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Zúsānlǐ ST36[中國鍼灸學詞典]
zúsānlǐ[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36[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T36[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 足三裏 | ||
---|---|---|---|
漢語拼音 | Zusanli | ||
羅馬拼音 | Tsusanli | ||
美國英譯名 | Walking Three Miles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ST36 | |
日本 | 36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E36 | |
富耶氏 | E36 | ||
德國 | M36 | ||
英國 | S36 | ||
美國 | St36 |
足三裏爲經穴名(Zúsānlǐ ST36)[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鬼邪、下三裏、下陵、三裏。《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原名三裏、下陵。《聖濟總錄》名足三裏。屬足陽明胃經[1]。足三裏爲足陽明胃經五輸穴的合穴,五行屬土;胃的下合穴[1][2]。足即下肢,三裏即三寸,穴在膝下3寸,故名足三裏[2]。足三裏主治範圍相當廣泛,尤其對於胃病、腸腑病、經脈病及與胃有關的臟腑組織病變具有良好的療效。主治胃痛,胃脘疼痛,胃中寒,嘔吐,噁心,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痙攣,胃下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噎膈,小兒厭食,輔助胃鏡檢查,腹痛,腹脹,腸鳴,腸癰,腸炎,消化不良,泄瀉,便祕,痢疾,疳積,小腹堅,小腸疝氣,少腹腫痛,腸梗阻,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驚癇,心煩,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癲狂,妄笑,頭痛,神經性頭痛,失眠,眩暈,癲癇,面神經麻痹,中風,偏癱,口㖞,腳氣,水腫,下肢痿痹,下肢不遂,四肢腫脹,心悸,氣短,虛勞羸瘦,口苦無味,噁心嘔吐,納呆,噎嗝吐血,頭暈,驚悸怔忡,胸脅滿痛,不寐,咳嗽,痰飲,痰多,喘息,氣喘,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咯血,虛勞,瘧疾,熱病,小便不利,遺尿,疝氣,目不明,眼目諸疾,諸虛,耳聾,頷痛,喉痹,頸項腫痛,脫肛,婦人髒躁,血暈,子癇,妊娠惡阻,乳癰,赤白帶下,痛經,產後腰痛,產後血暈,產後腹痛,帶下,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陽萎,遺精,腎炎,膀胱炎,疔瘡癰疽,癮疹,寒溼腳氣,膝痛,下肢瘻蹙,足脛痠痛,下肢癱瘓,下肢痹痛,下肢麻痹,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坐骨神經痛,膝脛痠痛,肝炎,休克,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病,白細胞減少症,怔忡,黃疸,膽囊炎,闌尾炎,耳鳴,疔癤,蕁麻疹,髒氣虛憊,貧血,風溼熱小兒麻痹,口腔疾患等。
7 穴名解
足,指人及動物行走的器官,由跗、足蹠、趾三部組成,俗稱爲腳。三,數名。裏,邑、居,集會通達之意。三裏,指長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裏。以其與外膝眼的距離長度及通乎三焦之裏而言。《黃帝內經素問·針解》:“所謂三裏者,下膝三寸也。”《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入於下陵,下陵者,膝下三寸,胻外三裏也。”楊上善曰:“人膝如陵。陵下三寸,一寸爲一里也。”《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刺天容者無過一里。”楊上善亦曰:“一里,一寸也。”又與手陽明之三裏上下相應,對三焦在裏諸病無所不包,可以互觀。《黃帝內經素問》:“天樞以上,天氣主之;天樞以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本穴統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諸症,足以謂之“三裏”。古“理”與“裏”通。本穴在下肢,故名“足三裏”,示別於手三裏也。[3]
9 足三裏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足三裏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4][5]。
足三裏在小腿外側,犢鼻( ST35)下3寸,犢鼻(ST35)與解溪(ST41)連線上。正坐或仰臥取穴[5]。
足三裏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穴直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6]。
足三裏穴的位置
10 足三裏穴的取法
足三裏在小腿外側,犢鼻( ST35)下3寸,犢鼻(ST35)與解溪(ST41)連線上。正坐或仰臥取穴[6]。
正坐屈膝或仰臥位,以本人手四指相併,示指上緣置於犢鼻處,中指中節水平直下4橫指(一夫法)處取穴[7]。
正坐屈膝位,於外膝眼(犢鼻)直下一夫(3寸),距離脛骨前嵴一橫指處取穴。或用手從膝蓋正中往下摸取脛骨粗隆,在脛骨粗隆外下緣直下1寸處是穴。
11 足三裏穴穴位解剖
足三裏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長伸肌→小腿骨間膜。有脛前動、靜脈。分佈着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分支,深層爲腓深神經。皮膚由腓腸外側皮神經分佈。針經皮膚,皮下組織,進入脛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長伸肌。支配脛骨前肌和長、趾長伸肌。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趾長伸肌→小腿骨間膜→脛骨後肌[8]。
11.2 穴區神經、血管
12 足三裏的功效與作用
足三裏有理脾胃、調氣血、補虛乏、瀉胃熱、防病保健的作用[8]。
《內經·海論》:“胃者水穀之海,其輸在氣街,下至三裏。”依此推之,氣街以下,至於三裏,統爲胃之俞穴。華元化謂:三裏主治五癆、羸瘦、亡陽、虛乏、胸瘀血、乳癰等症。秦承祖謂:諸症皆治,但以治胃爲主。據此可知本穴功能,不僅行於腹部,而兼治全身上中下也。《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陽有陰疾者,取之下陵三裏。”
足陽明經屬胃絡脾,足三裏是本經的合穴,又是胃腑下合穴,可健脾和胃、運化水溼,主治脾胃病和水溼爲患,故有“肚腹三裏留”之說[8]。
脾胃爲氣血生化之源,陽明經多氣多血,故足三裏穴可補益氣血,治療氣血虧虛引起的各種虛證[8]。
13 足三裏穴主治病證
足三裏穴應用廣泛,爲全身強壯要穴[8],鍼灸按摩可預防腦血管意外的發生,亦爲消化系統常用要穴。
足三裏穴主治胃痛,胃脘疼痛,胃中寒,嘔吐,噁心,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痙攣,胃下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噎膈,小兒厭食,輔助胃鏡檢查,腹痛,腹脹,腸鳴,腸癰,腸炎,消化不良,泄瀉,便祕,痢疾,疳積,小腹堅,小腸疝氣,少腹腫痛,腸梗阻,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驚癇,心煩,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癲狂,妄笑,頭痛,神經性頭痛,失眠,眩暈,癲癇,面神經麻痹,中風,偏癱,口㖞,腳氣,水腫,下肢痿痹,下肢不遂,四肢腫脹,心悸,氣短,虛勞羸瘦,口苦無味,噁心嘔吐,納呆,噎嗝吐血,頭暈,驚悸怔忡,胸脅滿痛,不寐,咳嗽,痰飲,痰多,喘息,氣喘,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咯血,虛勞,瘧疾,熱病,小便不利,遺尿,疝氣,目不明,眼目諸疾,諸虛,耳聾,頷痛,喉痹,頸項腫痛,脫肛,婦人髒躁,血暈,子癇,妊娠惡阻,乳癰,赤白帶下,痛經,產後腰痛,產後血暈,產後腹痛,帶下,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陽萎,遺精,腎炎,膀胱炎,疔瘡癰疽,癮疹,寒溼腳氣,膝痛,下肢瘻蹙,足脛痠痛,下肢癱瘓,下肢痹痛,下肢麻痹,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坐骨神經痛,膝脛痠痛,肝炎,休克,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病,白細胞減少症,怔忡,黃疸,膽囊炎,闌尾炎,耳鳴,疔癤,蕁麻疹,髒氣虛憊,貧血,風溼熱小兒麻痹,口腔疾患等。
足三裏穴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瀉、便祕、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羸瘦[8]。
足三裏主治脾胃、心神、胸肺、少腹、下肢等疾患:如脘腹脹滿、口苦無味、噁心嘔吐、納呆、胃脘疼痛、噎嗝吐血、四肢腫脹、便祕、頭暈、心煩、驚悸怔忡、胸脅滿痛、癲狂、驚癇、不寐、中風、咳嗽、痰飲、喘息、虛勞、咯血、瘧疾、熱病、小便不利、遺尿、疝氣、眼目諸疾、諸虛、耳聾、頷痛、喉痹、頸項腫痛、脫肛、婦人髒躁、血暈、子癇、妊娠惡阻、赤白帶下、痛經、產後腰痛、疔瘡癰疽、癮疹、寒溼腳氣、膝痛、下肢瘻蹙、足脛痠痛等。凡真氣不足、臟器虛憊、五勞七損、羸瘦虛乏等症皆治[8]。
現代又多用以足三裏治療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肝炎、急性胰腺炎、休克、神經性頭痛、高血壓、癲癇、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動脈硬化、支氣管哮喘、白細胞減少症、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8]。
足三裏主治胃痛,噁心,嘔吐,呃逆,噎膈,納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祕,腸癰,乳癰,目疾,喉痹,頭痛,失眠,眩暈,心悸,怔忡,氣喘,虛勞,黃疸,水腫,癲癇,下肢痹痛、癱瘓或麻痹,腳氣;以及急慢性胃腸炎,潰瘍病,胰腺炎,膽囊炎,闌尾炎,高血壓,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並有強壯作用[8]。
足三裏主治胃脘痛,胃中寒,嘔吐,呃逆,消化不良,疳疾;腹脹,腹痛,腸鳴,泄瀉,便祕,痢疾,腸癰;咳嗽,氣喘,痰多,氣短;失眠,癲狂,妄笑,髒躁,心悸;遺尿,小便不利,水腫;產後血暈,產後腹痛,帶下,妊娠惡阻,子癇;頭暈,目不明,耳聾,耳鳴,口㖞;疔癤,蕁麻疹;中風偏癱,下肢痿痹,膝脛痠痛,腳氣,乳癰;髒氣虛憊,虛勞羸瘦,小腹堅,黃疸,小腸疝氣,少腹腫痛,噎膈。
消化系統疾病:急慢性胃腸炎,胃痙攣,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腸炎,痢疾,急慢性胰腺炎,闌尾炎,腸梗阻,肝炎,消化不良,小兒厭食,輔助胃鏡檢查;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針尖略向下斜刺,其針感可沿足陽明胃經下行至足踝、足跗和足趾[8];針尖略向上斜刺,部分針感可沿足陽明胃經逐漸循股上行至股部和腹部[8];
—般直刺0.8~1.2寸。系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回陽九針穴之一[8]。
針尖略向上斜刺,在不斷捻轉運針之時,針感可沿胃經逐漸循股走至髀關、歸來、天樞等穴,少數走向胃腑、劍突處;
消腫利水可用子午搗臼法。
14.2 灸法
15 足三裏穴的配伍
足三裏配天樞、三陰交、腎俞、行間,有調理肝脾,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月經過多,心悸。
足三裏配曲池、豐隆、三陰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頭暈目眩。
足三裏配梁丘、期門、內關、肩井,有清瀉血熱,疏肝理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乳癰。
足三裏配上巨虛、三陰交、切口兩旁俞穴,有良好的鎮痛作用,用於胃次全切除術。
足三裏配陽陵泉、行間,有理脾胃,化溼濁、疏肝膽,清溼熱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足三裏配內關、中脘,有和胃降逆,寬中利氣的作用,治胃脘痛、反胃嘔吐[8]。
足三裏配脾俞、氣海、腎俞,有溫陽散寒,調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虛慢性腹瀉。
16 特效按摩
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裏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長期堅持,可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益壽延年[8]。
17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胃病者,腹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裏也。
《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取三裏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裏。
《黃帝內經靈樞·五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裏。
《黃帝內經靈樞》: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裏骨爲幹。腸中不便,取三裏……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取三裏以下胃氣逆。
《外臺祕要》: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裏,令人氣上眼閣,以三裏下氣。
《鍼灸甲乙經》:陽厥悽悽而寒,少腹堅,頭痛,脛股腹痛,消中,小便不利,善嘔,三裏主之。狂歌妄言,怒,惡人與火,罵詈,三裏主之。痓,身反折,口噤,喉痹不能言,三裏主之。五臟六腑之脹,皆取三裏,三裏者,脹之要穴也。水腫脹,皮腫,三裏主之。腸中寒,脹滿善噫,聞食臭,胃氣不足,腸鳴腹痛泄,食不化,心下脹,三裏主之。霍亂遺矢,三裏主之。陰氣不足,熱中,消谷善飢,腹熱身煩,狂言,三裏主之。胸中瘀血,胸脅支滿,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三裏主之。乳癰有熱,三裏主之。
《鍼灸大成》: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髒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悶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水氣蠱毒,鬼擊,痃癖,四肢滿,膝胻痠痛,目不明,產婦血暈。
18 研究進展
18.1 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針刺足三裏,使白細胞的總數升高,紅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數均升高,嗜酸性白細胞減少、血沉加快;血內乳酸、丙酮酸含量升高,轉氨酶活性增加[8]。
18.2 對循環系統影響
補法使心率減慢,瀉法則加快;輕刺激使血管擴張,重刺激使血管收縮[8]。
18.3 對呼吸系統影響
使通氣量、肺活量增加,在病理情況下,可使呼、吸氣階段的氣道阻力降低[8]。
18.4 對消化系統影響
可改善胃腸的蠕動,使胃蠕動減弱者加強,反之則減弱;能使健康人味覺閾值升高,唾液澱粉酶含量升高。另可使大網膜對胃腸潰瘍有修復作用[8]。
針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裏和手三裏,觀察發現胃弛緩時針刺使收縮加強,胃緊張時變爲弛緩,並可解除幽門痙攣;針刺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兒的足三裏、合谷、三陰交,可使原來低下的胃遊離酸、總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針刺入及家兔的“足三裏”,發現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體的革蘭陰性桿菌,也能滅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 u/mL,兔增加62.1 u/mL,兩者均在針後12 h增加最明顯。另有實驗針刺足三裏,發現正常人或萎縮性胃竇炎患者的胃泌素增加,正常人組爲空腹對照組的2.08倍,萎縮性胃竇炎組爲對照組的1.65倍,兩者和針前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經實驗研究表明,針刺足三裏對胃腸運動影響的傳人途徑以軀體神經爲主,但不排除血管及其周圍神經結構的參與,交感傳出纖維是針刺引起胃蠕動變化的重要作用途徑。也有報道認爲足三裏的傳人衝動是通過軀體神經和血管壁神經叢兩條道路傳入的。[8]
針刺對健康者的胃蠕動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隨機體功能狀態不同,針刺反應胃功能也不同。從胃電圖也顯示出雙向調整作用。針刺218例健康者的足三裏穴,以觀察其胃的張力、胃蠕動頻率、胃的排空時間等,所得結果是,機體的功能狀態不同,針刺反應也不同,是一種雙向調整作用。已從正常與某些患者,在針刺足三裏穴時,胃電的變化中得到證實。當針刺足三裏時,胃電頻率和振幅均有雙向的調整作用。
針刺足三裏,治療消化系統病時,針刺對胃酸和胃蛋白酶有調整作用,原來水平高者,針刺後降低,而低者則升高,對營養不良患者低於正常的胃總酸、遊離酸、胃蛋白酶、脂肪酶等指標,針刺後可恢復正常。
對腸功能的影響 80例便祕患者,針刺後順利排便;對腹瀉患者有止瀉作用。
18.5 對呼吸功能的影響
40名健康男女青年,針刺足三裏時,安靜肺通量比針前增加24.9%,耗氧量增強22.8%。
18.6 對防衛系統影響
本穴等灸具有抗炎性滲出作用,對各種特異性抗體或非特異性抗體,都具加速其產生並提高效價的效應,並在T細胞的免疫上起到調整作用[8]。
針刺足三裏可以促進乙肝表面抗原轉陰率的提高。對免疫蛋白中的IgG、IgA有一定影響。能提高補體C3DHA值,從而控制發病。
配三陰交,溫針治療121例,因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治療6天后,白細胞升高的有效率爲73.6%。
18.7 對神經體液調節功能的影響
針刺足三裏對內分泌功能有一定影響,如有報道顯示,用電針刺激健康人足三裏可引起唾液澱粉酶含量顯著增加。動物實驗證明,連續7d針刺“足三裏”等穴,靜脈注射131I,動物甲狀腺對131I的攝取明顯降低,表現爲抑制對131I吸收的作用。針刺足三裏對血糖有調節作用,正常人服用大量糖後針刺足三裏,獲得的耐糖曲線有三種:原來水平高者,顯著下降;原水平低者,略升高;少數無變化。對休克患者,針後20 min,血糖升高明顯;對糖尿病患者,針刺足三裏能顯著降低血糖。[8]
對110例健康者針刺足三裏穴,引起唾液澱粉酶含量顯著增加。亦有實驗表明,針刺足三裏,當拇指向前捻轉時,唾液澱粉酶含量驟然增加,拇指向後則降低。
18.8 對垂體一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
針刺足三裏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有促進作用,如動物針刺“足三裏”、“腎俞”等穴後,尿中17-酮類固醇含量明顯增高,腎上腺皮質變厚,細胞體積增大,腺體重量增加。組織化學方法觀察可看到腎上腺皮質內的抗壞血酸、膽固醇和琥珀酸脫氫酶的活力增強。[8]
18.9 鎮痛作用
多數人認爲針刺足三裏可提高痛閾,也可增加腦5-羥色胺(5-HT)總量的轉換率,而加強針刺鎮痛效果。有報道顯示,電針“足三裏”可使中縫大核內縫一脊神經元激活,而對其傷害性反應發生抑制,與電針前對照相比自發放電增加,傷害性反應下降。另外,也有通過家兔血小板細胞化學和外周粒細胞化學的研究,觀察血小板或外周粒細胞中5-HT、非特異性酯酶等變化,針刺“足三裏”,使痛閾顯著提高者,同時也觀察到非特異性酯酶、酸性磷酸酯、腺苷三磷酸酶、單胺氧化酶及5-HT等單胺物質含量都顯著提高(P<0.01),因此,實驗也反應出中樞神經系統的5-HT的變化與鍼灸鎮痛有關。[8]
18.10 調整銅鋅失調
18.11 對腸胃功能的影響
①從大鼠、豚鼠、兔等動物的實驗中可以看出針刺兔的“足三裏穴”,對小腸的運動以減弱爲主,亦有部分動物表現先減弱後增強。並從另一實驗中得到,當輕捻轉與留針時,小腸運動以增強爲主,重捻則運動減弱。
②對兔小腸消化間期綜合肌電有明顯影響,可使小腸電週期縮短,III相時程延長,即小腸分節運動週期縮短,每一次蠕動持續時間延長,有助於小腸對食糜的消化。
③對引起腸運動效應的傳導途徑研究中得知,除神經的傳導外,還有動脈壁上的一些結構參與,其中平滑肌的傳導很可能參與這一效應。
④有鎮嘔效應,表現爲嘔吐的症狀持續時間縮短。鎮嘔吐的機理,是通過迷走神經,當切斷迷走神經後,電針鎮嘔吐的效應就消失。
18.11.1 對大鼠胃酸分泌有調整作用
調整的機理可能是電針能引起鼠內啡呔含量增加,而使胃酸排出量增加。當切除迷走神經支配時,並不影響針刺對胃酸分泌的調整作用。從另一實驗也證實了電針“足三裏”對胃酸的分泌有調整作用,當造成大鼠應激性胃潰瘍時,針刺“足三裏”穴能抑制胃酸分泌,對應激性潰瘍起保護性的作用。
18.11.2 對大鼠胰蛋白酶的影響
當針“足三裏”時,能明顯降低大鼠胰蛋白濃度及排出量,即抑制胰酶分泌。對胰腺有保護性作用。這也許是針刺治療急性胰腺以得良好效果的機理。
鎮痛機理 據報道針刺大鼠“足三裏”時,下丘腦室旁核、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β-內啡呔含量下降。
對免疫異常有調整作用,如對自發性高血壓的胸腺細胞玫瑰花結形成率,初次抗體生成能力及血清溶血素,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對正常大鼠的免疫功能無顯著影響。
19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2.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5.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54.
-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82-184.
-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