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ēng má gāo

2 英文參考

Cimicifugae Past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升麻膏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十一首。

4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方之升麻膏

4.1 處方

升麻白薇(《肘後方》作白蘞)、漏蘆芒硝黃芩連翹各二兩,枳實(《經心錄》無枳實)、蛇銜革各三兩,梔子四十枚,蒴藿四兩[1]

升麻 白薇 漏蘆 連翹 芒消 黃芩各60克 蛇銜 枳實各90克 梔子40枚 蒴藋120克

4.2 製法

上藥爲粗末,水浸半日,以豬脂五升煎令水氣盡,去滓成膏[1]

上十味,微搗,用水300毫升,浸半日,以豬膏300克煎令水氣盡,去滓膏成。

4.3 功能主治

主治丹毒瘡腫熱赤[1]

4.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外塗患處[1]

敷患處,一日三次。

4.5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5 證治準繩·幼科》集三引張煥方之升麻膏

5.1 組成

升麻白蘞漏蘆芒硝各一分,連翹梔子各半兩[1]

5.2 製法

上藥爲末,以豬油半斤慢火熬藥至赤色,去滓[1]

5.3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塗患處[1]

5.4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幼科》集三引張煥方之升麻膏主治小兒赤丹初發,肉如火色或如雞冠者[1]

6 證治準繩·幼科》集三方之升麻膏

6.1 組成

升麻大黃景天、蛇銜草、梔子寒水石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梧桐皮各半兩[1]

6.2 製法

上藥爲細末,以竹瀝浸一夜,漉去竹瀝,以豬油一斤慢火熬,去滓成膏,每服棗大,竹瀝化下[1]

6.3 用法用量

磨塗患處[1]

6.4 功能主治

證治準繩·幼科》集三方之升麻膏主治小兒各種丹,發無常處,身熱如火燒[1]

7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一方之升麻膏

7.1 組成

升麻半兩,川大黃半兩,景天草半兩,蛇銜半兩,梔子仁半兩,寒水石半兩,川芒消半兩,藍葉半兩,生地黃半兩,芭蕉根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梧桐皮半兩。

7.2 主治

小兒一切丹,發無常處,體熱如火燒。

7.3 用法用量

旋取摩之;兼以膏如棗核大,以竹瀝調服之。

7.4 製備方法

上銼細,以竹瀝浸1宿,明日濾出,卻入鍋中,用臘月豬脂1斤,於慢火上熬一食久,承熱以綿濾去滓,候冷成膏,以瓷盒盛。

8 聖濟總錄》卷一○一方之升麻膏

8.1 組成

升麻2兩,薺苨2兩,莽草2兩,白芷1兩,防風(去叉)3兩,蜣螂4枚(別研),馬鬐脂半升,熊脂半升,豹骨髓半升。

8.2 主治

白禿發落

8.3 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泔漿水洗頭淨後塗藥。

8.4 製備方法

上9味,先將草藥搗羅爲細末,次將三味脂熬消後,下諸藥,以文火煎令稀稠得所,綿濾去滓,瓷合盛。

9 幼幼新書》卷三十五引張渙方之升麻膏

9.1 組成

升麻1分,白蘞1分,漏蘆1分,川芒消1分,連翹半兩,梔子仁半兩。

9.2 主治

小兒赤丹初發,肉色如硃色,如雞冠。

9.3 用法用量

旋取塗。

9.4 製備方法

上銼,加豬脂半斤,慢火煎赤,瓷合盛。

10 瘍醫大全》卷二十二方之升麻膏

10.1 組成

升麻20兩。

10.2 主治

疔瘡頑瘡,癰疽,瘰癧痰核

10.3 用法用量

貼之。未成自消,已潰自斂。

10.4 製備方法

上用真麻油5斤浸1宿,煎枯去滓,慢火熬至滴水不散,入飛淨黃丹24兩,收成膏

11 《鬼遺》卷五方升麻膏

11.1 組成

升麻3兩,白朮1兩,牡蠣3分,白及2兩,白蘞2兩,莽草2分,射干2兩,大黃2兩,黃連2兩。

11.2 主治

熱毒並結及腫成瘡。

11.3 用法用量

(口父)咀。以豬脂3升,微火煎膏成,絞去滓,以敷瘡上,1日4-5次。

12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四方之升麻膏

12.1 組成

升麻1兩,犀角屑1兩,白蘞1兩,漏蘆1兩,枳殼1兩,連翹1兩,蛇銜石1兩,藍葉1兩,川芒消1兩,黃芩1兩,梔子仁1兩,蒴藋根1兩,玄蔘1兩,大黃1兩。

12.2 主治

諸熱風毒氣衝皮膚,搔即癮疹赤起生瘡,兼有黃水,結爲膿窠痛。

12.3 用法用量

竹瀝3升,拌令勻,經1宿,以成煉豬脂2斤,都煎,候白蘞色焦黃,絞去滓,令凝。用摩患處,1日6次。

12.4 製備方法

上銼細。

12.5 附註

方中蛇銜《證治準繩·瘍醫》作“蛇銜草”。

13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三方之升麻膏

13.1 組成

升麻1兩,犀角屑1兩半,玄蔘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赤芍藥1兩,麻黃1兩(去根節),梔子仁1兩,甘草1兩,川芒消1兩,芎1兩,蛇銜草1兩,白蘞1兩,黃芩1兩,莽草1兩,桑寄生1兩,白芷1兩,射干1兩,藍葉1兩,地黃汁5合,豬脂4斤,醋1升。

13.2 主治

一切毒腫熱疼。

13.3 用法用量

每日4-5次,塗摩腫處。

13.4 製備方法

上銼,以醋、地黃汁,漬藥1宿,於鐺內先消豬脂,入藥,以慢火煎,候醋氣歇,白芷黃赤色,膏成,綿濾去滓,盛瓷器中。

14 肘後方》卷五方升麻膏

14.1 別名

升麻白蘞膏

14.2 組成

升麻2兩,白蘞2兩,漏蘆2兩,芒消2兩,黃芩3兩,枳實3兩,連翹3兩,蛇銜3兩,梔子20枚,蒴藋根4兩。

14.3 主治

丹毒腫,熱瘡腸癰肺癰

14.4 用法用量

納器中,以水3升,漬半日,以豬脂5升,煎令水竭,去滓敷之,1日5次,若急合,即水煎

14.5 製備方法

上切,舂令細。

14.6 用藥禁忌

內宜服漏蘆湯

14.7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升麻引諸藥外達皮肉,和以豬脂,滋其血氣而毒自化矣。

14.8 附註

升麻白蘞膏(《普濟方》卷二八六)。方中白蘞,《備急千金要方》作“白薇”。

1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