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赤澀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biàn chì sè

2 英文參考

hot urin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小便赤澀爲病證名,出自《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1]。《聖濟總錄·大小便門》:“膀胱者,津液之腑,與腎合而主水,共爲表裏,行於小腸,入於胞爲溲便。今胞內有客熱,入於膀胱,致水液不利,故小便赤澀也。”《證治準繩·雜病》:“汗多而小便赤澀,暑月多有此證,盛暑所飲既多,小便反澀少而赤,緣上停爲飲,外發爲汗,津液不通,小腸澀閉,則水不運下,五苓散。……然有虛勞汗多而赤澀者,卻是五內枯燥,滋腴既去,不能生津,故溺澀而赤,不宜過用小便之劑,竭其腎水,唯當溫養潤肺,十全大補湯養榮湯之類自足選用。汗者心液,心主血,血榮則心得所養,汗止津生,不待通而溺自清矣。諸失精血及患癰毒人或有小便赤澀之證,此亦是枯竭不潤之故,並宜前法。”小便赤澀而頻數疼痛者,爲淋證[1]

參見熱淋熱淋爲病名,出自《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2]。因溼熱蘊結下焦而成[2]。主症 爲小便短、數、熱、赤、澀、痛,並可伴有寒熱腰痛小腹拘急脹痛,煩渴等,甚者尿出有血[2]。治宜清熱利溼爲主[2]。常用瞿麥湯八正散導赤散五淋散等方[2]。本病常見於急性泌尿系感染[2]。又諸淋多屬於熱,故有將熱淋視爲諸淋總稱者(見《醫學心悟·熱淋》)[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9.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10.

治療小便赤澀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