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

中藥材 發散風寒藥 全草類 中藥學 解表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āng rú

2 英文參考

herba elsholtziae[朗道漢英字典]

Elsholtzia haichowensi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elsholtziae 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aichow elsholtzia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rba Mosl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hinese mosl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香薷

香薷

香薷中藥名,出《名醫別錄》。爲脣形科植物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 的乾燥地上部分[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Herba Mosl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hinese mosla(《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香茹、香茸、蜜蜂草[2]

7 來源

香薷脣形科植物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 的乾燥地上部分[2]

香薷脣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chinensis Maxim等的帶花全草[2]

8 產地

香薷主產華東、中南、臺灣、貴州[2]

9 性味歸經

香薷味辛,性微溫;入肺、胃經[2]

氣味辛、微溫、無毒

10 香薷的功效與主治

香薷具有發汗解表,和中,化溼利尿的功效,治暑溼感冒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胸痞腹痛嘔吐泄瀉水腫小便不利腳氣[2]

香薷傷暑(暑天臥溼當風,或生冷不節,頭痛發熱轉筋乾嘔四肢發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薑汁炙過)、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銼散。每服五錢,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後服下。連進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飲”。方中的扁豆,可用黃連薑汁炒)代替。

香薷水腫:用幹香薷五十斤,銼入鍋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濃煎,濃到可以捏丸時,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藥量可以逐日加一點以小便能暢爲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葉一斤,水一斗,熬爛,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朮末七兩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深師薷術丸”。

香薷心煩脅痛:用香薷搗搗汁一、二升服。

香薷治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沖服一錢。

11 香薷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2]

12 香薷的化學成分

香薷揮發油,內含香荊芥酚、百里香酚、對聚傘花素、對異丙基苯甲醇葎草烯、β-蒎烯等[2]

13 香薷的藥理作用

香薷利尿作用[2]

香薷對小鼠有鎮咳、祛痰作用[2]

香薷揮發油可鎮靜、鎮痛、解熱、抗菌、抗病毒,還可增強免疫力、抑制離體迴腸[2]

14 香薷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香薷

Xiangru

MoSLAE HERBA

14.2 來源

本品爲脣形科植物石香薷Citrus medica L.或江香薷Mosla chinensis ‘Jiangxiangru’的乾燥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青香薷”,後者習稱“江香薷”。夏季莖葉茂盛、花盛時擇晴天採割,除去雜質,陰於。

14.3 性狀

14.3.1 香薷

長30~50cm,基部紫紅色,上部黃綠色或淡黃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莖方柱形,基部類圓形,直徑1~2mm,節明顯,節間長4~7cm;質脆,易折斷。葉對生,多皺縮或脫落,葉片展平後呈長卵形或披針形,暗綠色或黃綠色,邊緣有3~5疏淺鋸齒。穗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苞片圓卵形或圓倒卵形,脫落或殘存;花萼宿存,鍾狀,淡紫紅色或灰綠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堅果4,直徑0.7~1.1mm,近圓球形,具網紋。氣清香而濃,味微辛而涼。

14.3.2 香薷

長55~66cm。表面黃綠色,質較柔軟。邊緣有5~9疏淺鋸齒。果實直徑0.9~1.4mm,表面具疏網紋。

14.4 鑑別

(1)青香薷  本品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波狀彎曲,略增厚;下表皮細胞壁不增厚,氣孔直軸式,以下表皮爲多。腺鱗頭部8細胞,直徑約36~80pm,柄單細胞。上下表皮具非腺毛,多碎斷,完整者1~6細胞,上部細胞多彎曲呈鉤狀,疣狀突起較明顯。小腺毛少見,頭部圓形或長圓形,1~2細胞,柄甚短1~2細胞

香薷  上表皮腺鱗直徑約90μm,柄單細胞,非腺毛多由2~3細胞組成,下部細胞長於上部細胞,疣狀突起不明顯,非腺毛基足細胞5~6,垂周壁連珠狀增厚。

(2)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揮發油,加乙醚製成每1ml含3μl的溶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麝香草酚對照品、香荊芥酚對照品,加乙醚分別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1,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爲展開劑,展開,展距15cm以上,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4.5 檢查

14.5.1 水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H第二法)。

14.5.2 灰分

不得過8.0%(附錄ⅨK)。

14.6 含量測定

14.6.1 揮發油

取本品約1cm的短段適量,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X 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0.60%(ml/g)。

14.6.2 麝香草酚與香荊芥

氣相色譜法(附錄ⅥE)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聚乙二醇(PEG)-20M爲固定液,塗布濃度10%,柱溫190℃。理論板數按麝香草酚峯計算應不低於17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麝香草酚對照品、香荊芥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無水乙醇分別製成每1ml各含0.3m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二號篩)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無水乙醇20ml,密塞,稱定重量,振搖5分鐘,浸漬過夜,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50kHz)1 5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無水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用鋪有活性炭1g的乾燥濾器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ul,注入氣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麝香草酚(C10H14O)與香荊芥酚(C10H14O)的總量不得少於0.16%。

14.7 香薷飲

14.7.1 炮製

除去殘根和雜質,切段

14.7.2 性味歸經

辛,微溫。歸肺、胃經

14.7.3 功能與主治

發汗解表化溼和中。用於暑溼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腹痛吐瀉,水腫小便不利

14.7.4 用法與用量

3~10g。

14.7.5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14.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5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