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

中醫內科學 中醫常見病 中醫學 血證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è zhèng

2 英文參考

blood dise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lood syndrom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hemorrhagic disease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血證(blood disease[1]、blood syndrome[2])爲病證名[3]。見清·唐容川著《血證論》。是出血性疾病的統稱[3][3]。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於口鼻諸竅,或下泄於前後二陰,或滲出於肌膚所形成的疾患,統稱爲血證[4]。如吐血嘔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外傷出血、婦科經帶胎產出血[4]。其中鼻衄齒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血證爲內科所常見。

血證可由外感內傷的多種原因引起,而基本病機可以歸納爲火熱薰灼及氣虛不攝兩大類。在火熱之中有實火虛火之分,在氣虛之中有氣虛及氣損及陽之別。證候虛實方面,由火熱亢盛所致者屬實證;由陰虛火旺氣虛不攝所致者屬虛證。治療血證主要應掌握治火、治氣,治血三個基本原則。實火清熱瀉火虛火滋陰降火實證清氣降氣虛證補氣益氣。各種血證應酌情配伍涼血止血、收斂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藥。[4]

中醫臨牀也有將血液系統疾病作血證專科者[4]

4 各家論述

早在《黃帝內經素問》即對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較深入的認識。在有關篇章裏對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嘔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證作了記載,並對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證的預後有所論述。《金匱·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最早記載了瀉心湯柏葉湯黃土湯等治療吐血便血方劑,沿用至今。《諸病源候論·血病諸候》對各種血證病因病理作了較詳細的論述。《備急千金要方》收載了一些較好的治療血證方劑,至今仍廣泛應用的犀角地黃湯即首載於《備急千金要方·吐血》。《濟生方·吐衄》認爲血證“所致之由,因大虛損,或飲酒過度,或強食過飽,或飲啖辛熱,或憂思恚怒”,而對於血證病機,則強調因於熱者爲多。朱丹溪對於陰虛導致的出血有所闡發,《平治會萃·血屬陰難成易虧論》說:“陰氣一虧傷,所變之證,妄行於上則吐衄,衰涸於外則虛勞,妄返於下則便紅。”《醫學正傳·血證》將各種出血歸在一起,並以“血證”之名概之。《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吐血》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對血證的治療有重要參考意義。《景嶽全書·血證》對血證的內容作了比較系統歸納,將引起出血病機提綱挈領地概括爲“火盛”及“氣傷”兩個方面。《血證論》是論述血證的專著,對各種血證病因病理、辨證施治均有許多精闢論述,該書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寧血、補血治血四法,確實是通治血證之大綱。[4]

5 血證病因病機

血由水谷之精氣所化生。《黃帝內經靈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液生化於脾、藏受於肝,總統於心、輸佈於肺、化精於腎,脈爲血之府血液生成之後,在脈中運行不息,環周不休,以充潤營養全身。當各種原因導致脈絡損傷血液妄行時,就會引起血液溢出脈外而形成血證。故《景嶽全書·血證》概括血證的原因說:“故有以七情而動火者,有以七情傷氣者,有以勞倦色慾而動火者,有以勞倦色慾而傷陰者,或外邪不解而熱鬱於經,或縱飲不節而火動於胃,或中氣虛寒則不能收攝而注陷於下,或陰盛格陽則火不歸原而氾濫於上;是皆動血之因也。[4]

引起血證的主要原因,可歸爲以下五類[4]

5.1 感受外邪

由於外邪侵襲,損傷脈絡而引起出血。其中尤以感受熱邪所導致者爲多。如風、熱、燥等外邪犯肺,引起衄血咳血

臨證指南醫案·吐血》說:“若夫外因起見,陽邪爲多,蓋犯是症者,陰分先虛,易受天之風熱燥火也。至陰邪爲患,不過其中之一二耳。”溼熱之邪侵及腸道則引起便血。熱犯下焦則致尿血。《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說:“熱在下焦者,則尿血。”

5.2 飲酒過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過食辛辣厚味醇酒,主要引起兩個方面的病理變化:一是滋生溼熱溼熱內蘊,燻灼血絡,迫血妄行而引起衄血吐血便血等症。如《臨證指南醫案·吐血》說:“酒熱戕胃之類,皆能助火動血”;二是過食辛辣醇酒厚味,損傷脾胃,脾胃虛衰,失其健運統攝之職,以致血溢脈外而發生血證

5.3 情志過極

情志過極則火動於內,氣逆於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證。如鬱怒傷肝肝氣橫逆犯胃,胃絡損傷而引起吐血,《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篇》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肝氣鬱結肝火犯肺,血隨火升則導致衄血咳血

5.4 勞倦過度

心主神明神勞傷心;脾主肌肉,體勞傷脾;腎主藏精,房勞傷腎。勞倦過度會導致心、脾、腎氣陰的損傷。若損傷於氣,則氣虛不能攝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損傷於陰,則陰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5 久病或熱病之後

久病或熱病導致血證的機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久病或熱病使陰津傷耗,以致陰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二是久病或熱病使正氣虧損,氣虛不攝血溢脈外而致出血;三是久病人絡,使血脈瘀阻,血行不暢,血不循經而致出血

6 血證的病理變化

[4]

上述各種原因之所以導致血證,其共同的病理變化可歸結爲火熱薰灼,迫血妄行及氣虛不攝血溢脈外兩類。《景嶽全書·血證》:“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爲病。血主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爲病。蓋動者多由於火,火盛則逼血妄行;損者多由於氣,氣傷則血無以存。”

在火熱之中,又有實火虛火之分。外感風熱燥火,溼熱內蘊肝鬱化火等,均屬實火;而陰虛火旺之火則屬虛火氣虛之中,又有僅見氣虛及氣損及陽,陽氣亦虛之別。從證候虛實來說,由火熱亢盛所致者屬於實證,而由陰虛火旺氣虛不攝所致者則屬於虛證實證虛證雖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又常發生實證虛證的轉化。如開始爲火盛氣逆,迫血妄行,但在反覆出血之後,則會導致陰血虧損,虛火內生;或因出血過多,血去氣傷,以致氣虛陽衰,不能攝血。因此,在有的情況下,陰虛火旺氣虛不攝,既是導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導致的後果。

此外,出血之後,已離經脈而未排出體外的血液,留積體內,蓄結而爲瘀血,妨礙新血的生長氣血的正常運行。

7 衄血

衄血指非外傷性所致的頭部諸竅及肌表出血[5]。《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陽絡指在上或屬表的絡脈而言[5]

8 鼻衄

鼻衄(epistaxis[5][5])爲病證名[6]。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六。又稱衄血(見《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7]鼻瀝血(出《蘭臺軌範》卷五)。若出血不止則稱鼻洪(見《大明諸家本草》)。是指以鼻中出血爲主要表現的血證[7][7]鼻衄血證中最常見的一種。《黃帝內經素問》對此有豐富的論述。《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但“鼻衄”之證名,則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卷六。鼻衄多由火熱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熱胃熱肝火爲常見[8]。另有少數病人,可由正氣虧虛,血失統攝引起。

針刺和艾灸治療鼻衄有一定效果,但應注意病因治療[9]。由血液病引起者,禁用針刺和刺血[9]中老年人反覆鼻衄者,應注意排除鼻咽腫瘤[9]

鼻衄可見於西醫的鼻病、高燒病證、血液病風溼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硬化、多種傳染病

詳見鼻衄條。

9 齒衄

齒衄(gum bleeding[9][9])爲病名[10]。見《證治準繩·雜病》第三冊、《證治要訣·諸血門》。又名牙齒出血[10]牙衄(見《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俗稱牙血[11]血證之一。是指以齒齦出血爲主要表現的疾病[11]陽明經脈入於齒齦,齒爲骨之餘,故齒衄主要與胃腸及腎的病變有關[12]

有的文獻把牙宣病亦列入齒衄[12],如《證治準繩·雜病》:“血從齒縫中或齒齦中出謂之齒衄,亦曰牙宣。”

景嶽全書》卷二十八:“血從齒縫牙齦中出者,名爲齒衄。此手、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

詳見齒衄條。

10 吐血

吐血(hematemesis[12][12])爲病證名[13]。見《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又稱嘔血(見《醫碥·吐血》)。血證之一。是指以血隨嘔吐而出,嘔吐純血或夾有食物爲主要表現的疾病[13]

丹溪心法·吐血》:“嘔吐血出於胃也”。

醫碥·吐血》:“吐血嘔血。舊分無聲曰吐,有聲曰嘔,不必。”

吐血包括西醫上消化道出血嘔血呼吸系統出血[13]。常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肝硬化併發症等[14]嘔血可見於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消化性潰瘍胃炎、胃動脈硬化、某些血液病等多種疾病[15]

詳見吐血條。

11 咯血

咯血(hemoptysis[15][15])爲證名[16]。見《儒門事親·咯血衄血嗽血》。是指以咯血爲主要表現的疾病[16][16]

咯是指用力使東西從食道氣管裏出來;咳是呼吸器官受刺激而引起一種反射作用;嗽古代與咳同義。咯血(見《儒門事親·咯血衄血嗽血》)、咳血(見《嚴氏濟生方》)、嗽血(見《證治要訣·諸血門》)實際經常混談。

咳血爲病名[16]血證之一。又稱嗽血(見《症因脈治·嗽血論》)[16]。《中醫藥學名詞》作咯血[16][16]。是指以咯血爲主要表現的疾病[16]。即患者咳嗽出血痰中帶血絲,或痰血相兼的表現[16]。血由肺而來,經氣咳嗽而出,或痰中帶有血絲,或痰血相兼,或純血鮮紅,間夾泡沫,均稱爲咳血[17]咳血由肺絡受損所致[17]。因肺爲嬌髒,又爲臟腑華蓋,喜潤惡燥,喜清惡濁,不耐寒熱,故邪氣犯肺,使肺失清肅則爲咳嗽損傷肺絡,血溢脈外,則爲咳血[17]

咳血來自肺臟者,多因外感風熱燥火,或木火刑金陰虛火動,灼傷肺絡所致[17]

丹溪心法·咳血》說:“咳血者,嗽出痰內有血者。”

症因脈治·嗽血論》說:“咳血嗽血。”

醫林繩墨·血論》:“從嗽而來於肺者爲咳血。”

症因脈治·吐血咳血總論》:“咽中胃管嘔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

赤水玄珠》卷九:“嗽出痰內有血者,名咳血,又云嗽血。其因有二,熱壅於肺者易治,不過涼之而已,久嗽損於肺者難治,此已成勞也。”

張氏醫通·諸血門》:“咳血者,因咳嗽而見血,或乾咳,或痰中見紅絲血點一兩口,氣急喘促。此雖肺體自燥,亦爲火逆,咳傷血膜,而血隨痰出也。……治宜六味丸加門冬、五味清金壯水爲主,略兼阿膠貝母百合、款冬、紫菀潤肺止咳之劑。血止後胃虛少食,氣息不續者,劫勞散半夏紫菀茸及瓊玉膏調理之。咳血久而成勞,或勞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咽乾頰赤,心衝潮熱盜汗減食,異功散阿膠,或四君子加黃芪鱉甲麥冬五味陰虛火動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生料六味丸加茜根、烏賊骨、童便。”

咳血可見於西醫的支氣管擴張肺炎、肺部結核肺癌等疾病[17]

詳見咯血條。

12 便血

便血(hemafecia[17]、hematochezia[17])爲病名[18]。是指以大便下血爲主要表現的疾病[18]。凡血從肛門排出體外,無論在大便前,或大便後下血,或單純下血,或與糞便混雜而下,均稱爲便血[19]便血均由胃腸之脈絡受損所致[19]。治宜注重扶正,或祛邪與扶正兼顧[19]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便血證治》說:“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濁,或鮮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後,或與泄物並下……亦妄行之類,故曰便血。”

金匱要略方論》有遠血近血之分。《景嶽全書·血證》指出:“血在便前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血在便後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於胃。”以血在便前、便後分血來之近遠並不可靠,而且在不少情況下,血和大便混雜而下,難於分辨其前後。而便血的顏色,可作爲診斷便血部位遠近的參考。一般情況下,便血色鮮紅者,其來較近,便血色紫黯者,其來較遠。古代醫家有的又以血色之清濁,而立腸風髒毒之名。如《濟生方·下痢》說:“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鮮者,腸風也;濁而色黯者,髒毒也。”[19]

便血可見於西醫的消化性潰瘍、某些急性傳染病血液病,以及結腸直腸肛門疾患等[19]

詳見便血條。

13 尿血

尿血(hematuria[19][19])爲病證名[20]。出《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又名溺血(出《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溲血(出《黃帝內經素問·四時逆從論》)。血證之一[21]。是指排尿時尿液中有血的表現[22]患者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塊,小便澀痛或無痛,隨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紅色、鮮紅色,或茶褐色[23][23]

尿中有血,分爲尿血血淋兩種情況[23]。臨牀上以排尿不痛或痛不明顯者稱爲尿血尿血而兼小便滴瀝澀痛者稱爲血淋[23]。如《丹溪心法·尿血》說:“尿血,痛者爲淋,不痛者爲尿血。”

尿血的病位在腎及膀胱。其主要的病機是熱傷脈絡及脾腎不固。而熱傷脈絡之中又有實熱虛熱之分;脾腎不固之中又有脾虛腎虛之別。[23]

尿血可見於西醫的腎結核尿路感染、尿路結石、腫瘤、某些血液病等病[23][23]

詳見尿血條。

14 紫斑

紫斑爲病證名[24],又稱肌衄(見《醫宗金鑑·失血總括》)、葡萄疫(見《外科正宗·葡萄疫》)[24]。指血液溢出於肌膚之間,皮膚表現青紫斑點或斑塊的病症[24]。即紫癜

紫癜(purpura[24][24])爲病名[25]《中醫內科學》紫斑,也有稱爲肌衄(見《醫宗金鑑·失血總括》)、葡萄疫(見《外科正宗·葡萄疫》)者[25]。是指以皮膚黏膜出現紫暗色斑塊及其他部位出血爲主要表現的疾病[25]。是小兒出血性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疾病。臨牀以血液溢於皮膚、粘膜之下,出現瘀點、瘀斑,壓之不退色者爲其特徵。

醫宗金鑑·失血總括》:“皮膚出血肌衄

醫學入門·斑疹門》:“內傷發斑,輕如蚊跡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無頭疼身熱,乃胃虛火遊於外”

外科正宗·葡萄疫》:“感受四時不正之氣,鬱於皮膚不散,結成大小紫斑點,色若葡萄,發在遍體頭面……邪毒傳胃,牙根出血,久則虛人,斑漸方退”

溫熱經緯·葉香巖外感溫熱病篇》:“按方書謂斑色紅者屬胃熱,紫者熱極。”

紫斑多發於學齡兒童,常見於西醫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等疾病。

詳見紫斑條。

15 血證辨證論治

對於血證辨證,首先應辨清出血的部位及臟腑病位。例如同屬鼻衄,但其臟腑病位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應根據病史及臨牀表現等,加以辨識;其次應辨清證候虛實,分清實熱陰虛氣虛的不同[25]

治療血證應針對各種血證引起原因及損傷臟腑的不同,結合證候虛實及病情輕重辨證施治。《景嶽全書·血證》說:“凡治血證,須知其要,而血動之由,惟火惟氣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無火,察氣者但察其氣虛氣實,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則治血之法無餘義矣。”又《明醫雜著·勞瘵》說:“若先見血證,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概而言之,對血證的治療可歸納爲治火、治氣、治血這樣三個原則。一曰治火,實火清熱瀉火虛火滋陰降火;二曰治氣,實證清氣降氣虛證補氣益氣;三曰治血,如《血證論·吐血》說:“則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應根據情況結合應用涼血止血,收斂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藥。因血證之中,以熱迫血行所致者最多,所以涼血止血藥相應地應用得較多。[25]

16 治療血證的簡易方

紅棗20枚。煎湯連棗服,可常服[25]

大棗4份,藕節1份,先加水煮藕節至水成粘膠狀,再加入大棗同煮,每天喫適量大棗[25]

連翹30克,水煎,分三次服[25]

肌衄而兼有齒衄較甚者,可合用漱口藥:生石膏30克,黃柏15克,五倍子15克,兒茶6克,濃煎漱口,每次5~10分鐘[25]

17 血證的預後

血證的預後,主要與下述三個因素有關:一是引起血證的原因。一般來說,外感易治,內傷難治,新病易治,久病難治。如《症因脈治·嗽血論》說:“外感咳血,壅於肺者易治;內傷門損於肺者之難治也”;二是與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關。出血量少者病輕,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氣隨血脫的危急重症;三是與兼見症狀有關。出血而伴有發熱咳喘,脈數等症者,一般病情較重。如《丹溪心法·吐血》說:“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勝也;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景嶽全書·血證》亦說:“凡失血等證,身熱脈大者難治,身涼脈靜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氣逆,脈見弦緊細數,有熱不得臥者死。”[25]

18 文獻摘錄

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熱至則……血溢血泄,……之病生矣。”

黃帝內經素問·大奇論篇》:“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

《金匱·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失血敘論》:“夫血猶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則無壅決之虞。血之周流於人身榮、經、府、俞,外不爲四氣所傷,內不爲七情所鬱,自然順適,萬一微爽節宣,必至壅閉,故血不得循經流注,榮養百脈,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諸證生焉。”

《濟生方·吐衄》:“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熱之所發,蓋血得熱則淖溢,血氣俱熱,血隨氣上,乃吐衄也。”

明醫指掌·衄血》:“衄血,鼻中出血也。”

明醫指掌·溺血》:“尿血者,小便血也。蓋心主血,通行經絡,循環臟腑,若得寒則凝澀,得熱則妄行。失其常道,則溢滲於脬,小便出血也。”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經絡者,氣逆上壅也,行血則血循經絡,不止自止。止之則血凝,血凝則發熱惡食,病日痼矣;宜補肝不宜伐肝。經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肝爲將軍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職也。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伐之則肝虛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氣不宜降火。氣有餘即是火,氣降即火降,火降則氣不上升,血隨氣行,無溢出上竅之患矣。降火必用寒涼之劑,反傷胃氣,胃氣傷則脾不能統血,血愈不能歸經矣。”

景嶽全書·血證》:“血從齒縫牙齦中出者爲齒衄。此手足陽明二經及足少陰腎家之病。蓋手陽明入下齒中,足陽明入上齒中,又腎主骨,齒者骨之所終也。此雖爲齒病,然血出於經,則惟陽明爲最。”“便血之與腸澼,本非同類。蓋便血者,大便多實而血自下也;腸澼者,因瀉痢而見膿血,即痢疾也。”

1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8.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3-102.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3.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94.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34.
  8. ^ [8]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4-96.
  9. ^ [9]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46-248.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22.
  11. ^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5.
  12. ^ [1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6.
  13. ^ [1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14. ^ [1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15.
  15. ^ [1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6.
  16. ^ [1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9.
  17. ^ [17]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6-97.
  18. ^ [1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58.
  19. ^ [19]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8-99.
  20. ^ [2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47.
  21. ^ [2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99.
  22. ^ [2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3. ^ [2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9-100.
  24. ^ [2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00-101.
  25. ^ [2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9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