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中醫病名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ēn bìng

2 英文參考

warm dise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warm dise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溫病:1.多種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2.傷寒病五種疾患之一;3.春季發生的熱性病

4 多種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溫病

溫病(warm disease[1][2])爲病名[3]。出《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簡稱“溫”[3]。後世泛稱“溫熱病[3]。是指感受溫熱之邪引起的外感熱病的統稱[3][3]

4.1 症狀

溫病具有起病急,熱勢甚,傳變快,易於傷津化燥傷津的特點,後期尤多陰枯液涸[3]。症見身熱頭痛嘔吐等,但《經》多以“病溫”爲名。如《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爲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

4.2 分類

因發病季節、四時之氣、流行特點的不同,有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暑溫秋溫春溫溫瘧秋燥伏氣溫病晚發等區別[3]

4.3 治療

溫病的治療,一般按衛、氣、營、血或三焦辨證理論,選用解表清氣和解化溼通下清營涼血開竅、息風、滋陰回陽固脫等法[3]

5 傷寒病五種疾患之一·溫病

溫病爲病名[3]。出《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簡稱“溫”[3]。是傷寒病五種疾患之一[3]。《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

5.1 關於傷寒

傷寒爲病名[4]。泛指外感性病[4]。《黃帝內經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故張仲景傷寒論》以傷寒命名,即爲多種外感病的總稱[4]。《難經·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溼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6 春季發生的熱性病·溫病

溫病爲病名[4]。出《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簡稱“溫”[4]。指春季發生的熱性病[4]。《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此說成爲後世醫家“伏氣溫病”的理論根據[4]

6.1 關於伏氣溫病

伏氣溫病爲病證名[5]。指感受外邪後,蘊伏於裏,或因平素內熱,復爲新邪誘發的一類溫病[5]。大多初起即以裏熱爲主,與新感溫病初起有表證者不同[5]伏氣源出於《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冬傷於寒,春必溫病”一語[5]。《溫熱經緯》卷二有《仲景伏氣溫病篇》[5]

6.1.1 症狀

臨牀特徵爲病發即內熱較重,或有顯著化燥灼陰的氣分血分徵象[5]。症見脈細數或沉數而躁,苔厚膩,或舌赤無苔,溺赤口渴發熱[5]

6.1.2 治療

治療以清裏熱爲主,又當密切顧及津液[5]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1.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1.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7.

治療溫病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