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

明 張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疳蝕瘡(六十五)

陳氏曰∶凡痘瘡已靨未愈之間,五臟未實,肌肉尚虛,血氣未復,被風邪所搏,則津液澀滯,遂成疳蝕,宜用雄黃散綿繭散等藥治之。久而不愈,則多致不起。薛氏曰∶前方乃解毒殺蟲之劑,若毒發於外,元氣未傷者,用之多效,若元氣傷損,邪火上炎者,用大蕪荑湯六味丸。若赤痛者,用小柴胡湯生地黃。若肝脾疳證,必用四味肥兒丸,及人蔘白朮散,更佐以九味蘆薈丸。萬氏曰∶凡痘後疳蝕瘡,至毒壅肌肉,內透筋骨,外連皮膚,時痛出血,日久不痊者,此毒在脾經,甚爲惡候,乃不足之證也,內服十全大補湯,外用綿繭散貼之。疳蝕出血者,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