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

明 張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灸法

凡用灸法,必其元陽暴脫,及營衛血氣不調,欲收速效,惟艾火爲良。然用火之法,惟陽虛多寒,經絡凝滯者爲宜。若火盛金衰,水虧多燥,脈數發熱咽乾面赤口渴便熱等證,則不可妄加艾火。若誤用之,必致血愈燥而熱愈甚,是反速其危矣。一、凡灸法頭面艾炷宜小不宜大,手足上乃可粗也。又須自上而下,不可先灸下,後灸上。灸非風卒厥危急等證∶神闕∶用淨鹽炒幹,納於臍中令滿,上加濃姜一片蓋定,灸百壯至五百壯,愈多愈妙。姜焦則易之。或以川椒代鹽;或用椒於下,上蓋以鹽,再蓋以姜灸之,亦佳。丹田氣海∶二穴俱連命門,實爲生氣之海,經脈之本,灸之皆有大效。灸非風連髒,氣塞涎上,昏危不語等證∶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足三裏。灸口眼歪斜聽會(灸眼)、客主人(灸眼)、頰車(灸口)、地倉(灸口)、承漿(灸口)、合谷。灸手足不遂,偏枯等證∶百會、肩、曲池風市環跳足三裏絕骨(即懸鐘)。華元化曰∶心風者,宜灸心俞肺風者,宜灸肺俞脾風者,宜灸脾俞肝風者,宜灸肝俞腎風者,宜灸腎俞。又治陽脫灸法,見熱陣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