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má huáng lián yáo chì xiǎo dòu tāng
麻黃連翹湯(《醫學綱目》卷三十一)。
麻黃6克(去節)連軺6克(即連翹根)杏仁6克 赤小豆10克 大棗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 生薑6克 甘草6克(炙)
解表發汗,清熱利溼。治陽黃兼表證。發熱惡寒,無汗身癢,周身黃染如橘色,脈浮滑。
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
方中麻黃、杏仁、生薑辛散表邪,宣發鬱熱;連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溼熱;大棗、甘草調和脾胃。諸藥合用,使表裏宣通,溼熱得以清泄,表解裏和而黃疽可愈。
《傷寒論》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1兩,連軺1兩,赤小豆半兩。
身熱不去,瘀熱在裏發黃,小便微利。
每服1兩,以水3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上銼如麻豆大。
蕁麻疹:陸某,男,27歲。患蕁麻疹狀若地圖形,全身瘙癢甚劇,時愈時作,纏綿6年。近年來複發次數增多,影響工作及睡眠,身感微惡寒,脈細數,苔薄白,體溫37℃,其它無特殊症狀。處方: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加殭蠶。服藥1劑後,症狀大減,服2劑而蕁麻疹消失。爲鞏固療效,原方繼服2劑,至今未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