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roton seed[朗道漢英字典]
semen crotonis[朗道漢英字典]
tiglium[朗道漢英字典]
croton frui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roton tigliu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roton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urging crot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iglicsemen,tigliu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ructus Crotoni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roton frui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拉丁名
Fructus Crotoni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roton fruit(《中醫藥學名詞(2004)》)
9 功能主治
1.治寒積停滯,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痰飲,水腫,腹水,癲癇,癡狂[2]。內服:巴豆榨去油取霜用,每次30~90mg,入丸、散[2]。
11 化學成分
巴豆油中含巴豆醇二酯十餘種,去氧巴豆醇三酯多種,以及巴豆酸(Tiglic acid)、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亞油酸、花生酸等的甘油酯[2]。還含蛋白質,內有巴豆毒素(Crotin)[2]。又含巴豆苷、氨基酸等[2]。
12 藥理作用
巴豆油對皮膚及黏膜均有極強的刺激作用,服半滴至一滴,口腔及胃黏膜即有燒灼感,嘔吐,多次大量水瀉,伴有劇烈腹痛,產生嚴重的胃腸炎[2]。服巴豆油1g,可中毒致死[2]。外用可引起皮膚發紅、發皰甚至壞死[2]。巴豆油乳劑對感染乙型腦炎病毒的小鼠有保護作用[2]。巴豆油對小鼠有致癌或促進致癌物質產生腫瘤的作用[2]。煎劑或水浸劑對釘螺有殺滅作用[2]。巴豆毒素系原漿毒,能引起局部細胞壞死,溶解紅細胞[2]。巴豆醇二酯有抗癌作用[2]。
14 巴豆中毒
巴豆爲大戟科植物豆巴樹的乾燥種子,含毒成分爲巴豆毒蛋白及巴豆油,油中含有峻瀉成分的巴豆樹脂,內服巴豆油1/4滴,1~3h後,即發生峻瀉,20滴可致死[4]。
14.1 不良反應機制
巴豆含巴豆油約30%~45%,蛋白質約18%,蛋白質中含巴豆毒素爲一種毒性球蛋白,內含巴豆毒苷及數種有刺激性的和輔助致癌的巴豆醇雙酯類化合物[5]。其中以巴豆油最毒,是一種峻瀉劑,對胃腸道黏膜具有強烈的刺激、腐蝕作用,可引起出血性胃腸炎[5]。
14.2 臨牀表現
食入後,口腔、咽喉、食道有燒灼感,流涎,上腹劇痛,噁心,嘔吐,劇烈腹瀉,大便可呈米泔水樣或可帶血,頭痛,頭暈,全身虛弱,口渴無尿,脫水,休克,呼吸困難,痙攣,昏迷,黃疸,或可有腎臟損害,體溫升高,蛋白尿,尿中有膿細胞、紅細胞[5]。孕婦可致流產[5]。
14.3 治療
巴豆中毒的治療要點爲:立即以溫水洗胃,但動作力求輕巧,以免加重胃黏膜的損傷[5]。並給予冷牛乳、蛋清或冷米湯內服,以保護胃黏膜和其他對症治療[5]。
15 巴豆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Badou
CROTONIS FRUCTUS
15.2 來源
本品爲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堆置2~3天,攤開,乾燥。
15.3 性狀
本品呈卵圓形,一般具三棱,長1.8~2.2cm,直徑1.4~2cm。表面灰黃色或稍深,粗糙,有縱線6條,頂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開果殼,可見3室,每室含種子1粒。種子呈略扁的橢圓形,長1.2~1.5cm,直徑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點狀的種臍和種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點,其間有隆起的種脊;外種皮薄而脆,內種皮呈白色薄膜;種仁黃白色,油質。氣微,味辛辣。
15.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外果皮爲表皮細胞1列,外被多細胞星狀毛。中果皮外側爲10餘列薄壁細胞,散有石細胞、草酸鈣方晶或簇晶;中部有約4列纖維狀石細胞組成的環帶;內側爲數列薄壁細胞。內果皮爲3~5列纖維扶厚壁細胞。種皮表皮細胞由1列徑向延長的長方形細胞組成,其下爲1列厚壁性柵狀細胞,胞腔線性,外端略膨大。
(2)取本品種仁,研碎,取0.1g,加石油醚(30~60℃)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巴豆對照藥材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藥材溶液4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 60~90℃)-乙酸乙酯-甲酸(10:1:0.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5.5 檢查
15.5.1 水分
不得過12.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第一法)。
15.5.2 總灰分
不得過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5.6 含量測定
15.6.1 脂肪油
取本品粗粉1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適量,加熱迴流提取(8小時)至脂肪油提盡,收集提取液,置已乾燥至恆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低溫蒸於,在100℃乾燥1小時,移置乾燥器中,冷卻30分鐘,精密稱定,計算,即得。
15.6.2 巴豆苷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5.6.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駿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一甲醇一水(1:4:9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92nm。理論板數按巴豆苷峯計算應不低於5000。
15.6.2.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巴豆昔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製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15.6.2.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種仁粉末(過三號篩)約0.3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50ml,加熱迴流3小時,棄去乙醚液,藥渣揮幹溶劑,連同濾紙筒移入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水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24kHz)2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水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即得。
15.6.2.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巴豆苷(C10H13N5O5)不得少於0.80%。
15.7 巴豆飲片
15.7.1 炮製
生巴豆去皮取淨仁。
15.7.2 性味與歸經
15.7.3 功能與主治
15.7.4 用法與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塗患處,或搗爛以紗布包擦患處。
15.7.5 注意
孕婦禁用;不宜與牽牛子同用。
15.7.6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15.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