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

眼科常用中藥 中藥學 葉類 解表藥 發散風熱藥 中藥材 祛風藥 祛風清熱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g yè

2 英文參考

folia mori[朗道漢英字典]

folium mori[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mori,foliu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ulberry leaf[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white mulberry leaf[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olium Mor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mulberry leaf[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桑葉原植物及藥材

桑葉

桑葉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爲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 的乾燥[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Folium Mor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mulberry leaf(《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冬桑葉、霜桑葉鐵扇子[2]

7 來源

桑葉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 的乾燥[2]

桑葉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葉[2]

8 原植物形態

小喬木或灌木,高達15m。樹皮灰黃色或黃褐色;幼枝有毛。葉互生,卵形至闊卵形,長6~15cm,寬4~12cm。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齒,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綠色,脈上有疏毛,脈腋間有毛;葉柄長1~2.5cm。雌雄異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長1~2cm,花柱不明顯或無,柱頭2。聚花果(桑椹)熟時紫黑色或白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於山林中、路旁。

9 產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桑葉[2]

全國有栽培。

10 採收與初加工

初霜後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11 生藥性狀

多皺縮,破碎。完整者有柄,葉片上面黃綠色或淺黃棕色,有的有小疣狀突起;下表面色較淺,葉脈突起,小脈網狀,脈上被疏毛,脈基具簇毛。質脆。氣微,味淡、微苦、澀。

12 性味歸經

桑葉味苦、甘,性寒;入肺、肝經[2]

13 桑葉的功效與主治

桑葉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痛頭暈目赤昏花。

桑葉具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的功效[2]

桑葉風熱感冒咳嗽頭痛眩暈咽喉紅腫:煎服,4.5~9g[2]

桑葉目赤腫痛:煎服或煎水洗眼[2]

桑葉摘破葉脈後滲出的白色液汁名桑葉汁,又名桑葉滋、桑脂,塗敷癰癤,外傷出血蜈蚣咬傷[2]

桑的根皮(桑白皮瀉肺平喘

桑的嫩枝(桑枝祛風溼。

桑的果穗(桑椹補血滋陰

桑葉眼科常用祛風清熱藥,具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的功效:

(1)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目赤頭痛等。常與菊花連翹配伍,如桑菊飲

(2)用於肝經實熱風熱所致目赤、澀痛、多淚等證。常配伍菊花決明子車前子,內服外洗均可;若屬肝陰不足,目暗昏花,可與黑芝麻配伍,如桑麻丸

14 桑葉的化學成分

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脫皮甾酮(ecdysterone)、β-保甾醇、芸香甙、桑甙(morocetin)、異槲皮甙、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東莨菪甙(scopolin)、α-、β-已烯醛(α-,β-hexenal)、葫蘆巴鹼(trigonelline)、膽鹼腺嘌呤天冬氨酸、氯原酸。

桑葉葉含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桑苷(Moracetin),傘形花內酯,東莨菪素,東莨菪苷,胡蘆巴鹼,膽鹼牛膝甾酮,菜油甾醇,羽扇豆醇,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綠原酸內消肌醇維生素C、B1、B2葉酸,多種氨基酸[2]

桑葉揮發油,內含丁香油酚、愈創木酚[2]

15 桑葉的藥理作用

桑葉對大鼠實驗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作用[2]

桑葉水煎劑體外抗鉤端螺旋體[2]

連續給小鼠注射對內臟器官有一定損害[2]

16 桑葉的藥典標準

16.1 品名

桑葉

Sangye

MORI FOLIUM

16.2 來源

本品爲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乾燥葉。初霜後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16.3 性狀

本品多皺縮、破碎。完整者有柄,葉片展平後呈卵形或寬卵形,長8~15cm,寬7~13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圓形或心形,邊緣有鋸齒或鈍鋸齒,有的不規則分裂。上表面黃綠色或淺黃棕色,有的有小疣狀突起;下表面顏色稍淺,葉脈突出,小脈網狀,脈上被疏毛,脈基具簇毛。質脆。氣微,味淡、微苦澀。

16.4 鑑別

(1)本品粉末黃綠色或黃棕色。上表皮有含鍾乳體的大型晶細胞,鍾乳體直徑47~77μm。下表皮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6個。非腺毛細胞,長50~230μm。草酸簇晶直徑5~16μm;偶見方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熱迴流30分鐘,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揮幹,加乙醇3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熱水10ml,置60℃水浴上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甲醇1m1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桑葉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置用展開劑預飽和10分鐘的展開缸內,展開約至8cm,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6.5 檢查

16.5.1 水分

不得過15.0%(附錄Ⅸ H第一法)。

16.5.2 灰分

不得過13.0%(附錄Ⅸ K)。

16.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4.5%(附錄Ⅸ 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無水乙醇溶劑,不得少於5.0%。

16.7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B)測定。

16.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爲流動相A,以0.5%磷酸溶液爲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爲358nm。理論板數按蘆丁峯計算應不低於5000。

時間(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
0~53070
5~1030~3570~65
10~1535~4065~60
15~1840~5060~ 50

16.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蘆丁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用甲醇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16.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圓底燒瓶中,加甲醇50ml,加熱迴流30分鐘,濾過,濾渣再用甲醇50ml,同法提取2次,合併濾液,減壓回收溶劑殘渣甲醇溶解轉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6.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蘆丁(C27H30O16)不得少於0.10%。

16.8 桑葉飲

16.8.1 炮製

除去雜質,搓碎,去柄,篩去灰屑。

16.8.2 性味歸經

甘、苦,寒。歸肺、肝經

16.8.3 功能與主治

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16.8.4 用法與用量

5~10g。

16.8.5 貯藏

乾燥處。

16.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1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