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俞

腧穴學 特定穴 背俞穴 鍼灸學 中醫學 背部腧穴 穴位特效按摩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èi shù

2 英文參考

Fèishū BL13[中國鍼灸學詞典]

fèishù[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1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L1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肺俞
漢語拼音Feishu
羅馬拼音Feishu
美國英譯名Lung Locus
各國代號中國BL13
日本13
法國莫蘭特氏V13
富耶氏V13
德國B13
英國B13
美國BI13

肺俞經穴[1](Fèishù[1]BL13) 。出《黃帝內經靈樞·背腧》。屬足太陽膀胱經[1]肺俞是肺之背俞穴[1][1]。肺即肺臟,俞乃輸注,本穴是肺氣轉輸的部位,故名肺俞[2]肺俞穴主治咳嗽氣喘胸滿背痛潮熱盜汗骨蒸吐血鼻塞咯血皮膚瘙癢,癮疹骨蒸潮熱蕁麻疹皮膚瘙癢症咳嗽上氣胸滿喘逆頭項強痛自汗盜汗肺痿癆瘵吐血唾血腰脊疼痛喉痹眩暈黃疸嘔吐癲狂瘈瘲癭氣,癘風,現代又多用肺俞穴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胸膜炎,胸背神經痛,背部軟組織勞損百日咳肺氣腫頸淋巴結核感冒,心內膜炎,腎炎風溼性關節炎腰背痛等。

4 肺俞穴的別名

肩中外俞(《脈經》)。

5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背腧》:肺俞三焦(椎)之間。

6 穴名

肺即肺臟,俞乃輸注,本穴是肺氣轉輸的部位,故名肺俞[2]

肺,爲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重要器官;俞,同“輸”或作“腧”,意均同,有轉輸、運輸、輸注之義。此穴系肺在背之俞穴,穴在第3胸椎下兩旁各1寸5分處,是肺氣轉輸、輸注之穴,治肺疾要穴之一,故名之。[3]

7 特異性

肺俞穴爲肺的背俞穴

8 所屬部位

背部[4]

9 肺俞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肺俞穴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4][5]

肺俞穴位脊柱區,當第三胸椎棘突下間旁開1.5寸處。俯伏或俯臥取穴[5]

一說肺俞穴“除脊各寸半”(《鍼灸資生經》)。

肺俞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png

肺俞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png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肺俞穴的位置[5]

肺俞穴的位置

肺俞穴的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肺俞穴的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肺俞穴的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內臟

10 肺俞穴的取法

俯臥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肺俞穴位脊柱區,當第三胸椎棘突下間旁開1.5寸處。俯伏或俯臥取穴[5]

俯伏坐位,第3胸椎棘突下與後正中線至肩胛骨內側緣連線中點之垂線交點處取穴[6]

快速取穴:低頭屈頸,頸背交界處椎骨高突向下推3個椎體,下緣旁開2橫指處即是肺俞[7]

11 肺俞穴位解剖

肺俞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有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分佈着第三、四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爲外側支。皮膚由第二、三、四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重疊分佈骶棘肌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後部,纖維向上分面三列,外側列止於肋骨,稱髂肋肌;中間列附於橫突,向上可達顳骨乳突,稱最長肌;內側列附於刺突,稱刺肌。骶棘肌亦稱豎脊肌,受頸、胸、腰部脊神經後支支配。針經骶棘肌外側更的髂肋肌,可至第三肋間隙內的結構。其胸腔內相對應器官胸膜腔及肺,不宜深刺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豎脊肌[7]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3、第4胸神經後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動靜脈分佈;深層有副神經肩胛神經、第3和第4胸神經後支的肌支及肩胛動脈分支分佈[8]

布有第三、四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爲外側支。並有第三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和頸橫動脈降支通過[8]

12 肺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肺俞穴有調肺和營、補勞清熱的作用[8]

肺俞穴具有解表宣肺,清熱理氣的功效。

肺俞穴有宣熱疏風、調理肺氣作用[8]

肺俞穴是肺臟之氣輸注背部之處,與肺臟內外相應,因此是治療肺臟病的重要腧穴[9]

肺俞穴位於背部,故還可治療肩背部疾病[9]

肺爲五臟華蓋主氣、主表,外合於皮毛,鼻爲肺竅,故可治療外感病和鼻病[9]

13 肺俞穴主治病

肺俞穴主治咳嗽氣喘胸滿背痛潮熱盜汗骨蒸吐血鼻塞咯血皮膚瘙癢,癮疹骨蒸潮熱蕁麻疹皮膚瘙癢症咳嗽上氣胸滿喘逆頭項強痛自汗盜汗肺痿癆瘵吐血唾血腰脊疼痛喉痹眩暈黃疸嘔吐癲狂瘈瘲癭氣,癘風,現代又多用肺俞穴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胸膜炎,胸背神經痛,背部軟組織勞損百日咳肺氣腫頸淋巴結核感冒,心內膜炎,腎炎風溼性關節炎腰背痛等。

肺俞穴主治咳嗽氣喘胸滿背痛潮熱盜汗骨蒸吐血鼻塞[9]

肺俞穴主治咳嗽氣喘咯血鼻塞皮膚瘙癢,癮疹骨蒸潮熱盜汗[9]

肺俞穴主治咳嗽氣喘咯血骨蒸潮熱盜汗;以及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蕁麻疹皮膚瘙癢症[9]

肺俞穴主治肺、胸、背等疾患:如咳嗽上氣胸滿喘逆頭項強痛自汗盜汗肺痿癆瘵骨蒸潮熱吐血唾血腰脊疼痛喉痹眩暈黃疸嘔吐癲狂瘈瘲癭氣、癘風[9]

現代又多用肺俞穴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咯血胸膜炎、皮膚瘙癢症、胸背神經痛、背部軟組織勞損[9]

1.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氣腫肺結核

2. 外科系統疾病:頸淋巴結核胸膜炎;

3. 其它:感冒,心內膜炎,腎炎風溼性關節炎腰背痛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斜刺0.3~0.5寸[9]

一般向椎體方向斜刺0.5~0.8寸[9]

斜刺0.5~0.8寸[9][9],局部有酸脹感[9],可向肋間放散[9]

注意:本穴不可直刺深刺,以防傷及胸膜及肺臟,引起氣胸[9]

14.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9]

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常灸本穴可預防流感[9]

夏季對肺俞進行直接灸藥物敷貼,可增強機體免疫能力[9]

16 特效按摩

用手掌反覆摩擦肺俞穴,可以很快緩解哮喘[9]

17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素問》: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

黃帝內經靈樞·五邪論》: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膺中外俞,背三節五臟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骨蒸勞肺痿咳嗽

鍼灸資生經》:哮喘,按其肺俞穴,痛如錐刺。

鍼灸甲乙經》:肺寒熱、呼吸不得臥、咳上氣、嘔沫、喘、氣相追逐……腰脊痛肺俞主之。癲疾憎風、時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熱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瘛疚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

鍼灸大成》:主咳嗽紅痰。

鍼灸大成》:太陽少陽並病頭項強痛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太陽肺俞肝俞

備急千金要方》:心煩上氣,灸肺俞,針入五分。治喉痹氣逆咳嗽,口中唾涎,方灸肺俞七壯,灸可隨年壯至百壯。灸主黃疸,通治百毒病。

醫宗金鑑》:治內傷外感咳嗽吐血肺痿肺癰

18 肺俞穴研究進展

18.1 對肺功能的影響

針後可增加肺通氣量肺活量及耗氧量,能改善呼吸功能代謝功能,對支氣管哮喘發作期的患者,針後可調整支氣管平滑肌,減低呼吸氣道阻力。因此,在防治氣管炎時,不但有近期療效,而且遠期療效也很好。臨牀實驗對肺俞平喘作用特異性進行了研究,分別電針肺俞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列缺等穴,觀察對咳喘患者即刻平喘作用特異性。結果:肺俞平喘效果最佳。肺經的五穴效果均次於肺俞。又通過電針肺俞進行對改善小氣道功能的觀察,推測其機制爲解除細支氣管痙攣,減輕水腫,降低外周氣道阻力,使通氣功能得到改善。還有觀察針刺肺俞穴對肺功能的改善,發現留針時間不同,產生效應也不同,留針20 min,可見針刺效應留針40 min,針刺效應最明顯;留針60 min,針刺效應有所降低。[9]

肺俞可增強呼吸功能,使肺通氣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明顯減低氣道阻力[9]

18.2 對腦血管的影響

針後可延緩動脈硬化,對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

18.3 白細胞的影響

針後可使嗜酸性粒細胞逐漸下降,效果十分顯著[9]

對熱帶性白細胞增多症,使嗜酸性白細胞數隨着症狀好轉而逐漸下降。

18.4 血液循環系統的影響

針刺肺俞可使肝的血流量明顯增加。若在此穴處施灸或拔火罐能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機體代謝功能,增強抗病能[9]

18.5 抑制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

肺俞,對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

18.6 治療咳嗽

痊癒36例,好轉4例,全部有效;治療急慢性咳嗽,採用腧穴貼敷雙側肺俞,取附子肉桂乾薑各20 g,山柰10 g,共研細末,使用時,先在雙側肺俞按摩30 s,使局部潮紅,將上述藥末一小撮置於腧穴上,用膠布固定,隔日1次,此法多用於小兒外感風寒咳嗽[9]

18.7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臨牀控制82例,佔33.3%;好轉107例,佔43.5%;無效57例,佔23.2%;總有效率76.8%。痊癒12例,顯效10例,好轉22例,無效4例[9]

肺俞心俞等穴,貼敷洋金花甘遂等,治療298例,有較好療效。

18.8 治療哮喘

元胡細辛各4g,甘遂白芥子各17 g,共研細末;取鮮生薑20 g搗爛取汁,將藥粉調成糊狀,於三伏天用膠布貼敷,每穴貼敷2~3h,每隔10 d一次,3次爲一療程,連續貼敷3年。結果:痊癒50例,佔5%,貼敷1、2、3年的顯效率分別爲:375例,佔37.5%;560例,佔56%; 600例,佔60%[9]

18.9 治療鼻炎

採用肺俞藥物貼敷治療過敏性鼻炎556例,主穴肺俞配穴大杼風門脾俞腎俞。將中藥製成餅,於每年初伏、二伏、三伏時進行貼敷,用膠布固定,每次貼敷2~3 h。結果:痊癒58例,佔10.5%;好轉405例,佔72.8%;無效93例,佔16.7%。總有效率爲83.3%[9]

18.10 治療痤瘡

採用肺俞穴注射治療痤瘡40例,取肺俞足三裏;注入西咪替丁注射液2 mL加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混勻後,每穴注入0.5 mL,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3個療程結束統計療效,結果:痊癒24例,顯效7例,好轉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爲93%[9]

1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8.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9.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9.
  6.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30-231.
  7. ^ [7]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77-78.
  9. ^ [9]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30-2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