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

明 張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論證(七二)

瘕之病,即積聚之別名。《內經》止有積聚疝瘕,並無證字之名,此後世之所增設者。蓋者徵也;瘕者,假也。徵者成形而堅硬不移者是也,假者無形而可聚可散者是也。成形者,或由血結,謂之血,或由食結,謂之食。無形者惟在氣分氣滯則聚而見形,氣行則散而無跡。此瘕之辨也。然又有痛者,有不痛者。痛者聯於氣血,所以有知,氣血行則愈,故痛者易治;不痛者不通氣血,別結窠囊,藥食難及,故不痛者難治,此又治之有辨也。其他如肺之積曰息奔,心之積曰伏梁,脾之積曰痞氣,肝之積曰肥氣,腎之積曰奔豚,以至後世有曰癖、曰痞塊之屬,亦不過以形見之處有不同,故名亦因之而異耳。總之非在氣分,則在血分。知斯二者,則瘕二字已盡之矣。但血氣瘕,各有虛實,而宜攻宜補,當審之真而用之確也。諸經義另詳積聚門,所當參閱。《骨空論》曰∶任脈爲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張子和曰∶遺溺閉癃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血涸、月事不行,行後小腹有塊,或時動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謂之疝,而謂之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