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palpitations[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cardio palmuspalpitatepalpitationtremor cordi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palpit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中醫·心悸
心悸(palpitation[1][2])爲病證名[3]。是指以自覺心跳,驚慌不安,不能自主爲主要表現的疾病[3][3]。出自《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俗稱心跳,簡稱悸[3]。心悸包括驚悸和怔忡[4]。因驚恐而發、時發時止者,稱驚悸,病程較短而病情較輕[5];不因驚而發、心中動搖不寧而無休止者,稱怔忡,病情較重而病程較長,爲心悸之重症[5][5]。驚悸日久不愈,可發展爲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爲主要症狀,治療方法相似[5]。心悸臨牀一般多呈陣發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且常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症同時並見[5]。
鍼灸治療心悸不僅能控制症狀,而且對疾病本身也有治療作用[6]。但在器質性心臟病出現心衰傾向時,則應針對病情的輕重緩急,及時採用綜合治療措施[6]。
現代醫學中的各種心律失常及某些神經官能症出現心悸者,可參照治療。
3.1 各家論述
追溯《黃帝內經素問》雖無心悸(驚悸、怔忡)一類的病名,但已經有了類似的記載。《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篇》曾經指出:“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講的“心澹澹大動”和《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篇講的“心怵惕”,也是類似心悸的描述。到了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和《傷寒論》兩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悸與驚悸的病名,並對它的發病原因,作了扼要的敘述,認爲主要原因是由驚擾、水飲、虛勞及汗後受邪等因素引發的。《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篇還對驚悸的發病原因以及審證求因的方法,作了專門論述,指出:“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爲驚,弱則爲悸”。後世醫家系統地總結了臨牀實踐的經驗,對此進一步作了詳細的說明,認爲“驚自外至者也,驚則氣亂,故脈動而不寧;悸自內惕者也,悸因中虛,故脈弱而無力”。(《醫宗金鑑·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從脈象表現來分析和認識驚悸發生的原因,必外有驚擾,內有所虛,內外相合,引發本證。《嚴氏濟生方》不僅對驚悸有所載述,還提出了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濟生方·怔仲論治》指出,怔忡發病的原因,在於“真血虛耗,心帝失輔,漸成怔忡”;另外“冒風寒暑溼,閉塞諸經”,“五飲停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其後《丹溪心法》又提出了“責之虛與痰”的理論,認爲血虛與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如《驚悸怔忡門》指出:“怔忡者血虛,怔忡無時,血少者多。有思慮便動,屬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醫林改錯·心慌》則認爲瘀血內阻亦能導致心悸怔忡。[6]
3.2 心悸的病因病機
心悸主要由陽氣不足,陰血虧損,心失所養,或痰飲內停,瘀血阻滯,心脈不暢所致[6]。
心悸的形成,常與心虛膽怯、心血不足、心陽衰弱、水飲內停、瘀血阻絡等因素有關。《雜病源流犀燭·怔忡源流》說:“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氣失守,則心中空虛,快怏動搖不得安寧,無時不作,名日怔忡;或由陽氣內虛,或由陰血內耗,或由水飲停於心下,水氣乘心……或事故煩冗,用心太勞……或由氣鬱不宣而致心動……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6]
3.2.1 心虛膽怯
平素心虛膽怯之人,由於突然驚恐,如耳聞巨響,目睹異物,或遇險臨危,使心驚神慌不能自主,漸至稍驚則心悸不已,如《濟生方·驚悸論治》指出:“驚悸者,心虛膽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心氣安逸,膽氣不怯,決斷思慮,得其所矣。或因事有所大驚,或聞巨響,或見異相,登高涉險,驚忤心神,氣與涎鬱,遂使驚悸。”此外,如大怒傷肝,大恐傷腎,怒則氣逆,恐則精卻,陰虛於下,火逆於上,亦可動撼心神,而發驚悸。如痰熱內蘊,復加鬱怒,胃失和降,痰火互結,上擾心神,亦可導致心悸的發生,此即《丹溪心法·驚悸怔忡》篇所說的“痰因火動”之說。
3.2.2 心血不足
心主血,心血不足,常能導致心悸、怔忡。《丹溪心法·驚悸怔忡》篇指出:“怔忡者血虛,怔忡無時,血少者多。”陰血虧損,心失所養,不能藏神,故神不安而志不寧,發爲本證。所以久病體虛,失血過多容易導致心悸。如果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不但耗傷心血,又能影響脾胃生化之源,漸至氣血兩虧,不能上奉於心者,亦能發生心悸。
3.2.3 陰虛火旺
久病體虛,或房勞過度,或遺泄頻繁,傷及腎陰;或腎水素虧,水不濟火,虛火妄動,上擾心神,亦能導致本病。如《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類》指出的“水衰火旺而擾火之動也,故心胸躁動,謂之怔忡”。
3.2.4 心陽不振
大病久病之後,陽氣衰弱,不能溫養心脈,故心悸不安。此即《傷寒明理論·悸》篇所說:“其氣虛者,由陽氣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而悸也”。
3.2.5 水飲凌心
脾腎陽虛,不能蒸化水液,停聚而爲飲,飲邪上犯,心陽被抑,因而引起心悸。這就是《傷寒明理論·悸》篇說:“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惡水,水既內停,心自不安,則爲悸也。”
3.2.6 瘀血阻絡
一是由於心陽不振,血液運行不暢;一是由於痹證發展而來。如《黃帝內經素問·痹論篇》指出:“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醫宗必讀·悸》解釋說:“鼓者,跳動如擊鼓也。”可見風寒溼邪搏於血脈,內犯於心,以致心脈痹阻,營血運行不暢,亦能引起心悸怔忡。
3.3 驚悸與怔忡的異同
驚悸與怔忡的病因不同,病情程度上又有輕重之別。所以《祕傳證治要訣及類方·怔忡》篇指出:“怔忡……與驚悸若相類而實不同。”怔忡每由內因引起,並無外驚,自覺心中惕惕,稍勞即發,病來雖漸,但全身情況較差,病情較爲深重;驚悸則相反,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來刺激,或因驚恐,或因惱怒,均可發病,發則心悸,時作時止,病來雖速,但全身情況較好,病勢淺而短暫。故《紅爐點雪·驚悸怔忡健忘》篇指出:“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悸者,心跳動而怕驚也;怔忡者,心中躁動不安,惕惕然如人將捕之也。”足見驚悸與怔忡在病因、病情程度上是有明顯差異的。但是二者亦有密切的聯繫。一方面,驚悸日久可以發展爲怔忡,正如《醫學入門·驚悸怔忡健忘》篇說:“怔忡因驚悸久而成。”另一方面,怔忡患者,又易受外驚所擾,而使動悸加重,《石室祕錄·內傷門·怔忡》篇說:“怔忡之證,擾擾不寧,心神恍惚,驚悸不已。”[6]
3.4 心悸的辨證治療
臨牀辨證首先掌握的要點:一是要看病人是否有“心跳”、“心慌”而不能自主的自覺症狀;其次要根據症情區別心悸的性質,是實證還是虛證,是心陽虛還是心陰虛,是挾痰還是挾瘀;第三要掌握驚悸與怔忡的區別。驚悸之證,臨牀常因驚而悸,初起雖由外因而成,以實證爲多,但也有內虛的因素存在;怔忡之證,則與一般驚悸不同,以虛證爲多,並無外因,經常心悸,胸悶不舒,發則悸躍不能自控,甚則心痛陣發。驚悸日久不愈,亦可發展成爲怔忡。此外,亦有虛中夾實的。臨證時應予詳細辨別。虛證當以養血安神爲主,如心陽不足或陽虛飲逆,當補養心氣,溫通心陽爲治。實證如因瘀血所致,當以活血化瘀爲法,如果病由痰熱引發,治療又當從清熱化痰着手爲妥。若是久病,虛中有實,病情較爲複雜者,則宜標本兼顧,攻補兼施。[6]
凡心虛膽怯所致者,多與精神因素有關,故常有善驚易恐,少寐多夢等症,治以鎮驚安神爲主,稍佐補益之品。凡心血不足而成者,多有面色少華,倦怠舌淡等心血虧虛之象,治宜益氣養血爲主。亦可略佐安神定志之品。凡陰虛火旺而致心悸者,則必有心煩舌燥、舌紅無苔,脈象細數等陰虛熱盛之象,治應滋陰養心爲主。凡由心陽不足所致者,則病情較重,常見面色白而少氣,形寒肢冷等兼證。治宜補益心氣,溫通心陽爲主。凡由水飲凌心所致者,常兼眩暈,胸脘痞滿等證,治宜溫陽行水。凡由心血瘀阻所致者,則常兼有心痛脈澀,治宜化瘀通絡爲主。臨證時當詳細辨別,隨證施治,才能取得應有的療效。心悸初起,治療及時,比較容易恢復。若失治或誤治,病情亦可由輕轉重,由實轉虛。如年邁體衰,心病及腎,真氣虧損者,治療較難,恢復亦慢。所以掌握心悸發生的時間長短以及服藥後病情的轉歸,是好轉還是惡化,是極爲重要的。在治療期間應儘量避免精神上的刺激,給予良好的安靜環境,充分休息,加強生活護理,少食辛辣食物,對本病恢復也有輔助作用。[6]
3.4.1 心氣虛
心悸·心氣虛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heart qi deficiency[6])是指心氣不足,鼓動無力,以心悸,氣短,頭暈,乏力,自汗,動則悸發,靜則悸緩,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6]。
3.4.2 心虛膽怯
心悸·心虛膽怯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heart deficiency and timidity[6])是指心氣不足,膽腑怯弱,以心悸,善驚易怒,坐臥不安,多夢易醒,食少納呆,惡聞聲響,舌象多正常,脈細略數或弦細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6]。
3.4.2.1 心虛膽怯型心悸的症狀
心悸,善驚易恐,坐臥不安,少寐多夢,舌苔薄白或如常,脈象動數或虛弦[6]。
3.4.2.2 證候分析
驚則氣亂,心神不能自主,故發爲心悸。心不藏神,心中惕惕,則善驚易恐,坐臥不安,少寐多夢。脈象動數或虛弦爲心神不安,氣血逆亂之象。本型病情較輕者,時發時止;重者怔忡不寧,心慌神亂,不能自主。[6]
3.4.2.3 治法
3.4.2.4 心虛膽怯型心悸的方藥治療
用安神定志丸[備註]安神定志丸(《醫學心悟》):茯苓、茯神、遠志、人蔘、石菖蒲、龍齒加琥珀、磁石、硃砂治之。方中龍齒、琥珀、磁石以鎮驚寧心,硃茯神、菖蒲、遠志以安神定志,人蔘補益心氣。[6]
若驚悸心膽虛怯可加炙甘草以補益心氣,心陰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棗仁以養心安神收斂心氣[6]。
若心悸而煩,善驚痰多,食少泛惡,舌苔黃膩,脈象滑數者,系痰熱內擾,胃失和降,心神不安之故,可用黃連溫膽湯[備註]黃連溫膽湯(《備急千金要方》):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枳實、竹茹、黃連、大棗以清痰熱,痰熱清則心自安寧。方中亦可加入棗仁、遠志等以安神養心。[6]
3.4.2.5 心虛膽怯型心悸的鍼灸治療
3.4.2.5.1 方一
取心俞、郄門、內關、通裏等穴爲主[6]。心神不寧加通裏、丘墟[6]。
3.4.2.5.2 方二
選穴:以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穴爲主。取心俞、巨闕、間使、神門、膽俞。
方義:心俞、巨闕俞募配穴,功在調補心氣,定悸安神。膽俞可壯膽氣而定志。間使、神門寧心安神。
3.4.3 心血不足
心悸·陰血不足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yin blood insufficiency[6])是指心陰血虛,心失所養,以心悸易驚,心煩失眠,口乾微熱,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6]。因陰血不足,血不養心而心悸者,兼見面色無華,舌淡脈細,若兼虛火,則五心煩熱[6]。治宜養血補心,用四物湯、硃砂安神丸等方[6]。
3.4.3.1 心血不足型心悸的症狀
3.4.3.2 證候分析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血虛故面色不華。心血不足,不能養心,故而心悸。心血虧損不能上營於腦,故而頭暈。血虧氣虛故倦怠無力。舌爲心苗,心主血脈,心血不足,故舌質淡紅,脈象細弱。[6]
3.4.3.3 治法
3.4.3.4 心血不足型心悸的方藥治療
以歸脾湯[備註]歸脾湯(《嚴氏濟生方》):黨蔘、黃芪、白朮、茯神、酸棗仁、龍眼、術香、炙甘草、當歸、遠志、生薑、大棗加減,方中以當歸,龍眼肉補養心血;用人蔘、黃芪、白朮、炙甘草益氣健脾,以資生血之源;酸棗仁、茯神、遠志安神定志;再輔木香行氣,使之補而不滯。[6]
如見心動悸而脈結代者,乃氣虛血少,血不養心之故,宜用炙甘草湯益氣養血,滋陰復脈,方中炙甘草甘溫復脈,以利心氣,人蔘、大棗補氣益胃;桂枝、生薑辛溫通陽;地黃、阿膠、麥冬、麻仁爲伍,滋陰補血,以養心陰,諸藥配合,能使氣血充盈,則心動悸而脈結代之症可解。[6]
若熱病後期,損及心陰而致心悸者,則用生脈散[備註]生脈散(《魯急千金要方》):人蔘、麥冬、五味子以益氣養陰。本方人蔘補益元氣;麥冬養陰;五味子收斂耗散之心氣,三藥合用,有益氣養陰補心之功。[6]
3.4.3.5 鍼灸治療心血不足型心悸
取心俞、郄門、內關、通裏等穴爲主[6]。心血不足者加膈俞、脾俞、足三裏[6]。
3.4.4 陰虛火旺
心悸·陰虛火旺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6])是指陰精虧損,虛火亢旺,以心悸不寧,思慮勞心尤甚,心中煩熱,少寐多夢,頭暈目眩,耳鳴,口乾,面頰烘熱,舌紅,苔薄黃,脈細弦數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6]。
3.4.4.1 陰虛火旺型心悸的症狀
心悸·陰虛火旺證患者心悸不寧,心煩少寐,口乾,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痠,耳鳴,頭暈目眩,急躁易怒,手足心熱,耳鳴腰痠,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象細數[6][7]。
3.4.4.2 證候分析
腎陰不足,水不濟火,不能上濟於心,以致心火內動,擾動心神,故心悸而煩,不得安寐。陰虧於下,則見腰痠。陽擾於上,則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紅,脈細數,均爲陰虛火旺之徵[7]。
3.4.4.3 治法
3.4.4.4 陰虛火旺型心悸的方藥治療
用天王補心丹[備註]天王補心丹(《攝生祕劑》):人蔘、玄蔘、丹蔘、茯苓、五味子、遠志、桔梗、當歸身、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生地黃、辰砂或硃砂安神丸[備註]硃砂安神丸(《醫學發明》):黃連、硃砂、生地黃、歸身、炙甘草爲治。[7]
若陰虛而火不旺者,可用天王補心丹加減。方中生地、玄蔘、麥冬、天冬養陰清熱;當歸、丹蔘補血養心;人蔘補益心氣;硃砂、茯苓、遠志、棗仁、柏子仁安養心神;五味子收斂心氣之耗散;桔梗引藥上行,以通心氣。[7]
若見虛煩咽燥,口乾口苦等熱象較著者,可用硃砂安神丸主之。方中硃砂重鎮安神;當歸、生地養血滋陰;黃連清熱瀉火;諸藥爲伍,有瀉心火,養心陰,補心血,寧心神四種功效,爲治療心神不安,煩躁心悸的常用方藥。[7]
如陰虛火旺而兼見五心煩熱、夢遺腰痠者,乃陰虛相火妄動之故。可用知柏地黃丸[備註]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鑑》):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化裁,以滋陰降火。[7]
3.4.4.5 鍼灸治療陰虛火旺型心悸
3.4.4.5.1 方一
取心俞、郄門、內關、通裏等穴爲主[7]。陰虛火旺加厥陰俞、陰交、太溪[7]。
3.4.4.5.2 方二
選穴:以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穴爲主。取腎俞、太溪、陰郄、神門。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或腎俞、太溪、陰郄用補法,勞宮用瀉法。
方義:本證源於腎陰不足,水不濟火,故取腎俞、太溪滋腎陰而上濟心火,以治其本。陰郄、神門養心安神定悸。
3.4.4.6 陰虛火旺型心悸的飲食療法
3.4.4.6.1 推薦食材
酸棗仁、枸杞子、西洋參、桑椹、麥冬、百合、銀耳、黃花菜等[7]。
3.4.4.6.2 推薦食療方
1.西洋參茶(《中醫良藥良方》):西洋參3~5g切片泡茶。代茶飲。
2.棗竹燈心粥(《中華臨牀藥膳食療學》):酸棗仁20g,玉竹20g,燈心草6g,用紗布包裹,與洗淨的糯米200g置於砂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煮至粥成棄藥包即可。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服用。
3.枸杞肉絲(《中國藥膳學》):豬瘦肉250g,枸杞子50g.熟青筍各50g,豬油、食鹽、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幹澱粉、醬油各適量。將熟青筍和除去筋膜、洗淨的瘦豬肉分別切成5cm長絲狀,枸杞子洗淨待用。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放入豬油適量;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劃散,烹入酒,加入白砂糖、醬油、食鹽、味精並攪勻;投入枸杞子、溼澱粉,顛翻幾下,淋入芝麻油,離火裝盤。佐餐食用,適量。
3.4.5 心陽不振/心陽虛弱
心悸·心陽不振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debilitated heart yang[7])是指心陽虛弱,溫煦失職,以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象虛弱或沉細無力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7]。
因陽虛氣弱而心悸者,症見心下空虛,狀若驚悸,或先煩而後悸,脈大無力[7]。治宜溫陽益氣,用小建中湯、真武湯等方[7]。
3.4.5.1 心陽不振型心悸的症狀
患者心悸不安,胸悶氣短,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質淡白,苔白,脈象虛弱或沉細而數[7][7]。
因陽虛氣弱而心悸者,症見心下空虛,狀若驚悸,或先煩而後悸,脈大無力[7]。
3.4.5.2 證候分析
久病體虛,損傷心陽,心失溫養,故心悸不安。胸中陽氣不足,故胸悶氣短。心陽虛衰,血液運行遲緩,肢體失於溫煦,故形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質淡白,脈象虛弱或沉細而數,均爲心陽不足,鼓動無力之徵。[7]
3.4.5.3 治法
3.4.5.4 心陽不振型心悸的方藥治療
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備註]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傷寒論》):桂枝、炙甘草、龍骨、牡蠣加味。方中桂枝、甘草溫補心陽;龍骨、牡蠣安神定悸。可加人蔘、附予以溫陽益氣。[7]
如病情嚴重,汗出肢冷,面青脣紫,喘不得臥者,上方重用人蔘、附子,加服黑錫丹[備註]黑錫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黑錫、硫黃、川楝子、葫蘆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陽起石、沉香、茴香、肉桂、補骨脂以回陽救逆。[7]
3.4.5.5 心陽虛弱型心悸的鍼灸治療
選穴:以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穴爲主。取心俞、厥陰俞、內關、神門、關元。
方義:心俞、厥陰俞相配可助心陽,益心氣。內關、神門安神定悸。關元針後加灸,以振奮陽氣。
3.4.5.6 心陽不振型心悸的飲食療法
3.4.5.6.1 推薦食材
3.4.5.6.2 推薦食療方
1.桂枝甘草茶(《傷寒論》):桂枝10g,生甘草10g,切碎,置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5分鐘,每日1劑,代茶飲。
2.乾薑飲(《中國藥膳學》):乾薑3g研細粉,入米湯內,溫熱頓服。
3.韭菜粥(《食醫心鏡》):韭菜150g洗淨,切段,備用。粳米50g置砂鍋中,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後加入韭菜微燉即可。作早餐食用。
3.4.6 水飲凌心/水氣凌心
心悸·水氣凌心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water qi invading heart[7])是指水氣內停,上凌於心,以心悸怔忡不已,胸悶氣喘,咳吐大量泡沫痰涎,面浮足腫,不能平臥,目眩,尿少,舌淡,苔白膩或白滑,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7]。
3.4.6.1 水氣凌心型心悸的症狀
心悸眩暈,胸脘痞滿,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渴不欲飲,噁心吐涎,舌淡胖,舌苔白滑,脈象弦滑或沉細而滑[7][7]。
3.4.6.2 證候分析
水爲陰邪,賴陽氣化之,今陽虛不能化水,水邪內停,上凌於心,故見心悸。陽氣不能達於四肢,不能充於肌表,故形寒肢冷。飲阻於中,清陽不升,則見眩暈。氣機不利,故胸脘痞滿。如氣化不利,水液內停,則渴不欲飲,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飲邪上逆,則噁心吐涎。舌苔白滑,脈象弦滑,亦爲水飲內停之象。[7]
3.4.6.3 治法
3.4.6.4 水氣凌心型心悸的方藥治療
可用苓桂術甘湯[備註]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方論》):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加減治療。方中茯苓淡滲利水;桂枝、甘草通陽化氣;白朮健脾去溼。如水飲上逆,噁心嘔吐者,加半夏、陳皮、生薑之品以和胃降逆。[7]
如腎陽虛衰不能制水,水氣凌心,症見心悸喘咳,不能平臥,小便不利,浮腫較甚者,宜用真武湯[備註]真武湯(《傷寒論》):炮附子、白朮、茯苓、芍藥、生薑加減,以溫陽行水。正如離照當空,則陰霾自散。[7]
3.4.6.5 鍼灸治療水氣凌心型心悸
3.4.6.5.1 方一
取心俞、郄門、內關、通裏等穴爲主[7]。水飲內停者加脾俞、胃俞、三焦俞[7]。
3.4.6.5.2 方二
選穴:以手少陰心經、任脈穴爲主。取關元、腎俞、內關、神門、陰陵泉。
方義:關元、腎俞壯腎陽以行水氣。內關、神門寧心定悸。陰陵泉健脾以化水飲。
3.4.6.6 水氣凌心型心悸的飲食療法
3.4.6.6.1 推薦食材
3.4.6.6.2 推薦食療方
1.玉米鬚茶(《防治心血管病的飲食》):玉米鬚18g,決明子10g,甘菊花6g,開水沖泡,代茶頻飲。
2.鯉魚湯(《飲膳正要》):將鯉魚一條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切塊,與蓽茇5g、川椒15g同入鍋內,加蔥、姜、調料及水適量,煮沸後轉文火燉40分鐘,將魚肉煮熟即可。佐餐服食。
3.茯苓粉粥(《本草綱目》):粳米30g洗淨煮粥,八成熟時加入茯苓粉30g、大棗7枚拌勻,煮熟成粥即可,可加糖少許。早餐食用。
3.4.7 心血瘀阻/血脈瘀阻/瘀阻心脈
心悸·血脈瘀阻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blood vessels[7])是指血脈瘀阻心脈,以心悸,短氣,喘息,胸悶不舒,心痛時作,或形寒肢冷,舌暗或有瘀點、瘀斑,脈虛或結代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7]。
3.4.7.1 心血瘀阻型心悸的症狀
心悸不安,兼見短氣喘息,胸悶不舒,心痛時作,痛如針刺,或見脣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澀或結代[7][7][7]。
3.4.7.2 證候分析
心脈瘀阻,心陽被遏,心神失養[7]:心主血脈,心脈瘀阻,心失所養,故心悸不安。血瘀氣滯,心陽被遏,則胸悶不舒。心絡攣急,則心痛時作。脈絡瘀阻,故見脣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均爲瘀血蓄積,心陽阻遏之徵。[7]
3.4.7.3 治法
3.4.7.4 心血瘀阻型心悸的方藥治療
可用桃仁紅花煎[備註]桃仁紅花煎(《素閹醫案》):丹蔘、赤芍、桃仁、紅花、制香附、延胡索、青皮、當歸、川芎、生地加減治療,方中桃仁、紅花、丹蔘、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氣通脈;生地、當歸養血和血。可加入桂枝、甘草以通陽氣;龍骨、牡蠣以鎮心神,諸藥合用,使心絡通暢,則悸痛自止。[7]
3.4.7.5 鍼灸治療心血瘀阻型心悸
3.4.7.5.1 方一
取心俞、郄門、內關、通裏等穴爲主[7]。瘀血阻滯者加曲澤、血海[7]。
3.4.7.5.2 方二
選穴:以任脈、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穴爲主。取內關、膻中、心俞、氣海、膈俞、血海。
方義:內關、膻中、心俞可強心定悸止痛。灸氣海助陽益氣,氣推血行。血海、膈俞活血化瘀。
3.4.7.6 心血瘀阻型心悸的飲食療法
3.4.7.6.1 推薦食材
3.4.7.6.2 推薦食療方
1.月季花茶(《泉州本草》):將鮮月季花20g剝瓣,入鹽水中反覆清洗、瀝乾,放入茶杯中,以沸水沖泡,10~15分鐘即可。代茶飲。
2.丹蔘飲(《時方歌括》):將丹蔘20g與砂仁6g置於鍋中,加水適量,煎湯去渣取汁,加入紅糖攪溶即可。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
3.加味桃仁粥(《食醫心鑑》):桃仁21枚、去皮尖,生地黃30g,生薑適量,用500mL清水浸泡,絞取汁備用;砂鍋加水適量煮粳米100g成粥,加入備好的汁液,稍煮,調入桂心末10g即成。佐餐服食。
3.4.8 心脾兩虛
心悸·心脾兩虛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7])是指心脾兩虛,心神失養,以心悸氣短,頭暈目眩,面色不華,神疲乏力,納呆,腹脹便溏,少寐多夢,健忘,舌淡,脈細弱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7]。
3.4.8.1 症狀
心悸氣短,易汗,頭暈目眩,面色不華,神疲乏力,納少胸悶,腹脹便溏,少寐多夢,健忘,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等[7][7]。
3.4.8.2 證候分析
脾失運化之權,氣血化源不足,故納少胸悶、頭暈乏力、氣短易汗[7]。心血不足,則心悸。神明失養,神不守舍,則失眠健忘[7]。心其華在面,氣血虛,故面色㿠白、舌淡紅、脈細弱[7]。
3.4.8.3 心脾兩虛型心悸的鍼灸治療
選穴:以足陽明胃經穴、背俞穴爲主。取心俞、巨闕、膈俞、脾俞、足三裏。
方義:心俞、巨闕如前所述。血之會膈俞可補血養心。氣血的生成,賴水谷精微所化,故取脾俞、足三裏健中焦以助氣血化生。
3.4.9 脾腎陽虛
心悸·脾腎陽虛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7])是指脾腎陽氣不足,以心悸,倦怠,少氣懶言,大便溏薄,腹脹納呆,腰痛陰冷,畏寒肢涼,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膩,脈沉細遲或結代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7]。
3.4.10 痰濁阻滯
心悸·痰濁阻滯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phlegm-turbidity[7])是指痰濁內蘊,困擾心神,以心悸,短氣,心胸痞悶脹滿,痰多,食少腹脹,或噁心,苔白膩或滑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7]。
因痰鬱而心悸者,兼見驚惕不寧,突然而作,時作時止,甚則心跳欲厥,脈滑大[7]。治宜滌痰定悸,用溫膽湯、茯苓飲子、簡要濟衆方等[7]。
3.4.11 痰火擾神/痰火擾心
心悸·痰火擾神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phlegm-fire disturbing spirit[7])是指痰與火結,內擾心神,以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乾苦,大便祕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7]。
3.4.11.1 痰火擾心型心悸的症狀
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乾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7]。
3.4.11.2 證候分析
3.4.11.3 治法
3.4.11.4 痰火擾心型心悸的鍼灸治療
取心俞、郄門、內關、通裏等穴爲主[7]。痰火內動者加豐隆、解溪[7]。
3.4.11.5 痰火擾心型心悸的飲食療法
3.4.11.5.1 推薦食材
3.4.11.5.2 推薦食療方
1.麥冬竹茹茶(《24節氣養生食方》):麥冬20g,竹茹10g,綠茶3g,洗淨,置砂鍋中,加水400mL,煎煮至水剩250mL,去渣取汁,加入冰糖10g煮至溶化即可。代茶飲。
2.瓜蔞山楂橘紅飲(《心臟疾病的飲食調養》):將瓜蔞30g,山楂15g,橘紅5g,生薑5片同置於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即可。每日1劑,分3次飲用。
3.竹瀝粥(《食醫心鑑》):粳米100g加水適量煮粥,粥成時加入竹瀝水100mL,稍煮即成。每日1劑,早、晚分服。
3.4.12 邪毒犯心
心悸·邪毒犯心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ic poison invading heart[7])是指邪毒內擾於心,以心悸,胸悶,氣短,左胸隱痛,發熱,惡寒,咳嗽,神疲乏力,口乾渴,舌紅少津,苔薄黃,脈細數或結代等爲常見症的心悸證候[7]。
3.4.12.1 症狀
心悸,胸悶,氣短,左胸隱痛,發熱,惡寒,咳嗽,神疲乏力,口乾渴,舌紅少津,苔薄黃,脈細數或結代結[7][7]。
3.4.12.2 證候分析
3.4.12.3 治法
3.4.12.4 心悸·邪毒犯心證的飲食療法
3.4.12.4.1 推薦食材
3.4.12.4.2 推薦食療方
1.五汁茶(《溫病條辨》):梨汁、荸薺汁、甘蔗汁、麥冬汁、鮮葦根汁各適量,攪勻,代茶頻飲。
2.綠豆南瓜湯(《中國藥膳學》):綠豆50g洗淨,加入食鹽少許攪拌均勻,醃製幾分鐘後,用清水沖洗;南瓜500g去皮、瓤,洗淨,切小方塊備用;砂鍋加水500mL,大火燒開,下綠豆煮2分鐘,將南瓜置入鍋中,小火煮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少許食鹽調味即可。佐餐服食。
3.苦瓜菊花粥(《24節氣養生食方》):苦瓜100g洗淨去瓤,切小塊備用;粳米60g洗淨,與菊花5g同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將苦瓜、冰糖10g加入鍋中,文火煮至成粥即可。作早餐服食。
3.5 心悸的其他療法
3.5.1 耳針
方二:心、神門、胸、肺、皮質下、腎。每次選2~3穴,常規消毒,毫針進針1分許,施捻轉手法1min,留針20min,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7]
3.5.2 皮膚針
取後頸、骶部、氣管兩側、頜下部及內關、三陰交、膻中、人迎。中度刺激至局部出現紅暈略有出血點爲度。發作時可每日治療2次。[7]
3.5.3 穴位注射
方一:心俞、內關。用地西泮注射液2mg加入5%葡萄糖4ml,分注2穴,每日1次。[7]
方二:取內關、心俞、郄門、厥陰俞,每次選1~2穴,交替使用[7]。用丹蔘注射液,每穴注射0.5~1.0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7]。
3.5.4 推拿療法
②右手握拳,用拳面輕輕叩擊心俞1~3分鐘。
3.6 醫案
患者,女,43歲。因不完全流產施行刮宮手術,由於術中患者精神緊張,術後擡回病室,即感頭暈,心慌,心前區痛。檢查:心音呈胎音調,心律齊,心率184次/min。心界不擴大,無脈搏短絀,血壓16.0/10.5kPa,肺無噦音。診斷:陣發性心動過速。遂針刺大陵、神門、膻中、巨闕,不留針。針後3min,前述症狀消失,心率恢復(84次/min),出院後觀察4個多月未復發。(鍼灸學簡編)
3.7 心悸患者飲食忌宜
調理:虛證者,根據氣血陰陽虧虛之不同,施予補益氣血陰陽之品以養心安神[8]。實證者,依據痰、飲、火、瘀之不同,兼顧臟腑之間的關係,予以清火化痰、溫肺化飲、活血化瘀之品以寧心安神[8]。具體請參照辨證治療部分內容。
心悸患者忌食肥甘厚味、煎烤炙煿之品,以免滋生痰溼、溼鬱化火[8]。
3.8 心悸患者日常保健
3.9 文獻摘錄
《證治匯補·驚悸怔忡》:“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神氣失守,神去則舍空,舍空則鬱而停痰,痰居心位,此驚悸之所以肇端也。”“有停飲水氣乘心者,則胸中漉漉有聲,虛氣流動;水既上乘,心火惡之,故築築跳動,使人有快快之狀,其脈偏弦。”“有陽氣內虛,心下空豁,狀如驚悸,右脈大而無力者是也。”“有陰氣內虛,虛火妄動,心悸體瘦,五心煩熱,面赤脣燥,左脈微弱,或虛大無力者是也。”
《景嶽全書·怔忡驚恐》:“怔忡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也。……此證惟陰虛勞損之人乃有之,蓋陰虛於下,則宗氣無根,而氣不歸源,所以在上則浮撼於胸臆,在下則振動於臍旁,虛微者動亦微,虛甚者動亦甚。”
《醫學衷中參西錄·論心病治法》:“有其驚悸恆發於夜間,每當交睫於甫睡之時,其心中即驚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飲。心臟屬火,痰飲屬水,火畏水迫,故作驚悸也。宜清痰之藥與養心之藥並用。方用二陳湯加當歸、菖蒲、遠志煎湯送服硃砂細末三分,有熱者加玄蔘數錢,自能安枕穩睡而無驚悸矣。”
4 西醫·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是一個常見症狀。患者自覺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區不適感,當心率緩慢常感到心臟搏動強烈,心率加快時可感到心臟跳動,甚至可感到心前區振動。 心悸與患者的精神因素有關。身心健康者在安靜狀態並不感到自己的心臟在跳動,但有情緒激動或強烈體力活動後也常感到心悸。然而爲時短暫,靜息片刻心悸消失。在神經過敏者則不然,一般的心率突然加快或偶發的過早搏動也可感到心悸。 心悸的感覺常與患者的注意力有關,也與心律紊亂存在時間的久暫有關。當患者注意力集中時,如夜間臥牀入睡前或在陰森的環境中,心悸往往較易出現而明顯。而許多慢性心率失常者,由於逐漸適應而常不感到明顯的心悸。在重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由於較突出的症狀如呼吸困難的存在,致注意力分散,也常不感到心悸。
4.1 發病原因
4.1.1 心臟搏動增強
心臟收縮力增強可引起心悸。心悸可爲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可見於健康人在強烈體力活動或精神過度緊張之時。但也可見於大量吸菸、飲酒、飲濃茶或咖啡,或應用某些藥物如麻黃素、咖啡因、氨茶鹼、腎上腺素類、苯丙胺、阿托品、甲狀腺片等的人,且常和攝入量大小及個體敏感性有關。
4.1.1.1 心室肥大
後天獲得性心臟病如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溼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梅毒性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風溼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等,由於左心室肥大、心收縮力增強,可引起心悸。腳氣病(beriberi)性心臟病時,左、右心室均增大,病情發展快,心悸常明顯而強烈。
4.1.1.2 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其他病變
貧血、高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均可引起心率加快,心搏動加強而引起心悸。貧血時血液攜氧量少,器官與組織缺氧,主要代償機理是通過加快心率、增加心排出量以保證供氧。急性失血性貧血所致心悸尤爲明顯。高熱時機體基礎代謝率增高、組織耗氧量增加,因而通過加快心率以保證供氧,心率加快導致心悸。甲狀腺功能亢進由於基礎代謝率增高與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也常引起心悸。 活動性肺結核患者雖無明顯發熱也易發生心悸,且作爲結核中毒症狀之一,主要和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有關。此外在風溼性心臟炎、感染性心內膜炎、布魯菌病、低血糖發作等均易引起心悸。 當嗜鉻細胞瘤發生陣發性血壓升高,可出現心悸,這與血中兒茶酚胺水平突然升高、興奮交感神經有關。
4.1.2 心律失常
4.1.2.1 心動過速
各種原因所致的竇性心動過速、心動過速型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等,特別是突然發生者,均易引起心悸。
4.1.2.2 心動過緩
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房室交界性心律、自發性室性心律、病態竇房結綜合徵、迷走神經興奮性過高等,由於心率緩慢、舒張期延長、心室充盈度增加,致心搏強而有力,可引起心悸。但心悸多見於心率突然轉慢之時。
4.1.2.3 心律不齊
如過早搏動(期前收縮)、心房顫動等,均可引起心悸。偶發性過早搏動通常不致引起自覺症狀,但患者可因心臟突然跳動而感到心悸,有時也可出現心臟突然停跳的感覺(代償性間歇)。
4.1.3 心臟神經官能症
心臟神經官能症是由於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一種臨牀綜合徵,患者以青壯年女性爲多。患者除感心悸之外,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區刺痛或隱痛、呼吸不暢,並常伴有頭痛、頭暈、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官能症症狀。發病常與精神因素有關,每因情緒激動而發作。 β-腎上腺素能受體反應亢進綜合徵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患者主要表現爲心悸、胸悶、頭暈、心動過速等症狀,與刺激交感神經β受體所致的症狀相似。精神刺激常爲發病誘因。患者以青壯年婦女爲多。
4.2 家庭應急處理
2.精神安慰。
3.停止吸菸,飲酒及咖啡濃茶等。
4.適當服用鎮靜藥物如安定5~10mg,每日3次。
5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86.
-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03-108.
-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65.
- ^ [6]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77-80.
- ^ [7]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43-46.
-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