼灸治療
以背俞穴、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穴爲主。取肺俞、尺澤、外關、合谷、陰陵泉、三焦俞。上部腫甚,治宜發散。本方取肺俞配尺澤宣肺,外關配合谷發汗疏風,使在表的風水得從汗解。佐以三焦俞通調水道,陰陵泉健脾利水,使在裏的水溼下輸膀胱。表裏分消,可疏風消腫。
面部腫甚者,加水溝。
針用瀉法。
3.7.1.5.5 飲食療法
推薦食材:茯苓、薏苡仁、冬瓜、冬瓜皮、赤小豆、黃瓜、西瓜、生薑、花椒、胡椒、荊芥、香薷、藿香等[9]。
1.生薑桔梗湯:生薑30g,荊芥15g,藿香10g,茯苓60g。先將生薑、茯苓放入鍋內煎煮約15分鐘,再將荊芥、藿香放入鍋內煎煮約5分鐘,取汁飲用,每天3次。
2.二香粥:生薑15g,香薷10g,藿香10g,桔梗10g,薏苡仁60g,赤小豆30g。先將生薑、桔梗、薏苡仁、赤小豆放入鍋內煎煮約30分鐘,再將香薷、藿香放人鍋內煎煮約5分鐘,每天食用2次。
3.花香茶:生薑10g,花椒3g,藿香5g,洗淨泡水代茶飲。
推薦食材:茯苓、薏苡仁、冬瓜、冬瓜皮、赤小豆、黃瓜、西瓜、桑葉、菊花、桔梗、金銀花、蒲公英、薄荷等[9]。
1.桑葉桔梗湯:桑葉30g,桔梗15~30g,薄荷10g,薏苡仁60g,茯苓60g。將上述食材用清水洗淨,先將桑葉、桔梗、薏苡仁、茯苓放入砂鍋或不鏽鋼鍋內,加水煎煮,在煎煮第2次至15分鐘時將薄荷放入。每天服用3次。
2.菊花桔梗粥:菊花15g,桔梗15g,桑葉15g,薏苡仁60g,赤小豆30g,冬瓜120g。先將菊花、桑葉、桔梗放入鍋內煎煮2次,取汁約2000mL,再將薏苡仁、赤小豆放入鍋內,加入煎煮後的藥汁煎煮約1小時,放入冬瓜,再煎煮約15分鐘,每天服用2次。
3.7.1.6 溼毒侵淫證
3.7.1.6.1 陽水·溼毒侵淫的症狀
眼瞼浮腫,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發瘡痍,甚者潰爛,惡風發熱,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9]。
3.7.1.6.2 證候分析
肌膚乃脾肺所主之域,故肌膚瘡痍。溼毒未能及時清解消散,內歸臟腑,使中焦脾胃不能運化水溼,失其升清降濁之能,使肺不能通調水道而小便不利。風爲百病之長,故病之初起,多兼風邪,是以腫起眼瞼,迅及全身,有惡風發熱之象。其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是風邪夾溼毒所致。[9]
3.7.1.6.3 治法
3.7.1.6.4 陽水·溼毒侵淫的方藥治療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備註]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傷寒論》):麻黃、杏仁、生梓白皮、連軺、赤小豆、甘草、生薑、大棗合五味消毒飲[備註]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鑑》):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前方中麻黃、杏仁、桑白皮等,宣肺行水,連翹清熱散結,赤小豆利水消腫;後方以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強清解溼毒之力。若膿毒甚者當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若溼盛而糜爛者,加苦蔘、土茯苓;若風盛而瘙癢者,加白蘚皮、地膚子;若血熱而紅腫,加丹皮、赤芍;若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9]
3.7.1.7 水溼浸漬證
陽水·水溼浸漬證(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and diffusion of water-damp[9])是指水溼內盛,浸漬肌膚,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以全身水腫,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舌淡,苔白膩,脈沉緩等爲常見症的陽水證候[9]。
3.7.1.7.1 陽水·水溼浸漬證的症狀
全身水腫,按之沒指,小便短少,身體困重,胸悶,納呆,泛惡,舌淡,苔白膩,脈沉緩,起病緩慢,病程較長[9]。
3.7.1.7.2 證候分析
水溼之邪,浸漬肌膚,壅滯不行,以致肢體浮腫不退。水溼內聚,三焦決凟失司,膀胱氣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溼日增而無出路,橫溢肌膚,所以腫勢日甚,按之沒指。脾爲溼困,陽氣不得舒展,故見身重神疲,胸悶,納呆,泛惡等症。苔白膩,脈沉緩,亦爲溼勝脾弱之象。溼爲粘膩之邪,不易驟化,故病程較長。[9]
3.7.1.7.3 治法
3.7.1.7.4 陽水·水溼浸漬證的方藥治療
五皮飲[備註]五皮飲(《中藏經》)桑白皮、橘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合胃苓湯[備註]三聖散(《儒門事親》):瓜蒂、防風、藜蘆。前方以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化溼利水;後方以白朮、茯苓健脾化溼;蒼朮、厚朴燥溼健脾;豬苓、澤瀉利尿消腫;肉桂溫陽化氣行水。若腫甚而喘,可加麻黃、杏仁、葶藶子宣肺瀉水而平喘。[9]
3.7.1.8 溼熱蘊結證/溼熱壅盛
陽水·溼熱蘊結證(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9])是指溼熱內蘊,水溼外泛肌膚,以浮腫較劇,肌膚繃緊,腹大脹滿,胸悶煩熱,氣粗口乾,大便乾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細滑數等爲常見症的陽水證候[9]。
3.7.1.8.1 陽水·溼熱蘊結證的症狀
遍體浮腫,皮膚繃急光亮,胸脘痞悶,煩熱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於結,苔黃膩,脈沉數或濡數[9]。
3.7.1.8.2 證候分析
水溼之邪,鬱而化熱,或溼熱之邪壅於肌膚經隧之間,故遍身浮腫而皮膚繃急光亮。由於溼熱壅滯三焦,氣機升降失常,故見胸脘痞悶。若熱邪偏重者,津液被耗,故見煩渴、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苔黃膩,脈沉數或濡數,均爲溼熱之徵。[9]
3.7.1.8.3 治法
3.7.1.8.4 陽水·溼熱蘊結證的方藥治療
疏鑿飲子[備註]疏鑿飲子(《世醫得效方》):商陸、澤瀉、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檳榔、生薑、羌活、秦艽。方中羌活、秦艽疏風透表,使在表之水氣從汗而疏解。以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協同羌活、秦艽以去肌膚之水。用澤瀉、木通、椒目、赤小豆,協同商陸、檳榔通利二便,使在裏之水邪從下而奪。疏表有利於通裏,通裏有助於疏表,如此上下表裏分消走泄,使溼熱之邪得以清利,則腫勢自消。
若腹滿不減,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藶黃丸[備註]己椒藶黃丸(《金匱要略方論》):防己、椒目、葶藶子、大黃,以助攻瀉之力,使水從大便而泄。
若腫勢嚴重,兼見氣粗喘滿,倚息不得臥,脈弦有力者,爲水在胸中,上迫於肺,肺氣不降,宜瀉肺行水,可用五苓散[備註]五苓散(《傷寒論》):桂枝、白朮、茯苓、豬苓、澤瀉、五皮散[備註]五皮飲(《中藏經》)桑白皮、橘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等方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備註]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方論》):葶藶子、大棗,以瀉胸中之水。
若溼熱久羈,亦可化燥傷陰,故有水腫與傷陰並見之象。一則水溼瀦留而水腫,一則津液虧耗而口咽乾燥,大便於結。當此之時,滋陰有助水邪之弊,利水又慮傷陰,治療上頗感棘手,治當兼顧,可用《傷寒論》豬苓湯[備註]豬苓湯(《傷寒論》):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方中豬苓、茯苓、澤瀉、滑石清利水邪,阿膠滋養陰血,共奏滋陰清熱利水之功。
若溼熱之邪,下注膀胱,傷及血絡,可見尿痛、尿血等症,酌加涼血止血藥,如大小薊、白茅根等藥。
3.7.2 陰水
《丹溪心法·水腫》:“陰病水兼陰證者,脈必沉遲。……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澀赤,此屬陰水,宜實脾飲或木香流氣飲。”
虛證治宜扶正爲主,用溫腎、健脾、益氣、通陽等法[10]。如真武湯合理苓湯等方[10]。虛證常由陽證轉變而來,病情常虛實夾雜,治應兼顧[10]。亦需注意飲食起居的調護,如忌食鹹、慎風寒等[10]。
3.7.2.1 陰水的症狀
脾陽不運者發病緩慢,足趺先腫,漸及全身,按之凹陷,瀝色萎黃,神疲肢冷,脘悶腹脹,納差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脈沉緩。
腎陽虛衰者全身浮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腰部冷痛,心悸氣短,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白,尿量減少,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
3.7.2.2 陰水的方藥治療
脾陽虛弱,證見下肢浮腫,按之凹陷不起,脘悶腹脹,納減便溏,面色萎黃,四肢不溫,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脈濡緩等,治宜健脾利水,用實脾飲、木香流氣飲等方。腎陽虛衰,證見腰以下腫甚,畏寒肢冷,神疲氣怯,面色㿠白,腰脊酸重,舌胖色淡苔白,脈沉細弱等,治宜溫腎化水,用真武湯、《金匱要略方論》腎氣丸等方。
3.7.2.3 陰水的鍼灸治療
3.7.2.3.1 方一
方義:下部腫甚,治宜分利,脾俞、腎俞溫補脾腎,以奏溫陽利水之功;水分穴分清別濁以治水;三陰交調理脾腎,輸布津液。
操作:毫針刺,補法,亦可溫鍼灸,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爲一療程。
3.7.2.3.2 方二
處方:取三焦俞、水分、氣海、足三裏、陰陵泉等穴爲主[10]。
隨證配穴:陰水加脾俞、腎俞、足三裏、氣海、水分;便溏加天樞、神闕(灸);足跗腫甚加解溪、足臨泣、商丘[10]。
3.7.2.4 陰水的艾灸療法
3.7.2.4.1 方一
灸法:艾炷隔姜灸,半截橄欖大小艾炷,每穴9壯,灸至局部紅暈溫熱爲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需要堅持長期多療程治療。
3.7.2.4.2 方二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欖大小艾炷,每穴9壯,灸至局部紅暈溫熱爲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需要堅持長期多療程治療。
3.7.2.5 脾陽虛衰/脾虛溼困證
陰水·脾虛溼困證(yi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10])是指脾氣虛弱,水溼內停,以面浮足腫,反覆消長,勞累或午後加重,食少,腹脹,大便溏瀉,尿少色清,身體困重,或有微腫,舌淡胖,苔白潤或膩,脈濡緩等爲常見症的陰水證候[10]。
3.7.2.5.1 陰水·脾陽虛衰的症狀
面浮足腫,反覆消長,腰以下爲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勞作後或午後加重,伴脘腹脹滿、納減、食少、面色萎黃、㿠白、神倦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或溏,身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脈沉緩或沉弱。[10][10][10]
3.7.2.5.2 證候分析
脾氣虧虛,水液運行失常:中陽不振,健運失司,氣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氾濫,故身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溼爲陰邪,其性粘滯,勞累後更易損傷於脾,其腫反覆消長,故勞後或午後加重。脾虛運化無力,故脘悶納減,腹脹便溏。脾虛則面無華色,陽不溫煦,故面色萎黃、㿠白,神疲肢冷。陽不化氣,則水溼不行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膩或白滑,脈沉緩或沉弱是脾陽虛衰,水溼內聚之徵。[10][10]
3.7.2.5.3 脾陽虛衰型與水溼浸漬的區別
脾陽虛衰型與水溼浸漬的區別,一是水邪盛導致中陽不運而水腫,一是脾陽不振導致水溼不運而水腫,治當區別邪正的主次輕重。[10]
3.7.2.5.4 陰水·脾陽虛衰的方藥治療
溫運脾陽,以利水溼。
可用實脾飲[備註]實脾飲(《嚴氏濟生方》):附子、乾薑、白朮、甘草、厚朴、木香、草果、檳榔、木瓜、生薑、大棗、茯苓方中乾薑、附子、草果,溫陽散寒;白朮、茯苓、炙草、姜棗健脾補氣;大腹皮、茯苓、木瓜利水去溼;木香、川樸、大腹皮理氣,氣行則水行。如氣短聲弱,氣虛甚者,可加人蔘、黃芪健脾補氣。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澤瀉,以助膀胱化氣行水。
又有浮腫一證,由於較長期的飲食失調,脾胃虛弱,精微不化,而見面色萎黃,遍體浮腫,晨起頭面腫甚,動則下肢腫脹,能食而疲乏無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膩,脈象軟弱,與上述水腫不同。此由脾氣虛弱,氣失舒展,不能運化水溼。治宜健脾化溼,不宜分利傷氣,可用參苓白朮散[備註]三拗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麻黃、杏仁、生甘草加減,或加桂枝、黃芪,益氣通陽,或加補骨脂、附子溫腎助陽,以加強氣化。並適當注意營養,可用黃豆、花生佐餐,作爲輔助治療,多可調治而愈。
3.7.2.5.5 陰水·脾陽虛衰的鍼灸治療
溫運脾陽,清利水溼。
以任脈、足太陰脾經穴爲主。取脾俞、三焦俞、氣海、水分、足三裏、三陰交。脾俞、三陰交、足三裏健脾以助運化水溼。三焦俞調整氣化功能。氣海益元氣以升脾陽。水分爲分利水道、利尿行水的效穴。
脘悶甚者,加中脘。
3.7.2.5.6 陰水·脾陽虛衰的飲食療法
乾薑、生薑、花椒、胡椒、刀豆、肉桂、大茴香、小茴香、羊肉、草果、茯苓、木瓜、桂枝、益智仁、大棗、花生、黃豆等[10]。
1.姜苓仁湯:乾薑15g,茯苓30~60g,肉桂5~10g,草果5~10g,小茴香15~30g,陳皮15g,羊肉適量,切塊備用。將乾薑、茯苓、肉桂、草果、小茴香、陳皮洗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煎煮15分鐘,然後放人羊肉煎煮至熟,食肉喝湯,病癒而止。
2.二香粥:生薑15g,香薷10g,藿香10g,桔梗10g,薏苡仁60g,赤小豆30g。先將生薑、桔梗、薏苡仁、赤小豆放入鍋內煎煮約30分鐘,再將香薷、藿香放人鍋內煎煮約5分鐘,每天食用2次。
3.花棗茶:花生30粒,大棗6枚,龍眼8個,泡水代茶飲,可經常食用。
3.7.2.6 腎氣衰微/陽虛水泛證
陰水·陽虛水泛證(yi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water overflowing due to yang deficiency[10])是指陽氣虛損,水液內停,泛溢肌膚,以全身高度浮腫,小便不利,心悸喘促,腹脹濡泄,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等爲常見症的陰水證候[10]。
3.7.2.6.1 陰水·腎氣衰微的症狀
全身高度浮腫,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呼吸急促,腹大胸滿,臥則喘促,腰部冷痛酸重,納少、尿量減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萎黃灰滯或㿠白,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10][10][10]
3.7.2.6.2 證候分析
腎陽虛衰,蒸化無力,水液內停:脾虛水腫,久延不愈,傷及腎陽。腰膝以下,腎氣主之,腎氣虛衰,陽不化氣,水溼下聚,故見腰以下腫甚,按之凹陷不起。水氣上凌心肺,故見心悸氣促。腰爲腎之府,腎虛而水氣內盛,故腰痛酸重。腎與膀胱相表裏,腎陽不足,膀胱氣化不行,故尿量減少,或因下元不固而多尿,故有浮腫與多尿並見。腎陽虧虛,命門火衰,不能溫養,故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陽氣不能溫煦上榮,則納少、畏寒肢冷、面色萎黃灰滯或㿠白。舌質胖淡,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或沉遲無力,均爲陽氣虛衰,水溼內盛之候。[10][10]
3.7.2.6.3 治法
3.7.2.6.4 陰水·腎氣衰微的方藥治療
濟生腎氣丸[備註]《嚴氏濟生方》腎氣丸(《嚴氏濟生方》):地黃、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炮附子、桂枝、牛膝、車前子合真武湯[備註]真武湯(《傷寒論》):炮附子、白朮、茯苓、芍藥、生薑:腎爲水火之髒,緣陰陽互根之理,善補陽者,必以陰中求陽,則生化無窮。故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補腎陰;用肉桂、附子,溫補腎陽,兩相配合,則能補水中之火,溫腎中之陽氣;用白朮、茯苓、澤瀉、車前子通利小便;生薑溫散水寒之氣;白芍調和營陰;牛膝引藥下行,直趨下焦,強壯腰膝。若小便清長量多,去澤瀉、車前子,加菟絲子、補骨脂,以溫固下元。若心悸、脣紺,脈虛數或結代,乃水邪上逆,心陽被遏,瘀血內阻,宜重用附子,再加桂枝、炙甘草、丹蔘以溫陽化瘀。若見喘促、汗出,脈虛浮而數,是水邪凌肺,腎不納氣,宜重用人蔘、蛤蚧、五味子、山萸肉、牡蠣或吞服黑錫丹[備註]黑錫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黑錫、硫黃、川楝子、葫蘆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陽起石、沉香、茴香、肉桂、補骨脂,以防喘脫之變。[10]
腎氣衰微常與脾陽不振同時出現,證見脾腎兩虧,水寒內盛。因此健脾與溫腎常同時並進,但需區別脾腎的輕重主次,施治當有側重。[10]
如病程纏綿,反覆不愈,正氣日衰,復感外邪,證見發熱惡寒,腫勢增劇,小便短少,此時當以風水論治,但應顧及正氣虛衰一面,不可過用表藥,以越婢湯爲主,酌加黨蔘,菟絲子等補氣溫腎之藥,扶正與祛邪並用。[10]
病至後期,因腎陽久衰,陽損及陰,可導致腎陰虧虛,又可出現腎陰虛爲主的病證,如水腫反覆發作,精神疲憊,腰痠遺精,口咽乾燥,五心煩熱,舌紅,脈細弱等。治當滋補腎陰爲主,兼利水溼,但滋陰不宜過於涼膩,以防匡助水邪,傷害陽氣。方用左歸丸[備註]左歸丸(《景嶽全書》):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膠、龜版膠加澤瀉,茯苓、冬葵子等。[10]
尚有腎陰久虧,水不涵木,出現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上盛下虛的復雜病情,證見面色潮紅,頭暈頭痛,心悸失眠,腰痠遺精,皮履飄浮無力,或肢體微顫等。此乃肝腎陰虛於下,肝陽上擾所致。治當育陰潛陽,亦可用左歸丸[備註]左歸丸(《景嶽全書》):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膠、龜版膠加介類重鎮潛陽之品,如珍珠母、龍骨、牡蠣、鱉甲、桑寄生等。[10]
若腎氣虛極,中陽衰敗,濁陰不降而見神倦欲睡,泛惡,甚至口有尿味,病情嚴重,宜附子合制大黃、黃連、半夏以解毒降濁。[10]
此外,對於水腫病的治療,常合活血化瘀法,取血行水亦行之意。如《醫門法律·脹病諸方》中指出用當歸、大黃、桂心、赤芍等藥。近代臨牀上常用益母草、澤蘭、桃仁、紅花等。實踐證明可加強利尿消腫的效果。[10]
3.7.2.6.5 陰水·腎氣衰微的鍼灸治療
以任脈穴、背俞穴爲主。取腎俞、關元、三焦俞、水分、脾俞、足三裏。腎俞溫補腎陽,重灸關元助陽化氣。三焦俞以調三焦氣化功能,水分分利水邪。脾俞、足三裏健脾以運化水溼。
針用補法,可灸。
3.7.2.6.6 飲食療法
桂枝、五味子、牡蠣、茯苓、車前子、肉桂、益智仁、乾薑、高良薑、刀豆、大茴香、小茴香、丁香、枸杞子、桑椹、羊肉、狗肉、牛肉等[10]。
1.薑桂仁湯:乾薑15g,益智仁15~30g,肉桂5~10g,茯苓30~60g,冬瓜皮30~60g,枸杞子15~30g,桑椹15g。上述食材放人鍋內煎煮15分鐘後,放入適量羊肉或牛肉,繼續煎煮至肉熟,食肉喝湯,可隔天或經常食用至病癒。
2.三香粥:小茴香15~30g,丁香5g,大茴香5g,肉桂5g,枸杞子15~30g。上述食材放入鍋內煎煮兩次,每次30分鐘。取汁煮粥食用,可隔天或經常食用至病癒。
3.7.2.7 瘀水互結證
陰水·瘀水互結證(yin edema with syndrome of binding of static blood and water[10])是指瘀水互結,水溼內停,外泛肌膚,以水腫延久不退,四肢或全身浮腫,皮膚瘀癍,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脈沉細澀等爲常見症的陰水證候[10]。
3.8 水腫的其他療法
3.8.1 耳針法
3.8.1.1 方一
3.8.1.2 方二
選穴:肺、脾、腎、膀胱
方法:毫針刺,中等刺激強度,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亦可撳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1次。
3.8.1.3 方三
方法:每次取2~3穴,雙側,針用中等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隔日1次。
3.8.2 穴位敷藥法
方法 獨頭蒜5枚,田螺4個,車前子10g。車前子研細未,與大蒜、田螺共搗一起,敷神闕穴。或蓖麻子50粒,薤白3~5個,共搗爛敷湧泉,每日1次,連敷數日。
3.8.3 刺絡法
腰俞、腎俞、委中、陰陵泉。以三棱針點刺出血數滴。用於慢性腎炎引起的水腫[10]。
3.8.4 皮膚針
在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和第二側線上輕輕叩刺,自上而下,以皮膚稍有紅暈爲度,隔日1次[10]。
3.8.5 推拿療法
選穴:大椎、長強、腰陽關、大杼、八髎、肺俞、腎俞、脾俞、足三裏、三陰交、湧泉、氣海、建裏、梁門、天樞。
操作方法:從大椎穴開始向下點按督脈至長強穴共5遍,掌推督脈5~10次,自大椎穴推至腰陽關處,以透熱爲度。從大杼穴開始,用雙拇指從上向下點按兩側膀胱經至八髎穴共5遍,按揉雙側華佗夾脊穴5遍,點按肺俞、腎俞、脾俞,力度稍大於其他部位。點揉雙側足三裏、三陰交各2分鐘,擦雙側湧泉穴各100次。病人取仰臥位依次按揉腹部氣海穴、建裏穴、雙側梁門穴、雙側天樞穴,各3分鐘。運腹:用雙手掌張開平放於腹部,以掌根下壓將腹部向左側推動,然後佘指下壓,掌根微抬,並將腹部拉向右側推,如此反覆將腸及內容物充分運動起來,持續數分鐘。
3.8.6 艾灸對症治療
常伴有小便不利、胸悶噁心等症狀,臨牀可以根據伴隨症狀加用以下方法[11]:
3.8.6.1 小便不利
灸法: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以局部紅暈溫熱爲度,每日1次。
3.8.6.2 胸悶噁心
灸法: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以局部紅暈溫熱爲度,每日1次。
3.9 水腫的預後
凡病起不久,或由於營養障礙引起的浮腫,只要及時治療,預後較好。病起日久,反覆發作,正虛邪戀,則纏綿難愈。[11]
如腫勢較甚,症見脣黑,缺盆平,臍突,足下平,背平或見心悸、脣紺,氣急喘促不能平臥,甚至尿閉,下血,均屬病情危重。[11]
如久病,正氣衰竭,濁邪上泛,肝風內動,預後多不良,每可產生脫變,當隨症施治,密切觀察病情變化。[11]
3.10 水腫患者飲食建議
1.水腫初期,應喫無鹽飲食。腫勢漸退後(大約3個月),逐步改爲低鹽,最後恢復普通飲食。若因營養障礙者,飲食稍淡即可。不必過於強調忌鹽[11][11]。
2.忌食辛辣、醋、蝦、蟹、生冷食品、煙、酒等刺激性物品[11][11]。
3.水腫患者如需食療,應區分陰水、陽水而治。陽水主要治以發汗、利小便、宣肺健脾,水勢壅盛宜攻逐水氣,以祛邪爲主;陰水則主要治以溫陽益氣、健脾、益腎、補心,兼利小便,以扶助正氣。虛實並見者,則攻補兼施。[11]
3.11 水腫患者日常保健
水腫患者應注意攝生,起居有時,預防感冒,不宜過度疲勞,尤應節制房事,以防斫傷真元[11][11]。
3.12 醫案
高×,男,42歲,1987年10月21日初診。主訴:腰痛近1年,全身浮腫無力半年。病史:該患者於1年前秋季,夜臥溼冷之地後,自覺着涼。2日後發熱惡寒,頭痛,周身無力,腰痠腿軟。診爲急性腎炎。經靜滴、服藥後,熱退痛減,但未根治,始終腰痛、腹痛。半年來全身浮腫,尿少,怕冷,食慾不振,肢體無力,經中、西醫治療不見顯效,疑患爲慢性腎炎。檢查:神疲體弱,面色㿠白,顏面浮腫,瞼腫尤甚,下肢有明顯壓痕。呼吸平穩,心肺無異常。血常規:紅細胞29.4×1012/L,白細胞5.2×109/L,血紅蛋白102g/L。尿常規:蛋白(++),紅細胞2~3個,白細胞5~6個。舌淡紅,苔白膩,脈沉微。診斷:水腫(慢性腎炎)。治法:溫腎健脾,助陽利水。取穴:①脾俞、腎俞、足三裏、水道。②胃俞、三焦俞、天樞、委陽。此外,灸水分、關元、氣海、陰陵泉。操作:①與②兩組針刺交替使用,每日針1次,皆用瀉法,留針20min。灸法以艾條溫和灸,每日1次。以上方法治療2個月,全身浮腫消退,腰痛、腹痛消失,僅有易疲勞感。血尿常規檢查均正常。(中國當代名家醫案)
陳某,女,51歲。突發下肢浮腫1月佘,經西醫治療效果不顯著。尿常規檢查無異常,心電圖檢查正常,舌苔淡紅,脈象沉細。診斷爲更年期水腫(腎虛型)。以上法治療,間日1次,10次爲1療程。3次後水腫消退,10次後恢復正常。半年後隨訪無復發。[11]
梅某,男,成年。患病日久,全身及陰囊浮腫,小便短小,輕度腹水,咳喘,頭痛失眠,左半身麻木,肝區疼痛及壓痛,身柱穴壓痛(+),左右膏肓穴壓痛(++)。重灸左右膏肓1小時,灸第3次時,覺臍下熱氣團上升,小便增多,浮腫及各證均減輕,4~6次後,氣流已達兩肩,10次後熱流上至頭頂,16次後當臍下熱氣團一出現熱感即上下奔騰,全身溫暖,腹中作響,不斷排氣,各種症狀進一步減輕,體質增強。又續灸10次以鞏固療效。[11]
3.13 文獻摘錄
《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論篇》:“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篇》:“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內,內不得入於藏府,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裏,傳爲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
《金匱要略·水氣病》:“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心致癰膿。”
《濟生方·水腫論治》:“又有年少,血熱生瘡,變爲腫滿,煩渴小便少,此爲熱腫,素問所謂結陽者腫四肢是也”。“赤小豆湯,治年少血氣俱熱,遂生瘡疥,變爲腫滿,或煩,或渴,小便不利。”
《景嶽全書·腫脹》:“溫補即所以化氣,氣化而痊癒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暫愈者,愈出勉強。此其一爲真愈,一爲假愈,亦豈有假愈而果愈者哉!”
《醫門法律·水腫門》:“經謂二陽結謂之消,三陰結謂之水……三陰者,手足太陰脾肺二髒也。胃爲水穀之海,水病莫不本之於胃,經乃以屬之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陰脾,足以轉輸水精於上,手太陰肺足以通調水道於下,海不揚波矣。唯脾肺二髒之氣,結而不行,後乃胃中之水曰畜,浸灌表裏,無所不到也;是則脾肺之權,可不伸耶。然其權尤重於腎。腎者,胃之關也,腎司開闔,腎氣從陽則開,陽太盛則關門大開,水直下而爲消,腎氣從陰則闔,陰太盛則關門常闔,水不通爲腫。經又以腎本肺標,相輸俱受爲言,然則水病,以脾肺腎爲三綱矣。”
4 西醫·水腫
組織間隙或體腔內過量的體液瀦留稱爲水腫(edema),然而通常所稱的水腫乃指組織間隙內的體液增多,體腔內體液增多則稱積水(hydrops)。水腫可表現爲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腫(anasarca)時往往同時有漿膜腔積水,如腹水(ascites)、胸腔積水(hydrothorax)和心包腔積水(hydropericardium)。
4.1 水腫的原因和機制
在生理狀態下,血液的流體靜力壓及組織液的膠體滲透壓和血漿的膠體滲透壓及組織液的流體靜力壓是兩組互相拮抗的壓力,這兩組壓力保持動態平衡。組織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和組織液流體靜力壓皆穩定,分別爲1.3kPa(10mmHg)、3.4kPa(25mmHg)和0.66kPa(5mmHg),而血液的流體靜力壓則在毛細血管動脈端和毛細血管靜脈端有明顯差別,前者爲4.3kPa(32mmHg),後者爲1.6kPa(12mmHg)。在毛細血管動脈端,血管內流體靜壓與組織液膠體滲透壓之和大於血漿膠體滲透壓與組織液流體靜力壓之和,所以液體從毛細血管內移向血管外;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則相反,血漿膠體滲透壓與組織液流體靜力壓之和大於血管內流體靜力壓與組織液膠體滲透壓之和,液體從組織間隙移入毛細血管內。少部分組織液可通過淋巴管回納入血液,組織液的形成和吸收處於動態平衡。水腫形成的機制,即上述平衡失調,體液自血管內逸出到組織間隙過多和(或)體液自組織間隙回納入血液過少。概括而言,引起平衡失調的原因不外①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②毛細血管內流體靜力壓升高,③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高,④淋巴液迴流受阻。
4.1.1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見於蛋白質吸收不良或營養不良及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腎臟疾患等。當血漿白蛋白量降到2.5±0.5g%或總蛋白量降到5±0.5g%時,就可出現水腫,爲全身性。
4.1.2 毛細血管內流體靜力壓升高
毛細血管內流體靜力壓升高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靜脈阻塞或靜脈迴流障礙。局部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相應部位的組織水腫或積水,如肝硬變引起胃腸壁水腫的和腹水,心力衰竭時的腔靜脈迴流障礙則引起全身性水腫。
4.1.3 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血管活性物質(組胺、激肽)、細菌毒素、缺氧等可增加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而引起水腫。炎性病竈的水腫即主要由於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管神經性水腫和變態反應引起的水腫亦屬此一機制。此類水腫通常發生於血管壁受損的局部。
4.1.4 淋巴迴流受阻
乳腺癌根治術後,由於腋窩淋巴結切除後的局部淋巴液循環破壞,可發生患側上肢水腫;絲蟲病時下肢和陰囊由於淋巴管被蟲體阻塞,常發生下肢和陰囊水腫。此外淋巴管廣泛性的癌細胞栓塞可引起局部水腫。
在心力衰竭、肝硬變、腎病綜合徵的水腫形成中,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起了輔助作用。心力衰竭時的心搏出量減少,腎灌注血量不足,刺激腎近球裝置,使腎素分泌增多,後者使血管緊張素原變爲有活性的血管緊張素Ⅰ,再經轉換酶的作用將血管緊張素Ⅰ變爲血管緊張素Ⅱ,後者作用於腎上腺皮質球狀帶細胞,使之分泌醛固酮,從而促進腎遠曲小管的鈉重吸收,招致鈉瀦留,引起血液晶體滲透壓增高,後者刺激血管壁滲透壓感受器,使垂體後葉分泌抗利尿激素,從而加強腎遠曲小管的水重吸收。水的瀦留助長了心源性水腫的形成。肝硬變時的水腫和腹水,也有醛固酮的作用參與,這是由於肝細胞對醛固酮的滅活作用減退,同時,在腹水形成之後,由於循環血量減少,又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腎病綜合徵因白蛋白大量流失,血漿蛋白量低落,發生水腫,體液自血管內向血管外逸出,循環血量下降,又激發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活性。
4.2 水腫的病變
發生水腫的組織,體積增大,顏色蒼白,鏡下可見水腫液積於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之間或腔隙內。由於水腫液含血漿蛋白,故HE染成粉紅色。肺水腫時,肺泡腔內充滿水腫液(圖1)。切開肺時可有泡沫狀液體自切面溢出。腦水腫時腦回變扁平,腦溝變淺。鏡下,腦灰質和白質疏鬆,血管周圍間隙加寬。嚴重時腦組織在高倍鏡下呈網化狀態。嚴重腦水腫時可形成腦疝。
圖1 肺水腫
5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2.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00.
- ^ [5]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27-232.
- ^ [6]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98-100.
-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8.
- ^ [8] 柴鐵劬主編.灸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9]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90-92.
-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9.
- ^ [11] 柴鐵劬主編.推拿療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