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裏

絡穴 前臂部腧穴 特定穴 中醫治法 鍼灸學 中醫學 手少陰心經經穴 十五絡穴 穴位特效按摩 經穴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ōng lǐ

2 英文參考

Tōnglǐ HT5[中國鍼灸學詞典]

tōnglǐ[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5[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T5[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通裏:1.經穴名;2.治法

4 經穴名·通裏

穴位通裏
漢語拼音Tongli
羅馬拼音Tungli
美國英譯名Inner Communication
各國代號中國HT5
日本5
法國莫蘭特氏C5
富耶氏C5
德國H5
英國H5
美國He5

通裏經穴名(Tōnglǐ HT5)[1]。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備急千金要方》作通裏[2]。屬手少陰心經[2]通裏手少陰心經絡穴[2][2]。通即通往,裏指鄰里,手少陰心經絡脈由此穴別出與毗鄰之手太陽經聯絡,故名通裏[2]。主治暴喑舌強不語,急性舌骨麻痹咽喉腫痛扁桃腺炎,咳嗽哮喘暴瘖心悸怔忡,腕臂痛熱病頭痛目眩目痛心絞痛,心動過緩,心律不齊,神經衰弱狂證精神分裂症癔病癔病性失語,悲恐畏人,臂,肘,腕痛,底臑肘臂內後側痛,指攣,心痛頭暈目眩眩暈,腕關節痛,失眠面赤喉痹,倦言嗜臥崩漏遺尿,胃出血子宮內膜炎等。

4.1 別名

通理(《千金翼方》)。

4.2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手少陰之別,名曰通裏

4.3 特異性

通裏手少陰心經絡穴

4.4 穴名

通即通往,裏指鄰里,手少陰心經絡脈由此穴別出與毗鄰之手太陽經聯絡,故名通裏[2]

通,通達,通暢,貫通之義。裏,鄰里,又與理通。本穴爲手少陰之別絡,從此別走手太陽小腸經經氣由此通達表裏二經,且兼小腸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若井裏然,故以爲名。其所治症爲目痛、汗閉、喉痹心熱、悸動、脹滿、崩漏等。凡此諸症,其由澀滯抑鬱所生者,本穴統能治之。綜而觀之,本穴以通爲治,故名“通裏”,即通而理之也。[3]

4.5 所屬部位

前臂[4]

4.6 通裏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通裏在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5][6]

通裏位於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寸,尺側屈腕肌腱橈側緣。仰掌取穴[6]

通裏位於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處[6]

通裏穴在手少陰心經中的位置.png

通裏穴在手少陰心經中的位置

通裏在上肢內側部經穴中的位置.png

通裏在上肢內側部經穴中的位置

通裏穴的位置.png

通裏穴的位置

通裏的位置

通裏穴的位置(手少陰心經

通裏的位置

通裏穴的位置(肌肉

通裏的位置

通裏穴的位置(骨骼

4.7 取法

仰掌,在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當神門少海連線上,腕橫紋上1.5寸處取穴

通裏位於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寸,尺側屈腕肌腱橈側緣。仰掌取穴[6]

仰掌,於尺側腕屈肌肌腱橈側緣,腕橫紋上1寸取穴[7]

快速取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尺側肌腱內側的凹陷,從腕橫紋向上量1橫指處即是通裏[8]

4.8 穴位解剖

通裏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橈側腕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皮薄,由前臂內側皮神經分佈。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前臂深筋膜,在尺動、靜脈和尺神經橈側穿尺側腕屈肌(腱),進入指深屈肌,再經前臂屈肌後間隙達旋前方肌。

4.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尺側腕屈肌與指淺屈肌之間→指深屈肌→旋前方肌[8]

皮膚→皮下組織尺側腕屈肌腱與指淺屈肌腱之間→指深屈肌[8]

4.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分佈,深層有尺神經、尺動脈的分支分佈,並有尺神經、尺動脈的本幹經過[8]

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爲尺神經;並有尺動脈通過[8]

4.9 通裏穴的功效與作用

通裏清心安神、通利喉舌作用[8]

通裏有清熱安神通經活絡作用

手少陰經“從心繫卻上肺”,“上挾咽”,手少陰經別“上走喉嚨”,故通裏穴可宣肺通閉,治療暴喑[8]

心開竅於舌手少陰絡脈“系舌本”,通裏心經絡穴,爲臨牀治療舌強不語的要穴[8]

通裏治療腕臂痛,屬腧穴的近治作用[8]

通裏穴有行氣活血、寧心醒神之功[8]

4.10 治病

通裏穴主治暴喑舌強不語,急性舌骨麻痹咽喉腫痛扁桃腺炎,咳嗽哮喘暴瘖心悸怔忡,腕臂痛熱病頭痛目眩目痛心絞痛,心動過緩,心律不齊,神經衰弱狂證精神分裂症癔病癔病性失語,悲恐畏人,臂,肘,腕痛,底臑肘臂內後側痛,指攣,心痛頭暈目眩眩暈,腕關節痛,失眠面赤喉痹,倦言嗜臥崩漏遺尿,胃出血子宮內膜炎等。

通裏穴主治暴喑舌強不語、心悸怔忡、腕臂痛[8]

通裏主要用於心神、口腔前陰部疾患等:如熱病頭痛目眩心悸怔忡心絞痛、心動過緩、心律不齊、神經衰弱癔病咽喉腫痛暴瘖舌強不語、臂、肘、腕痛等[8]

通裏主治心痛心悸怔忡頭暈目眩咽喉腫痛暴瘖舌強不語,腕關節痛等[8]

通裏穴主治心悸怔忡,悲恐畏人,狂證失眠面赤頭痛目眩目痛暴喑喉痹舌強不語;底臑肘臂內後側痛,指攣;倦言嗜臥崩漏遺尿[8]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頭痛眩暈神經衰弱癔病性失語,精神分裂症

循環系統疾病:心絞痛,心動過緩;

呼吸系統疾病:扁桃腺炎,咳嗽哮喘

其它:急性舌骨麻痹,胃出血子宮內膜炎。

本穴出現壓痛、結節陽性反應,可作爲心動過緩的定性診斷。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2~0.5寸[8]

一般直刺0.3~0.5寸[8][8][8]。局部有酸脹感,針感亦可循心經下行到環指或小指,或循心經上行至前臂、肘窩,個別可走向胸部[8]

4.11.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8]

艾炷灸1~3壯,艾條溫灸10~20分鐘。

4.12 配伍

通裏心經絡穴手少陰絡脈“系舌本”,故本穴多配伍廉泉啞門等治療舌強不語、暴喑[8]

通裏金津、玉液舌強不語[8]

通裏太沖隱白三陰交月經過多[8]

通裏太陽風池,有清利頭目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眩眼花

通裏廉泉湧泉,有清心啓閉開竅作用,主治舌強癔病性失音

通裏解溪,治頭風、面目赤[8]

通裏行間三陰交,治經血過多[8]

通裏腕骨,爲原絡配穴法,有安神定志作用,主治狂證精神分裂症

通裏腕骨,治顴頜耳腫[8]

通裏大鐘,治倦言嗜臥[8]

通裏內關心俞,有寧神志調心氣的作用,治胸痹[8]、脈結代[8]心絞痛[8]心律不齊[8]心悸怔忡、悲恐畏人。

通裏百會內關心俞人迎,治心慌心悸[8]

4.13 特效按摩

按揉通裏穴可治坐骨神經痛,一側坐骨神經痛就揉另一側通裏[8]

4.14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手少陰之別,名曰通裏……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

備急千金要方》:主卒痛煩心,心中懊儂,數欠頻伸,心下悸,悲恐。主遺溺。主不能言。主熱病先不樂數日。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熱病,卒心中懊𢙐數欠頻伸,悲恐,目眩頭痛面赤而熱,心悸,肘臂孺痛,實則支腫,虛則不能言,苦嘔,喉痹少氣遺溺

醫宗金鑑》:主心煩極甚,怔忡不寧。

鍼灸大成》:主目眩頭痛熱病先不樂,數日懊𢙐,數欠頻呻悲,面熱無汗頭風暴喑不言,目痛心悸,肘臂臑痛,苦嘔喉痹少氣遺尿,婦人經血過多,崩中。實則支滿膈腫,瀉之,虛則不能言,補之。

玉龍歌》:連日虛煩面赤妝,心中驚悸亦難當,若須通裏穴尋得,一用金針體便康。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並治雜病歌》:通裏腕側後,掌後一寸中,欲言言不出,懊𢙐在心中,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平聲仍欠數,喉閉氣難通。虛則不能食咳嗽面無容,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4.15 研究進展

4.15.1 治療下頜關節炎

取雙側通裏穴,進針得氣後,邊捻轉針,邊讓患者作張口動作數次。

4.15.2 治療小兒遺尿

通裏大鐘穴,出針艾條灸3~5分鐘。

4.15.3 心臟功能的影響

有實驗報道針刺正常人通裏穴,能使絕大多數受試者心電圖各波出現不同的改變,如無P波者出現P波,原有P波者P波升高或降低,QRS綜合波也發生兩相性改變,而以胸前導聯爲明顯,也有報道針刺通裏穴多引起心率加速[8][8]

4.15.4 腦電圖的影響

針刺通裏穴,可使部分癲癇大發患者腦電圖趨於規則化[8]

4.15.5 大腦皮質有調整作用

有報道針刺通裏大腦皮質功能有調整作用,通過腦電可見原來α節律的波幅較低者,呈現α節律及波幅增強;反之,則α節律減弱。也有報道針刺通裏,可使部分癲癇大發作的患者腦電圖趨於規則化。[8]

5 治法·通裏

通裏治法[8]。裏,指表裏之裏[8]通裏又名瀉下、攻下、下法通下,指運用有瀉下、攻逐、潤下藥物以通導大便、消除積滯、盪滌實熱、攻逐水飲的治法[9]。凡是胃腸實熱積滯,燥屎內結,以及體內蓄水、冷積等邪實之證,而正氣未虛者,均可使用[9]。分寒下、溫下潤下等,除潤下藥較和緩外,其餘多較峻烈,年老體弱慎用,孕婦和月經期勿用,無實結者不要輕易採用[9]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1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10.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8.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6-67.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08-209.
  8.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