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wèi zǐ tāng

2 概述

五味子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十一首。

3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方之五味子湯

3.1 別名

千金五味子湯[1]

3.2 處方

五味子桔梗紫菀甘草續斷各二兩,地黃桑白皮各五兩,竹茹三兩,赤小豆一升[1]

五味子 桔梗 紫菀 甘草 續斷各6克 地黃 桑根白皮各15克 竹茹9克 赤小豆15克

3.3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上九味,哎咀。

3.4 功能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唾中有膿血,痛引胸脅[1]

咳嗽,唾中有膿血,痛引胸脅。唾中有膿血,牽胸脅痛咳嗽皮膚乾燥

3.5 用法用量

水煎,分三次服[1]

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以水9升,煮取2升7合,分3次服。

3.6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此火乘於肺,所以唾中有膿血,而胸脅牽痛乃血不榮筋之故,故用五味紫菀滋培津血,桔梗、桑皮疏泄肺氣竹茹、小豆清膈上火,生地逐傷中血,川斷行經絡,甘草平調中氣。不獨爲火乘肺氣之專藥,並可爲熱傷肺痿神丹

3.7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4 聖濟總錄》卷十九方之五味子湯

4.1 組成

五味子半夏(湯洗,去滑)各三兩,炒蘇子八兩,麻黃細辛紫菀黃芩炙甘草各二兩,人蔘桂枝當歸各一兩五[1]

五味子3兩,紫蘇子(炒)8兩,麻黃(去根節)2兩,細辛(去苗葉)2兩,紫菀(去苗土)2兩,黃芩(去黑心)2兩,甘草(炙)2兩,人蔘1兩,桂(去粗皮)1兩,當歸(焙)1兩,半夏(湯洗去滑7遍)3兩。

4.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粗末[1]

4.3 主治

聖濟總錄》卷十九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肺痹上氣發咳[1]

4.4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匕,加生薑五片,水煎,不拘時服[1]

每服4錢匕,水1盞,加生薑5片,同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方五味子湯

5.1 組成

五味子附子(炮,去皮臍)、巴戟天去心)、鹿茸(燎去毛,酥炙)、山茱萸熟地黃、炒杜仲等分[1]

5.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粗末[1]

銼散

5.3 功能主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方五味子湯主治腎虛坐臥溼地,腰膝重着疼痛腹脹滿,濡泄無度,行步艱難,足痿、清厥,甚則浮腫面色不常[1]

腎虛坐臥溼地,腰膝重着疼痛腹脹滿,濡泄無度,行步艱難,足痿清厥,甚則浮腫面色不常,或筋骨並闢,目視(目荒)(目荒),膈中咽痛

5.4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加生薑七片、鹽少許,水煎,食前服[1]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7片,鹽少許,煎7分,去滓,食前服。

6 奇效良方》卷一方之五味子湯

6.1 別名

五味湯

6.2 組成

五味子、炒杏仁、桂心各一錢,防風炙甘草赤芍藥川芎各二錢,川椒三分[1]

6.3 主治

奇效良方》卷一方之五味子湯主治風中於肺,肺經受病,多汗惡風,時咳短氣,晝瘥夜甚,其狀偃臥胸滿,息促冒悶,其鼻兩邊下至口、上至眉呈白色[1]

肺經受病,多汗惡風,時咳短氣,晝瘥夜甚,其壯偃臥胸滿,息促冒悶,風中於肺也,其鼻兩邊,下至於口,上至於眉白色,急灸肺腧百壯,若色黃,其肺已傷,化而爲血,不可治也。若妄撮空指地,拈衣摸牀,如此數日必死矣。

6.4 用法用量

水煎[1]

上作1服。水2鍾,煎1鍾,不拘時候服。

6.5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風中肺臟,衛外不密而真陽暗虛,故多汗惡風喘咳短氣焉。五味、桂心溫營氣以收肺,白芍防風營血祛風杏仁逆氣,炙草緩中州川椒真火以納氣也,俾氣順痰消,則肺葉寧而呼吸有權,何患喘咳短氣乎?此斂散合用之劑,爲陽虛風中肺臟,喘咳多汗之專方。

6.6 附註

五味湯(《嵩崖尊生》卷十)。

7 證治準繩·類方》第二冊方之五味子湯

7.1 組成

五味子、炒桔梗紫菀、炒甘草續斷各五分,生地黃、炒桑白皮各二錢,竹茹一錢,赤小豆一撮[1]

7.2 用法用量

水煎[1]

7.3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第二冊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咳嗽痰中帶血,胸膈疼痛皮膚乾燥[1]

8 證治準繩·女科》卷五方五味子湯

8.1 組成

五味子人蔘杏仁各二錢,陳皮麥門冬去心)各一錢[1]

8.2 用法用量

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1]

8.3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女科》卷五方五味子湯主治產後喘促,脈伏而厥[1]

8.4 附註

雜病源流犀燭》亦有本方,但多白朮,治胃虛喘而不止,抬肩擷肚[1]

9 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卷七方五味子湯

9.1 組成

五味子山茱萸龍骨牡蠣何首烏遠志五倍子地骨皮[1]

9.2 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卷七方五味子湯主治腎虛而汗[1]

9.3 用法用量

水煎[1]

10 外科活人定本》卷一方之五味子湯

10.1 組成

川牛膝防己檳榔赤芍藥五味子牛蒡子等分[1]

10.2 主治

外科活人定本》卷一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足跟發,初起發癢[1]

10.3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服[1]

11 證治準繩·幼科》卷五方五味子湯

11.1 組成

五味子1錢半,人蔘1錢,麥門冬2錢,杏仁2錢。

11.2 主治

證治準繩·幼科》卷五方五味子湯主治小兒痘疹收靨喘促而厥。

11.3 用法用量

上加生薑3片,大棗3枚,水煎服。

12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方五味子湯

12.1 組成

五味子半兩,當歸半兩,麻黃6銖,乾薑6銖,桂心6銖,人蔘6銖,紫菀6銖,甘草6銖,細辛3銖,款冬花3銖,大黃1兩半(一方無款冬、大黃,有大棗3枚)。

12.2 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五方五味子湯主治小兒風冷入肺,上氣氣逆面青喘迫,咳嗽晝夜不息,食則吐不下。

12.3 用法用量

(口父)咀。以水2升半,煮取9合,去滓。兒60日至100日,1服2合半;100日至200日,1服3合。其大黃別浸1宿下。

12.4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小兒風冷入肺咳嗽,用麻、桂、幹、辛、款冬、甘、菀當矣。以其有面青、喘迫、吐逆不下,知肺胃之氣大虛,非藉人蔘不能安其胃氣;非藉白朮不能止其吐逆;非藉五味不能斂其喘迫;蓋小兒面青逆冷,必非伏熱假象,但其咳嗽晝夜不息,必有乳癖留滯於中,若系虛嗽,火動則劇,火靜則止,定屬虛中挾痰之象無疑,非藉大黃不能滌其乳癖;非藉當歸不能和其血氣。

12.5 附註

按:本方方名,《外臺祕要》引作“五味湯”。

13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方之五味子湯

13.1 組成

五味子(炒)1兩,黃耆(銼)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大腹(微煨,銼)1兩,桑根白皮(炙,銼)1兩,白朮1兩,桂(去粗皮)1兩,檳榔(煨)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炒)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熟)1兩半,防己1兩半。

13.2 主治

聖濟總錄》卷九十一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虛勞四肢浮腫,氣急,大小便不利,坐臥不安

13.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微利即止。

13.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14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方五味子湯

14.1 組成

五味子1兩半,蒺藜子(炒,去角)1兩半,麻黃(去根節,炒,掠去沫,焙)1兩半,桑根白皮(銼)1兩半,白石脂1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百合1兩半,貝母(煨,去心)1兩,款冬花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紫菀(去苗土)1兩,柴胡(去苗)1兩,旋覆花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14.2 主治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方五味子湯主治咳嗽晝減夜加,不得眠睡,食即吐逆。

14.3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粳米50粒,煎取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4.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15 外臺祕要》卷十六引《刪繁方》之五味子湯

15.1 組成

五味子2兩,甘草(炙)2兩,紫菀2兩,桂心2兩,附子(炮)2兩,麻黃(去節)2兩,乾薑2兩,芎2兩,細辛1兩,幹棗20枚(擘)。

15.2 主治

外臺祕要》卷十六引《刪繁方》之五味子湯主治氣極寒,傷風肺虛咳,氣短不得息,胸中迫急。

15.3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

15.4 用藥禁忌

海藻菘菜豬肉、生蔥、生菜

16 方出《本草衍義》卷八,名見《普濟方》卷二六七方五味子湯

16.1 別名

五味子煎

16.2 組成

五味子(方紅熟時採)。

16.3 主治

方出《本草衍義》卷八,名見《普濟方》卷二六七方五味子湯主治肺虛寒。

16.4 用法用量

作湯服。

16.5 製備方法

蒸爛,研濾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貯。

16.6 附註

五味子煎(《壽親養老》卷四)。

17 外臺祕要》卷九引《古今錄驗》方之五味子湯

17.1 別名

五味子散

17.2 組成

五味子1兩,前胡3兩,紫菀2兩,甘草(炙)2兩,桂心2兩,生薑2兩,棗30枚(劈),山茱萸3兩。

17.3 主治

外臺祕要》卷九引《古今錄驗》方之五味子湯主治逆氣咳嗽,胸膈中寒熱短氣不足。

17.4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7升,絞去滓,每服1升,日3夜2。

17.5 製備方法

上切。

17.6 用藥禁忌

忌生蔥、海藻菘菜

17.7 附註

五味子散(《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六)。《廣濟方》用橘皮不用山茱萸

18 普濟方》卷三十四引《護命》方之五味子湯

18.1 組成

五味子1分,白茯苓(去皮)1分,人蔘1分,芎1分,遠志去心)1分,酸棗仁1分,熟地黃(焙)1分,麥門冬1分(去心),桑寄生5錢。

18.2 主治

普濟方》卷三十四引《護命》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膽虛冷,頭痛,心中驚悸,睡臥不安,常如人將捕之,精神不守。

18.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加大棗2枚,煎7分,任意服。

18.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9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聖濟總錄》卷三十二方之五味子湯

19.1 組成

甘草1兩,桂2兩,五味子2兩,杏仁30枚,生薑8兩(切)。

19.2 主治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聖濟總錄》卷三十二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卒中冷,聲嘶啞者。傷寒外邪客於肺,卒失音

19.3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分2次服。

20 外臺祕要》卷九引《深師方》之五味子湯

20.1 組成

五味子2兩,桂心1兩,甘草(炙)1兩,細辛1兩,乾薑3兩,紫菀2兩(一方1兩),大棗20枚(擘),麻黃2兩(去節)。

20.2 主治

外臺祕要》卷九引《深師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咳嗽短氣不得息,發熱,胸苦滿,不得飲食。肺中寒,涕唾稠濁。

20.3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次服。無乾薑生薑亦得。

20.4 製備方法

上切。

20.5 用藥禁忌

海藻菘菜生菜、生蔥。

21 張文仲方》引《隱居效方》(見《外臺祕要》卷三十五)之五味子湯

21.1 別名

五味子散

21.2 組成

五味子4分,當歸4分,芍藥4分,白朮4分,甘草(炙)2分,桂心2分。

21.3 主治

張文仲方》引《隱居效方》(見《外臺祕要》卷三十五)之五味子湯主治小兒夜啼不安,此腹痛,故至夜輒劇。

21.4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煎取5合,分服之。

21.5 製備方法

上切。

21.6 附註

五味子散(《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二)。

22 《活人書》卷十七方五味子湯

22.1 別名

加味生脈散

22.2 組成

人蔘1分,五味子半兩,麥門冬去心)1分,杏仁(去皮尖)1分,橘皮(去白)1分。

22.3 主治

《活人書》卷十七方五味子湯主治傷寒、痘疹、產後等見氣虛喘咳嗽,脈伏而厥者。

22.4 用法用量

生薑10片,棗子3枚,以水3大白盞,煎至1盞半,去滓,分2次服。

22.5 製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22.6 附註

加味生脈散(《醫學入門》卷四)。《濟陰綱目》汪箕箋:此補肺法,果虛者宜之。

23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方五味子湯

23.1 組成

五味子1兩,人蔘1兩,訶黎勒皮(炒)1兩,白朮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桔梗(炒)1兩,枳殼麩炒,去瓤)1兩,前胡(去苗土)1兩,貝母去心,炒)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1兩,甘草(炙)1兩,半夏生薑汁和作曲,焙乾)1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乾薑(炮裂)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23.2 功效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方五味子湯功在利胸膈,和脾肺氣,止嗽思食。主治痰盛,心經虛熱咽喉幹煿,舌澀壅悶,口內生瘡。

23.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1棗大(切),煎至7分,去滓溫服

23.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4 外科精要》卷下方之五味子湯

24.1 組成

五味子1兩,黃耆(炒)3兩,人蔘2兩,麥門冬1兩,粉草(炙)5錢。

24.2 主治

外科精要》卷下方之五味子湯主治癰疽,腎水枯涸,口燥舌幹

24.3 用法用量

上每服5錢,水煎,日夜服5-7劑。

25 《百一選方》卷五方五味子湯

25.1 組成

橘皮3兩(去白),甘草1兩半(炙),麻黃4兩(去根節),真北五味子2兩,杏仁2兩(麩炒,去皮尖)。

25.2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5.3 主治

《百一選方》卷五方五味子湯主治寒喘

25.4 用法用量

每服2大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通口服,不拘時候。

25.5 加減

如喘甚,加藥末,入馬兜鈴桑白皮同煎;夏月減麻黃1兩。

25.6 臨牀應用

喘:滁陽高司法,名申之,每苦喘疾,發甚時,非此藥不能治。

26 《朱氏集驗方》卷五方五味子湯

26.1 組成

五味子1兩半,胡桃肉1兩半,生薑5兩(去皮),甘草1兩,杏仁1兩。

26.2 功效主治

《朱氏集驗方》卷五方五味子湯功在益肺。主治寒嗽

26.3 用法用量

上將五味子4味於鉢中研爛如泥,同甘草末再研令得所,入瓷盒中,取沸湯調服。加人蔘尤妙。

27 仁齋直指方論》卷八方之五味子湯

27.1 組成

北五味子1兩,杏仁(去皮,麩炒)1兩,橘紅1兩,麻黃(去節)1兩半,甘草(炙)半兩,生乾薑半兩,辣桂半兩。

27.2 主治

仁齋直指方論》卷八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寒喘

27.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半,加蘇葉3片,水煎服。

27.4 加減

肺虛,加炒阿膠;喘甚,加馬兜鈴

27.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28 普濟方》卷一三九方之五味子湯

28.1 組成

五味子1兩,紫菀(取茸)1兩,桔梗1兩,續斷1兩,竹茹1兩,桑白皮1兩,人蔘1兩,知母1兩,熟地黃1兩,甘草1兩。

28.2 主治

普濟方》卷一三九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傷中唾血脅下痛身熱不解。

28.3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溫服7合,1日3次。

29 聖濟總錄》卷一八三方之五味子湯

29.1 組成

五味子(炒)1兩,前胡去蘆頭)1兩,當歸(切,焙)1兩,黃耆(炙,銼)1兩,生乾地黃(焙)1兩,人蔘1兩,小麥1合,黃芩(去黑心)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甘草(炙,銼)3分,桂(去粗皮)半兩,升麻半兩。

29.2 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八三方之五味子湯主治乳石發爲癰疽。

29.3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2盞,加大棗1枚(擘破),生薑3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各1次。

29.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0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方五味子湯

30.1 組成

五味子、桂(去粗皮)、乾薑(炮)各等分

30.2 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方五味子湯主治小兒暴嗽

30.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溫服

30.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1 聖濟總錄》卷一二三方之五味子湯

31.1 組成

五味子(炒)1兩半,乾薑(炮)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桂(去粗皮)1兩,桑根白皮(銼,炒)3兩,粳米(炒)1合。

31.2 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二三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咽喉中生谷賊,結腫疼痛,妨害飲食。

31.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次,不拘時候。

31.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2 聖濟總錄》卷一一六方之五味子湯

32.1 組成

五味子1兩,山芋1兩,半夏(湯洗去滑)3分,鹿茸(酒浸1宿,酥炙)1分,白朮(米泔浸1宿,銼,炒)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檳榔(銼)半兩,熟乾地黃(焙)半兩,乾薑(炮裂)半兩,白豆蔻(去皮)1分,木香1分,丁香1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

32.2 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一六方之五味子湯主治鼻出清涕

32.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

32.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3 飲膳正要》卷二方之五味子湯

33.1 組成

五味1斤(淨肉),紫蘇葉6兩,人蔘4兩(去蘆,銼),沙糖2斤。

33.2 功效

飲膳正要》卷二方之五味子湯功在生津止渴,暖精益氣

33.3 用法用量

上藥用水2鬥,熬至1鬥,濾去滓,澄清,任意服之。代葡萄酒飲。

34 醫方集解》方之五味子湯

34.1 組成

生脈散陳皮甘草

34.2 主治

醫方集解》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肺虛少氣咳嗽自汗

34.3 附註

本方改爲丸劑,名“補氣丸”(見原書)。

35 奇效良方》卷三十二方之五味子湯

35.1 組成

五味子紫蘇麻黃細辛赤茯苓紫菀黃芩陳皮桑白皮、官桂、葶藶半夏甘草等分

35.2 主治

奇效良方》卷三十二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肺癰

35.3 用法用量

(口父)咀。每服5錢,水2盞,加生薑半分,煎至1盞,食後服

36 《杏苑》卷七方五味子湯

36.1 組成

五味子人蔘麥門冬陳皮等分

36.2 主治

《杏苑》卷七方五味子湯主治喘促脈大而厥。

36.3 用法用量

(口父)咀水煎熟,溫服

37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方之五味子湯

37.1 組成

五味子2兩,白朮1兩,紫蘇莖葉1兩,桔梗(銼,炒)1兩,半夏(湯洗7遍,焙乾)半兩。

37.2 主治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肺勞虛損腸鳴腹痛氣逆喘悶。

37.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5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7.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8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方之五味子湯

38.1 組成

五味子(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木香3分,檳榔3分,白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乾薑(炮)半兩,甘草(炙)半兩。

38.2 主治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傷寒柔痙,汗出,身體強直,手足多寒。

38.3 用法用量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晚再服。

39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方之五味子湯

39.1 組成

五味子2兩,款冬花(去梗)2兩,桂(去粗皮)2兩,人蔘2兩,麥門冬去心,焙)3兩,桑根白皮3兩。

39.2 主治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肺痿小便數

39.3 用法用量

每服六錢匕,水2盞,加生薑(和皮)5片,大棗2枚(擘破),粳米30粒,同煎至1盞,去滓,空心、食前溫服,1日3次。

39.4 製備方法

(口父)咀,如麻豆大。

40 外臺祕要》卷十引《廣濟方》之五味子湯

40.1 組成

五味子3兩,大棗50枚(擘),桑根白皮1升,藁本2兩,鍾乳3兩,款冬花2兩,雞蘇2兩。

40.2 主治

外臺祕要》卷十引《廣濟方》之五味子湯主治肺氣不足,寒從背起,口如含霜雪,語無聲音,劇者吐血,苦寒。

40.3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溫服。每服如人行7-8裏,進1服。

40.4 製備方法

上切。

40.5 用藥禁忌

忌豬、魚、炙肉、熱面、陳臭等物。

41 聖濟總錄》卷六十六方之五味子湯

41.1 別名

五味子散

41.2 組成

五味子(炒)半兩,人蔘半兩,桑根白皮(炙,銼)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白前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甜葶藶(隔紙炒)3分。

41.3 主治

聖濟總錄》卷六十六方之五味子湯主治咳嗽上氣。語聲不出,心胸痞悶,頭昏痰涎,小便赤澀

41.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41.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1.6 附註

五味子散(《雞峯普濟方》卷十一)。

42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方之五味子湯

42.1 組成

橘皮2兩,麻黃(去節)1兩,甘草(炙)1兩,杏仁(去皮尖,麩炒)1兩,五味子1兩,白茯苓1兩。

42.2 主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方之五味子湯主治秋、冬之交,皮膚寒溼所搏,寒氣內折,咳嗽晝夜不已。

42.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煎7分,去滓,食後、臨臥帶熱眼,1日3次。

42.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4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