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blood stas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血瘀爲病證名,因血液瘀滯所致的各種病證[1]。是指由於氣滯、氣虛、血虛、外傷、陰寒內盛等各種原因,導致血液鬱滯於一定部位的病理變化[2]。
凡血液運行不暢,或體內離經之血未能消散,都稱爲瘀血。瘀血是一種病理產物,又是一種致病因素。血液瘀滯體內,包括溢出經脈外而積存於組織間隙的,或因血液運行受阻而滯留於經脈內以及瘀積於臟腑器官[3]。可因病致瘀,如跌僕損傷、月經閉止、寒凝氣滯、血熱妄行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氣機阻滯,經脈阻塞,瘀熱互結,積瘀成瘕,甚至蓄血發狂等[3]。
臨牀表現較複雜,如面色黧黑,肌膚青紫,皮膚乾枯如鱗狀,局部固定性刺痛、拒按,紫色血腫,小腹硬滿,胸脅撐痛,經閉,大便黑色,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甚或出現善忘,驚狂等,均屬瘀血的見症[3]。此外,久病多夾瘀,不少頑疾亦常從瘀血辨證論治[3]。臨牀表現也有共同特點,即疼痛、腫塊、出血、紫紺與失榮。由於氣滯可以造成血瘀,血瘀又多使氣機更加不利,造成氣血互阻的惡性循環[4]。所以,在臨牀上治療瘀血時,常配理氣、行氣之法[4]。
現代研究瘀血可包括以下幾種病理變化的部分過程: