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塊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ǐ kuài

2 註解

痞塊   病名。   ①泛指腹內腫塊。《丹溪心法·積聚痞塊》:“痞塊在中爲痰飲,在右爲食(一雲“痰”),積在左爲血塊,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也,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雜病廣要·積聚》:“大抵積塊者,皆因一物爲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盤,按之堅硬也。食積敗血,脾胃有之,痰涎之積,左右皆有之。”   ②指肝積周之幹謂:“痞塊肝積也。肝經溼熱之氣,聚而成也。”參見肝積條。   ③指癥瘕。見《東醫寶鑑·積聚》)癥有定位,按之不能移動;瘕則或聚或散,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亦多在腹腔。參見癥瘕積聚條。又當前臨牀所見之肝脾腫大,亦屬痞塊類疾病,可用鱉甲煎丸,或滋水清肝飲加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