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safflower[朗道漢英字典]
carthami flo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rthamus tinctoriu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los carthami[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fflow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los Cartham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afflow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紅花爲中藥名,出自《本草圖經》[1]。爲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的乾燥花[2]。
紅花是近年來世界上發展很快的油料作物,在此之前一直作爲藥材和染料植物栽培。種子含油35~47%,高於大豆。油的碘值120~152;脂肪酸組成中富含亞油酸、油酸以及豆蔻酸、棕櫚酸等,還在豐富的維生素E。其中亞油酸含量高達84%,居食用油之冠,有降血脂和血清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是高級營養油和烹飪油。醫藥上紅花油廣泛用作抗氧化劑和維生素A、D的穩定劑。工業上可用來製作精密機件的噴漆。餅粕含蛋白質高達19~36%,作飼料餵養奶牛,能增加牛乳中脂肪與亞油酸的含量。花可提取優良的天然食用色素;同時還含紅花甙、紅花醌甙及新紅花甙,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經閉經、跌打損傷、關節痠痛、冠心病。果實入藥,功效與花相同。
4 拉丁名
Flos Cartham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safflower(《中醫藥學名詞(2004)》)
8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約1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葉長橢圓形,先端尖,無柄,基部抱莖,邊緣羽狀齒裂,齒端有尖刺,兩面無毛;上部葉較小,成苞片狀圍繞狀狀花序。頭狀花序頂生,排成傘房狀;總苞片數層,外層綠色,卵狀披針形,邊緣具尖刺,內層卵狀橢圓形,白色,膜質;全爲管狀花,初開時黃色,後轉橙紅色;瘦果橢圓形,長約5爉m,無冠毛,或鱗片狀。花期5~7月,果期7~9月。
12 功能主治
1.治閉經,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癥瘕積聚,冠心病心絞痛,關節疼痛,中風偏癱,跌打損傷。煎服:3~10g。
2.用50%紅花提取液10~15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治腦血栓;用紅花注射液2~6毫升,局部封閉,治療神經性皮炎。
13 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
15 化學成分
花含紅花苷、新紅花苷、紅花醌苷和兩種有很強的抗菌、抗真菌及抗線蟲作用的多炔(Polyacetylene)等。瘦果含脂肪油、2-羥基牛蒡子苷(2-Hydroxyarctiin)、羅漢松樹脂醇單葡萄糖苷、半乳糖、肌醇等。
含紅花甙(carthamin)、新紅花甙(neocarthamin)、紅花醌甙(carthamone)、紅花多糖、棕櫚酸、肉桂酸、月桂酸。
16 藥理作用
煎劑對各種動物的子宮及腸管呈興奮作用,並有降壓作用;水提取物能增加狗的冠脈流量,改善冠脈循環;醇提取物能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對狗的心肌梗死範圍有縮小作用,可能與其降低心肌耗氧量有關。在離體血管及主動脈條標本上,能對抗炎甲腎上腺素的收縮作用。
18 紅花中毒
紅花又名紅藍花、紅花採、紅花草、杜紅花、懷紅花、丹華、紅蘭、摘花、黃藍、末摘花、刺紅花、草紅花、川紅花、黃藍花、紅花毛[3]。爲菊科植物紅花的花。主要含紅花黃色素、紅花苷、新紅花苷、紅花醌苷、紅花素。
18.1 不良反應機制
花中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爲多炔類的混合物,具有活血祛淤、通經之功效。紅花醇提取液小鼠靜脈注射LD50爲5.3g/kg(相當生藥量),紅花煎劑小鼠腹腔注射最小致死量爲1.2g/kg。紅花黃色素腹腔注射和灌胃72h的LD50分別5.49g/kg和5.53g/kg。本品內服常用量3~9g。本藥常引起過敏反應,可能系紅花油所致。
18.2 臨牀表現
過敏反應輕者全身刺癢難忍,皮膚起紅色丘疹;重者雙眼瞼水腫、頭痛、腹痛、呼吸不暢、吞嚥困難、兩肺哮鳴音、尿量減少、尿中可見管型。
18.3 治療要點
出現過敏反應立即停藥,可給予口服氯苯那敏4mg或10%葡萄糖酸鈣20ml靜注,必要時可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靜注或靜滴及其他對症處理。
19 紅花的藥典標準
19.1 品名
Honghua
CARTHAMI FLOS
19.2 來源
本品爲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乾燥花。夏季花由黃變紅時採摘,陰乾或曬乾。
19.3 性狀
本品爲不帶子房的管狀花,長1~2cm。表面紅黃色或紅色。花冠筒細長,先端5裂,裂片呈狹條形,長5~8mm;雄蕊5,花葯聚合成筒狀,黃白色;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質柔軟。氣微香,味微苦。
19.4 鑑別
(1)本品粉末橙黃色。花冠、花絲、柱頭碎片多見,有長管狀分泌細胞常位於導管旁,直徑約至66μm,含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花冠裂片頂端表皮細胞外壁突起呈短絨毛狀。柱頭和花柱上部表皮細胞分化成圓錐形單細胞毛,先端尖或稍鈍。花粉粒類圓形、橢圓形或橄欖形,直徑約至60μm,具3個萌發孔,外壁有齒狀突起。草酸鈣方晶存在於薄壁細胞中,直徑2~6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80%丙酮溶液5ml,密塞,振搖15分鐘,靜置,取上清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紅花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9.5 檢查
19.5.1 雜質
不得過2%(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A)。
19.5.2 水分
不得過13.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 第一法)。
19.5.3 總灰分
不得過10.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9.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9.5.5 吸光度紅色素
取本品,置硅膠乾燥器中乾燥24小時,研成細粉,取約0.25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80%丙酮溶液50ml,連接冷凝器,置50℃水浴上溫浸90分鐘,放冷,用3號垂熔玻璃漏斗濾過,收集濾液於100ml量瓶中,用80%丙酮溶液25ml分次洗滌,洗液並人量瓶中,加80%丙酮溶液至刻度,搖勻,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Ⅴ A),在518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不得低於0.20。
19.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Ⅹ A)項下的冷浸法測定.不得少於30.0%。
19.7 含量測定
19.7.1 羥基紅花黃色素A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9.7.1.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26:2:72)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403nm。理論板數按羥基紅花黃色素A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19.7.1.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20%甲醇製成每1ml含0.13mg的溶液,即得。
19.7.1.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4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25%甲醇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50kHz)4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25%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9.7.1.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羥基紅花黃色素A(C27H32O16)不得少於1.0%[4]。
19.7.2 山柰素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9.7.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甲醇-0.4%磷酸溶液(52:48)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367nm。理論板數按山柰素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19.7.2.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山柰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9μg的溶液,即得。
19.7.2.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稱定重量,加熱迴流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5ml,置平底燒瓶中,加鹽酸溶液(15→37)5ml,搖勻,置水浴中加熱水解30分鐘,立即冷卻,轉移至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9.7.2.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山柰素(C15H1006)不得少於0.050%。
19.8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心、肝經。
19.9 功能與主治
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瘕瘕痞塊,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19.10 用法與用量
3~10g。
19.11 注意
孕婦慎用。
19.12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19.13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