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ǐ sū tāng

2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紫蘇湯

2.1 處方

紫蘇葉六斤,烏梅去核.微炒)九斤,甘草(炒)十斤,杏仁(去皮.尖.麩炒.別搗)三斤。

2.2 炮製

上炒鹽十斤同爲末。

2.3 功能主治

調氣利膈,消痰止嗽。治心胸煩悶,口乾多渴。

2.4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2.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紫蘇湯

3.1 處方

紫蘇葉30克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45克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60克 甘草(炙,銼)15克

3.2 製法

上四味,粗搗篩。

3.3 功能主治

傷寒咳嗽

3.4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4 聖濟總錄》卷八十三

4.1 方名

紫蘇湯

4.2 組成

紫蘇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桑根白皮(銼)1兩,大腹2枚(去皮子,銼)。

4.3 主治

腳氣,痰壅頭痛

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入童便2合,煎1-2沸,溫服,1日3次。

4.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5 《醫統》卷十一

5.1 方名

紫蘇湯

5.2 組成

紫蘇子(炒)1錢,半夏(制)1錢,陳皮(去白)1錢,桂心5分,人蔘5分,白朮5分,甘草2分。

5.3 主治

肺痹。心膈病塞,上氣不下。

5.4 用法用量

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2枚,煎7分,溫服,不拘時候。

6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6.1 方名

紫蘇湯

6.2 組成

蘇葉1錢半,白芍1錢半(酒炒),當歸3錢,阿膠3錢(糯粉炒),人蔘1錢半,丹蔘1錢半,甘草5分(炙),蘇梗3錢,大棗3枚。

6.3 功效

養胎膏。

6.4 主治

懷妊二月,脈微滑者。

6.5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服。

6.6 加減

無火者,加醋艾灰8分;肝虛者,用雞汁煎藥。

6.7 各家論述

陰陽初踞,胎氣始膏,宜培養血氣以養胎氣。人蔘扶元以完經氣當歸養血以榮經脈;蘇葉疏血氣以舉陽和之氣,白芍斂陰血以固衝任之經;阿膠補陰益血,丹蔘養血和血;炙草緩中益胃氣,蘇梗順氣快胸膈,大棗滋養脾元也。醋艾灰暖子室,煎雞汁補肝虛,洵爲滋養胎膏之劑,爲懷妊二月之專方。

7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

7.1 方名

紫蘇湯

7.2 組成

紫蘇杏仁泥各等分

7.3 主治

索粉積,食之失度而成積,胸膈間若有所梗者。

7.4 用法用量

濃煎湯服。

8 方出《聖惠》卷四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二四二

8.1 方名

紫蘇湯

8.2 組成

紫蘇莖葉3兩,白前1兩,桑根白皮2兩(銼)。

8.3 主治

腳氣上氣不止。

8.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8.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9 方出《聖惠》卷四十二,名見《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9.1 方名

紫蘇湯

9.2 組成

紫蘇莖葉2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9.3 主治

短氣

9.4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盞,加大棗7枚,煎至1大盞,去滓,分溫3服,不拘時候。

9.5 製備方法

上銼細。

10 《外臺》卷十九引《蘇恭方》

10.1 方名

紫蘇湯

10.2 組成

紫蘇莖1兩,甘草(炙)1兩半,橘皮1兩半,生薑3兩,檳榔5枚。

10.3 主治

腳氣腫滿小便澀。

10.4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分3服,相去10裏久。若能長服之,永令氣消下。

10.5 製備方法

上切。

10.6 用藥禁忌

海藻菘菜

11 《外臺》卷七引《廣濟方》

11.1 方名

紫蘇湯

11.2 組成

紫蘇1握,訶黎勒皮8分,當歸8分,生薑8分,人蔘6分,檳榔10顆,生地黃汁半斤。

11.3 主治

氣發心腹脹滿,兩脅氣急。

11.4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6味,取2升,絞去滓,下地黃汁,分溫3服,別如人行4-5裏,溫進1服,利2-3行。

11.5 製備方法

上切。

11.6 用藥禁忌

蕪荑生菜、熱面、炙肉、魚、蒜、粘食、陳臭。

12 聖濟總錄》卷八十二

12.1 方名

紫蘇湯

12.2 組成

紫蘇葉1兩半(銼),白茯苓(去黑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12.3 主治

腳氣肺氣,不問冷熱。

1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半分(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空腹溫服,日晚再服。

12.5 加減

若患人四體熱者,加麥門冬1兩(去心,焙);冷者,加厚朴1兩(去粗皮,生薑汁炙);小便澀少者,加桑白皮1兩(炙),大便祕結者,加檳榔仁1兩(銼),霍亂腹脹,加甘草1兩(炙,銼);瘧,加黃連人蔘,皆隨病狀以意加減。

12.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13 四聖懸樞》卷二

13.1 方名

紫蘇湯

13.2 組成

蘇葉3錢,桂枝3錢,杏仁3錢,甘草3錢(炙)。

13.3 主治

一日太陽寒疫頭痛發熱惡寒者。

13.4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取汗。

14 《窮鄉便方》

14.1 方名

紫蘇湯

14.2 組成

木香5分,木通5分,人蔘5分,蘇子5分,檳榔5分,厚朴7分,半夏7分,甘草2分,草果仁2分,陳皮8分,白朮2錢,赤茯苓6分。

14.3 功效

理脾導溼。

14.4 用法用量

生薑水煎服。

14.5 加減

有氣惱者,減白朮

15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15.1 方名

紫蘇湯

15.2 組成

紫蘇莖葉1兩,藿香葉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1兩,人蔘1兩,桔梗(炒)1兩,葛根1兩,丁香枝杖半兩。

15.3 主治

中焦有寒。

1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15.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16 《局方》(續添諸局經驗祕方)卷十

16.1 方名

紫蘇湯

16.2 組成

紫蘇葉6斤,烏梅去核,微炒)9斤,甘草(炒)10斤,杏仁(去皮尖,麩炒,別搗)3斤,炒鹽10斤。

16.3 功效

調氣利膈,消痰止咳

16.4 主治

心胸煩悶,口乾多渴。

16.5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沸湯點下,不拘時候。

16.6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