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呆

問診 中醫症狀名 中醫診斷學 問飲食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à dāi

2 英文參考

anorexi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納呆症狀[1]。指不思飲食,食量減少的表現[2]患者食慾不振,無飢餓感,或飢不欲食[2]。常見於傷食脾失健運胃陰虛等病證[2]

傷食,一名食傷,指飲食損傷脾胃,食物不能消化所致的病證[3]。症見胸脘痞悶,噯氣腐臭,厭食噁心嘔吐泄瀉,苔膩,脈滑[3]。見《丹溪心法·傷食》。其治療應根據病情的虛實緩急,因勢利導或吐或下或消或補,其中以健脾消導之法最爲常用[3]。方如保和丸平胃散之類[3]傷食傷谷傷面傷肉傷魚鱉傷蟹傷蛋傷生冷果菜傷酒傷茶宿食、食滯、五味過食等[3]

脾失健運指脾運化功能失常的病機[4]脾主運化脾陽虛則運化失職,不能升清[4]。輕則出現腹脹納呆腸鳴泄瀉消化不良症狀;久則面黃肌瘦、四肢無力;若水溼困阻則四肢浮腫,或水泛成痰成飲,產生其他痰證飲證[4]。治以健脾爲主[4]

胃陰虛又稱胃陰不足,指胃的陰液不足所出現的證候[5]。見《類證治裁·脾胃》。多由胃熱胃火熾盛,或溫熱病傷胃陰所致[5]。症見口乾脣燥,嘈雜乾嘔,飲食減少,或吞嚥不利,食後胸膈不適,大便乾結,舌紅中心幹,少苔,或舌光、幹絳,脈細數等[5]。治宜養陰益胃[5]。《溫病條辨·中焦篇》:“陽明溫病,下後汗出,當復其陰,益胃湯主之(注:此陰指胃陰而言)。”《臨證指南醫案·脾胃》:“知飢少納,胃陰傷也。麥冬、川斛、桑葉茯神、蔗漿”等藥均可選用[5]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0.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0.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50.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