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嶽全書》

明 張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經義

《金匱真言論》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二陰。《氣厥論》曰∶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脈解篇》曰∶太陰所謂病脹者,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腎脈微急,爲不得前後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之後。《五常政大論》曰∶涸流之紀,其病痿厥堅下。其病癃閉,邪傷腎也。《六元政紀大論》曰∶不遠熱則熱至,淋之病生矣。太陽所至爲流泄禁止。燥勝則幹。《至真要大論》曰∶太陰司天,病陰痹大便難陰氣不用病本於腎。太陽之勝,隱曲不利,互引陰股少陰之復,隔腸不便。《宣明五氣篇》曰∶腎惡燥。《髒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雜病篇》曰∶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