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黃

中醫內科學 常見病方藥治療 中醫常見病 中醫學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ěi huáng

2 英文參考

chlorosis

3 概述

萎黃爲病證名[1]。見《證治心得》。指皮膚色黃而枯槁不澤者[1]萎黃一證,與黃疸有所不同。可見於貧血等一些慢性病[1]

4 萎黃症狀

萎黃的主要症狀爲:兩目不黃,周身肌膚呈淡黃色,幹萎無光澤,小便通暢而色不黃,倦怠乏力眩暈耳鳴心悸少寐,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象濡細[2]。常兼神疲倦怠,語言低微,畏冷便溏,脈形無力等[2]

5 萎黃病因病機

萎黃多爲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虛證[2]

萎黃是由於蟲積食滯導致脾土虛弱,水谷不能化精微生氣血,氣血衰少,既不能滋潤皮膚肌肉,又不能營養臟腑,以致肌膚萎黃無光澤[2]

此外,失血過多,或大病之後,血虧氣耗,以致氣血不足而發本病,臨牀亦屬常見[2]

6 萎黃的治療

萎黃治宜培補脾胃,補養氣血[2]。可選用黃芪建中湯[備註]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黃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薑大棗飴糖人蔘養營湯[備註]人蔘養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人蔘甘草當歸白芍熟地黃肉桂大棗黃芪白朮茯苓五味子遠志橘皮生薑之類。

若因蟲積引起者(如鉤蟲病),當先祛除蟲積,再予補益[2][2]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45.
  2. ^ [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