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

明 張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經義

《通評虛實論》帝曰∶腸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帝曰∶腸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腸下濃血何如?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帝曰∶腸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髒期之。《百病始生篇》曰∶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太陰陽明論》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爲飧泄,久爲腸。《大奇論》曰∶脾脈外鼓,沉爲腸,久自已。肝脈小緩爲腸,易治。腎脈小搏沉。爲腸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亦下血,二髒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澀爲腸,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論疾診尺篇》曰∶大便赤瓣飧泄,脈小,手足寒者,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泄易已。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經脈篇》曰∶腎所生病爲腸。《陰陽別論》曰∶陰陽虛腸死。《氣厥論》曰∶腎移熱於脾,傳爲虛,腸死。《玉機真藏論》曰∶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皆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